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民生

把烂牌打出“王炸”事实证明刘慈欣带领中国文化走上另一条路

  2020年春节档谁是最大赢家?中国科幻,以及刘慈欣。前有让人失望的《三体》动画版,谁料紧接着是大受好评的首部中国硬科幻剧《三体》,电影《流浪地球2》更是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

  未来观众值得期待的刘慈欣科幻影视作品还有官宣的剧版《三体2》,《流浪地球3》,正在拍摄的电视剧版《球状闪电》,还有已经规划项目还没有多少推进的《微》《赡养上帝》《全屏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等等。

  众所周知,以前中国影视剧的问题不少,特别是前几年的“流量经济”时期。2019年《流浪地球》出现眼看情况好一些,结果紧接着“疫情”到来又打乱了这个节奏,现在《流浪地球2》《三体》的出现,可以说一扫中国影视文化颓废的趋势。

  我认为连续两部刘慈欣的作品大获成功,这不但意味着刘慈欣作品崛起,而且它意味着中国科幻将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方向。我甚至感觉从2023年开始,刘慈欣将会取代流行了半个世纪的金庸,成为中国流行文化反复翻拍的源泉。

  刘慈欣会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四五十年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一如武侠之于当初的香港电影一样,科幻文化将带领整个华语文化重新崛起,屹立在世界之巅。

  刘慈欣是科幻第一人不用多讲,他的很多作品人气多高也不提。但刘慈欣在国内的上面其实也是有争议的,我们排除那些“有问题”的说西方科幻就可以,中国科幻就不行那类人。

  《三体》根本看不下去?哪个设定有什么问题?或者什么“黑暗森林”不成立之类的也不算。毕竟一本书嘛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这个吐槽是很正常的行为。不过,我们这边抨击一部文艺作品最常见的就从这个它的“价值观”上面入手。

  《三体》和刘慈欣科幻小说并不少见,什么刘慈欣笔下女性刻板印象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还是刘慈欣作品过于社达,过于现实主义没有人文关怀,对于人类过于的悲观,崇拜精英嘲笑人民什么的等等。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大多数时候都在用他的作品讨论一个主题:在极端的环境中下,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坚信的普世价值和道德标准(保护弱势群体,),是否还是绝对正确的?

  在这样极端黑暗的环境里面,《三体》的罗辑、章北海、维德这样敢背负罪名的人被塑造成了英雄,他们代表的是绝对的理性和冷酷,为了目标不择手段地前进。而作为他们对立面的人类和程心代表的是感性和善良,在大部分时候这种的感性和善良在残酷的宇宙环境下招来的都是毁灭。

  但到了故事的尽头,能做出归还小宇宙给大宇宙的是爱与善良,故事似乎又走向了另一面。仔细看故事,这种反转还有很多,为了应对三体的威胁,集全球的力量大量发展,结果发生了大低谷,当集中力量开始发展民生,技术反倒开始飞速发展,从而诞生了“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刘慈欣并不是在歌颂什么,很多时候他只是冷冷地抛出问题给读者和角色,你以为的正确真的绝对正确吗?当你认为理性计算正确的时候他告诉你或许人文关怀更合适,当你对人文关怀深信不疑的时候他指出来理性计算的必要。

  他对此也没有给什么判断标准解决方案(这也不是文学作品的任务),他只是让我们看见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是发生异常极端的情况下,不用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到处刷候。

  另外集体和个体也不矛盾,你先爱具体的人,有了私欲,才有可能去为一个抽象的集体付出,大家只是利益上有了阶段性的重合。《流浪地球2》里刘培强去做领航员是为了让家人有资格到地下城生活,图恒宇是为了延长孩子的数字生命才投入研发。

  不过,哪怕刘慈欣的小说别人吐槽文笔,吐槽什么价值观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成为中国科幻第一人,而且随着时间过去似乎越来越火了。原因就是刘慈欣写科幻是真的太硬了,各种硬核的科学幻想的设定不提。

  他一直都是先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带着地球去流浪,然后再用科幻的手法写出来。而里面所有的剧情、人物,都是为这个想法服务的。

