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信息

科创板观察科创板卫星应用第一股航天宏图和它背后的卫星信息服务新机遇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航天宏图是首批上市公司之一,且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从事卫星应用服务的公司。

  航天宏图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商,一直致力于卫星应用软件平台国产化及卫星应用产业化。公司的核心产品是自主研发并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PIE系列软件产品,包括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PIE,以及北斗地图导航基础软件平台PIE-Map。

  据航天宏图的招股书披露,其遥感基础软件PIE于2017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目前,在国内遥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展开竞争的主要产品包括美国Harris公司的ENVI、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以及加拿大PCI公司的PCI Geomatica、美国Google公司的Google Earth Engine等。

  航天宏图预计,随着鼓励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的产业政策逐渐落地,国产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领域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近日,36氪采访了航天宏图董秘王军先生,就航天宏图在卫星应用服务方面的创新,以及卫星信息服务领域的新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

  PIE的全称是“Pixel Information Expert”,主要是对卫星遥感影像做处理和分析,“可以简单理解成是一个处理卫星影像的与PS类似的软件”,王军表示。

  虽然遥感卫星能观测到地面上的一举一动,但如何从它们传回的海量遥感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还需要借助像PIE这样的处理软件。

  事实上,PIE除了可以对卫星影像做图像编辑、边缘锐化、去除噪声、自然色彩变换等常规处理,还可以通过图像滤波、图像间运算、图像分类与信息提取等做运算和分析,对遥感数据进行解读。另外,除了肉眼能观看到的卫星影像,PIE软件也能对肉眼难以分辨的高光谱、雷达等图像能进行全流程处理分析。

  在招股书中,航天宏图坦承,“由于基础软件平台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和专业门槛,需要稳定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的研发费用投入”。那么,航天宏图为何要进军这样一个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的领域呢?

  时间回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急需遥感影像实时支持,但中国当时的遥感技术和遥感数据达不到使用要求。随后,中国加速推进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计划,2008年9月,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A、B星成功发射,成立伊始的航天宏图参与了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这是它承担的第一个项目,航天宏图的遥感事业也从此起航。

  在初创的那段日子里,航天宏图只有10多个人,都挤在灯光昏暗的简陋写字楼里办公。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国内的遥感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社会上懂遥感技术和应用的人极少、遥感影像的来源渠道几乎没有、遥感的应用市场也几乎没有,少数与遥感有关的知识普及还深藏在研究院所及大学专业课堂里。

  当时,国内遥感图像处理市场几乎全被美欧等国的产品占据,航天宏图也不得不使用国外软件来处理遥感图像。但他们发现,国外软件对国产卫星在数据的适配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王军介绍,“比如加拿大的某款软件,整体上来看这款软件功能很强大,但对于像云南、四川这种海拔跨度大、地形极为复杂的地方,它在精度上把握不好,因为加拿大没有这样复杂的地形,他们在研发时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

  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遥感软件处理平台PIE1.0发布,此后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升级,目前已更新至6.0版本。

  2014年,航天宏图在PIE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斗元素,围绕北斗报文处理和存储、北斗态势综合展示以及泛在化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在此基础上开发了PIE-Map产品。

  据王军介绍,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航天宏图对国内卫星的参数格式有了深入的了解,使PIE软件对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适配性要比国外同类软件更好。

  目前,PIE软件已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服务、海洋环境保护及极端天气应对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梳理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的数据发现,这些公司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约为11%,中位数是9.29%。2016-2018年,航天宏图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21.09万元、3752.83万元、5023.8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09%、13.03%、16.87%,处于高位水平。2019年的半年报显示,航天宏图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0%,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2.44%,仅次于虹软科技的33.74%,在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排第二。

  从研发技术人员的占比来看,截止2018年底,航天宏图共有技术人员913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0.37%,在科创板公司中居于前列。

  “目前航天宏图已建立起以航天宏图研究院和西安、成都、南京、武汉区域研发中心为主体的一院四中心的研发布局”,王军介绍说,“截至2018年末,公司技术人员913人,其中博士61人,硕士324人,军转科技人才66名”。

