笔试成绩好就能稳进复试?这几类学生可不一定了!
前段时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国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进一步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石。
这一场决定太多人命运的改革,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选拔考试、培养方式等改革的方向。对已经上岸的同学来说关系确实不大,但对于正在备战的2021届考生而言,透露出的不少信号绝对堪称重磅!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发布了《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都迎来新变化:笔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选拔,但多了一道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材料,对其过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也就是说,只有初试成绩+材料评分的综合得分,才是能否真正进入复试的评判标准!
此消息透露出的信号是要破除“唯分数”论,这让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长远来看确实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儿。不过,对以下这几类学生而言可不一定了!
NO.1:零基础跨考的考生
材料评议环节评什么?消息中指出,大学期间成绩、科研经历如发表论文、参加导师项目、参加社会调查、参加论文征集、参加图书编撰、出书、写报告等、实践能力(实习经历、发表作品等)、综合素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创杯、创业大赛等比赛、重要志愿活动、外事活动、夏令营、专利发明等),和这些相关的材料、截图、证明、证书,都可以参加评议。试想一下,零基础选择跨考本来难度就大,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很明显是对本专业的能力考查,科研和实践何从谈起呢?
NO.2:平时成绩不稳的考生
考研迎来改革,本科表现计入考试成绩,这预示着本科阶段有挂科的同学需要注意了,很可能与研究生院校录取失之交臂。此前,不少准备考研的同学,对自己专业课成绩并不特别关注,只是等待最后的期限努力拼搏,但如果将本科表现计入考试,得有多少不认真对待专业课的考生将处于劣势呢?想靠考研逆袭,这种励志故事将逐渐减少了。
NO.3:双非院校的考生
本科双非的考生,面对如此更直接、更便捷、更高效的人才筛选方式,为筑梦名校又增加了一道障碍。对于双非考生来说,在没有更大平台和资源的双非学校,想上岸,就得付出更多艰辛努力,抓住机会多积累沉淀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NO.4:想混文凭的考生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其实又是变相的筛选,表明即便能够考上,但如果只想“混文凭”,总会被淘汰。
继清北之后,中传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让不少同学都慌了起来,不过这很有可能是将来的一大趋势!也警示我们,求学的过程每一刻都不能懈怠,稍有不慎可能便无法圆梦。
你以为只有这四类考生受影响吗?当然不是!综合来看,研究生教育改革影响到的只有两种人:努力的考生和不努力的考生。本科期间的实践经历是“锦上添花”,有最好,没有也不必独自哀叹,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初试分数仍然是重要的复试筛选标准之一,在身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分数才是唯一能把握的地方。
怀抱一份上岸希冀,慢慢培养实践成果,努力的人终不会被辜负!
- 标签:zzz97com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6月16日开馆 助力中华运河文化国际化传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蒋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
- 七国峰会第一天 这十个细节很意味深长!
- 中纪委:云南严查靠企吃企问题 昆钢31人同时被留置
- 湖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秦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第一报道 | 中国东盟合作“三十而立” 习近平这些话意义重大
- 联播+丨跟着习近平感受韵味不同的文明
- 22岁大学生把“毕业论文”写在骨髓捐献医院里
- 美元指数11日显著上涨
- 高额配资"四六"分成?小心掉进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
- 默克尔出席G7峰会 强调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离不开中国
- 广州一项调查揭示——大城市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