  刘慈欣科幻作品里面点子的厉害,还有点子的浪漫和对于社会思考的深刻,我相信看过他科幻小说的无不被震撼,别只是看《三体》,虽然《三体》系列的厉害的科幻点子多到你看下去被震得刷新人生观。

  作品像《赡养上帝》对于养老和文明老去的思考,《赡养人类》对于资本主义终极和财富分化的思考,再到《山》里一个地下机器文明诞生的文明史诗。

  《地心》里中国挖煤和地质的灾难,《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更是《战狼2》主旋律的一百倍,前者如何和强大的西方势力对抗,后者讲述一个中国乡村娃儿走向世界,飞向了宇宙。

  太多了,真的太多了,刘慈欣优秀的科幻小说真的太多了。我相信只要看过他几本科幻小说的,都会被这些脑洞大开的科幻点子和浪漫的想象,再到敏锐而又犀利的人社会观察,人性展现,思想哲学所折服。

  不过,因为刘慈欣作品内核表达的关系,再加上科幻这个题材相对而言还是有点门槛。这次同样口碑都很好的电视剧《狂飙》和《三体》,电影《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可以说是最好的衬托。

  科幻文学有一种什么体验呢? 很多故事架构的会颠覆你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模式,但并不是都是愉悦的体验,反而有一种当时阅读场景中脱离现实的不好感觉,回到直觉层的现实世界才能找回那顺理成章又“真实”的感觉。

  简而言之,不少科幻文化作品会让你产生不良的情绪感觉之体验,甚至是怀疑日常世界的真实性。我个人看《三体》小说时,开始的悬疑与惊悚,到后来的压抑与绝望。

  科幻电影却是个大众市场,美国在全世界最卖座的电影大多是科幻类的,为啥?受众的体验不同。科幻电影看着爽,显然是表达出来的信息更多更立体更直观,全新的体验与认知(为了赚钱,必须考虑受众的思维模式)。

  像《2012》上映后有美国民众打电线年真的要世界末日了;《黑客帝国》上映20年依然有一大半的人分不清母体之外的世界是虚拟的真实的,甚至有些人得出电影之外的人类世界也是虚拟的。

  电影丰富而直观表达的就限制了受众自己的想象,看到后,看多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后也有了某种精神上的免疫。人类害怕看不到的东西或想象出来的威胁,文字作品保留了读者自己那极富弹性的想象,会放大负面体验,这就是科幻文学市场小众的原因吧!

  《流浪地球2》和《三体》虽然都没有超过同期另一部作品,但已经非常成功了。《流浪地球2》《三体》证明了中国电影人能够驾驭成熟的工业化电影流程,能够制作出饱含中国价值观的巨作,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点。

  这一点延伸下去就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成功影视化过后,虽然成绩没有超越同期的作品。但已经是同时期国内最火的影视剧了,而且我相信这肯定是暂时的。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在影视化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没有到来只有畅想,其实最简单的还是看现在。我仍然记得看完《流浪地球2》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激动,这真是我看过最震撼的科幻史诗电影之一,不仅超越第一部的质量,我认为连诺兰的《星际穿越》还有卡梅隆的《阿凡达》和它比某些层面都是逊色的,不知道是不是自带中国科幻崛起的滤镜缘故所以有额外加分。

  这部电影的格局太大了,真的就是讲在灾难面前必须团结一心,反观欧美电影大多是个人英雄主义,总是缺少较大的心胸格局。剧情也丝毫不拖沓,爱情戏几乎一笔带过,致敬前作的地方也有但也出现很少,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台词太能打动人心了。

  我们仔细想想,只要未来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大范围被这样影视化,这当中肯定有拍糟糕的,但只要有几部成功,好比现在万众期待的《流浪地球3》和剧版《三体2》,那中国科幻文化,中国影视剧和中国流行会到什么程度?

  刘慈欣不能说带领新时代中国流行文化崛起,但他确实是这个时代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个时代是金庸和他的衍生文化,也就是武侠,这个时代就是刘慈欣和他的衍生文化,那就是科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