  显然,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的公司,航天宏图的“科创”含金量成色十足。但在“科创”成色之外,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并回报投资人,也是航天宏图作为一家公众持股公司应该重点考虑的。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航天宏图分别实现营收1.91亿元、2.88亿元和4.16亿元,实现净利润3046.97万元、4402.09万元和6161.22万元。其中,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0.85%、44.32%,净利润同比增长为44.47%、39.96%。2019年上半年,航天宏图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大增281.25%。

  王军表示,“基础软件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公司根据客户所属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定制,能够更快捷的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从数据来看,近两年系统设计开发收入增幅较大,这主要得益于“十二五”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航天宏图从国家陆地、海洋、气象三大卫星应用中心获取的空间系统建设及地面系统建设项目大幅增加。

  首先,航天宏图的客户过度集中,客户来源较单一。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航天宏图来自航天建筑和航天建设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839.20万元、3493.28万元、20868.22万元,占当年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5.82%、12.13%、50.21%。另外,航天宏图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2018年上述客户占公司收入比例超过90%。

  其次,现金流状况不佳、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较高。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航天宏图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465.29万元、413.29万元和-1145.83万元,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7570.01万元、25816.34万元和39719.22万元,占当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2.02%、89.64%、95.56%。

  对此,航天宏图在招股书中回应,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受其财政预算、内部付款审批程序等的影响,付款周期较长。未来,随着行业应用的增加及数据服务的推广,公司客户集中度将会呈现下降趋势,现金流状况有望好转。

  中信建投军工行业分析师黎韬扬认为,对于卫星应用市场,虽然个人用户尚未出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但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企业类客户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未来,航天宏图将继续加大基础软件平台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国内市场,将依托基础软件平台建立卫星应用SaaS服务平台,继续提升数据处理加工、监测分析、信息挖掘等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收入规模。在国际市场,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国外客户提供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

  2015年被誉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国家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系统及产业应用建设;目前,中国航天立法工作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预计将在未来3-5年内出台航天法。

  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要涉及领域为卫星制造及应用、火箭制造与发射。

  一般而言,商业航天产业可以分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等5个方向。其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市场规模较小,目前,人造卫星以及与卫星发射相关的商业运载火箭产业构成了目前太空经济的主体。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的《2018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收入为348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为2686亿美元,占比79%。

  细分来看,卫星产业又由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地面设备制造业及卫星服务业四大产业构成。其中,中下游的卫星地面设备、运营服务及应用产值占比最大。2017年,地面设备产值1198亿美元,占比达44.6%;卫星运营及应用服务产值1287亿美元,占比达47.7%。

  在卫星产业中,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卫星服务业主要面向通讯、遥感、导航等多类终端应用,因而市场空间巨大。上游的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受终端需求及创新驱动,近年来也不断在规模、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已达到141家。其中,卫星制造企业36家,卫星发射企业22家,卫星运营企业39家,卫星应用企业44家。

  王军认为,卫星信息应用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大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卫星应用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行业,获得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快速推进,卫星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宽,行业需求将快速增长。

  “比如,北京市大兴梨园正在使用的PIE-Landscape智慧农业决策平台,就是由航天宏图研发的,这个平台以遥感、气象、物联网等农田信息采集监测系统为基础,融合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精准天气预报、农学模型、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智慧农业技术,可以提供土壤监测信息、精准气象预报等服务,同时可以监测梨树的长势以及病虫害等实时动态,可以帮助客户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准确判断。”他介绍到,“以后卫星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

  另外,随着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更精确、更及时的获取空间信息,这也将极大的促进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

  首先,卫星应用专业性太强,用户的认知度较低,这会限制卫星应用产业化的速度,导致难以拓展C端用户。

  其次,卫星应用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软件开发、遥感科学、导航科学、气象海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目前,这种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技术升级是卫星应用产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事实上,航天宏图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全部投向了PIE基础平台升级改造、北斗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大气海洋应用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这也表明航天宏图对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视。

  或许,这也反映了监管层对科创板公司的一种期待:既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又能聚焦主业,自立自强,不断创新。

  期待航天宏图通过科创板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成长,不仅带动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而且真正做到“科技服务社会,遥感走进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