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事:1930年代的西安尚仁路(历史照片解读)之九
本次收集的图片主要集中在崇礼路(东西五路)以南,其以北的图片非常匮乏,仔细查找后,编号0603照片是本组图片中唯一向北拍摄的。注解为:中正门(现在的解放门)。是在西京招待所外尚仁路(现在的解放路)向北方向拍摄的,远处可看到解放门。照片最左边可看到西京招待所的围墙,局部放大可看见解放门,当时为双卷洞。
该照片抓拍了维修工换路灯灯泡的场景,他是用两个“绳板”替换着爬上去的,这种形式到1980年代还存在。电杆下一对姐弟携手过马路,左侧一骑单车者向中正门方向骑行,右侧一人力车载人跑着,其后面是一辆拉货的架子车,路东侧人影憧憧,一派繁荣,这也印证了前面尚仁路上百岁老人的表述。照片右侧前三后二层建筑,经过与后图对比,应是两栋建筑叠加在一起。前(靠南)为砖混结构三层新式楼,疑为中国银行西安分行;后为三层砖木结构老楼,疑似解放路通宵食堂。该食堂到1980年代还在营业,经营小吃、啤酒凉菜等,最知名的为盖浇饭,三十余年持久不衰。
中国银行西安支行,23年(1934年)11月设立。初为寄庄,主任董鸿昌,位于盐店街。翌年8月1日改为办事处,主任李泰来,仍驻盐店街。29年(1940年)12月升为支行,嗣以中行西北区行(亦称雍行)由天水迁至西安,合并改组为分行,迁址尚仁路(今解放路),经理束云章、束士方等。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兑等业务,曾创办雍兴公司并直接参与其经营管理,拥有纺织、重工、轻工、化工、医药、矿山、运输等20多家企业,覆盖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10多个县市。38年(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大批资金转移他处后停业,遗产后由西安市军管会接收。
我在相关资料中找到一张与上述照片同时期拍摄,但角度相向的历史照片。从照片左上角的东门可以分析出照片是在中正门上方城墙上拍摄,前景中一辆汽车正在转弯或掉头,道路中间栽着路灯杆,两侧商铺林立,就连马路中间也搭有帐篷,多辆人力车徜徉其间,旅客行色匆匆,右侧路西明清建筑特点鲜明;左侧疑似解放路通宵食堂建筑仍在,其南侧新式三层建筑清晰可见,足见陇海铁路带给尚仁路变化之大之快。
照片中的汽车,乃22年(1934年),建设厅为促进街市交通,购买了几辆公共汽车,往来行驶。设火车站、钟楼双向发车,全长5.5公里,12个车站,每站票价5枚铜元。当时共有12辆无照明、无喇叭、刹车不灵,以木柴、木炭为燃料的铁皮汽车,运营很不正常,经常是“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十人推”。编号1853照片便显示有菊花园站。照片中多辆人力车与这一辆公交车形成强烈反差,在没有公交车时满城尽是黄包车。
据《秦风周报》记者王培礼1936年的《西安市人力车夫的生活状况》一文载:“现在西安的洋车,还是由时截止的二千四百号,但是车夫却有三千以上的人,因为有间歇替换的,或有赁到车子转给他人拉的。”公共汽车的出现直接以价廉快速冲击了市场,不久又传出政府欲取缔人力车的消息,人力车夫苦不堪言。
中国银行北侧,在二十世纪初一对外地夫妇在此开了一家饭馆,叫菜根香,初卖面条小吃,后来卖起了饺子。当时只有一间门面,三张桌子,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都在间屋子里。在之后八十多年里,菜根香先后改名勤民、向阳、1972年改名为解放路饺子馆,经营北方风味水饺。1984年扩建为一栋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开发出29种唐宋宫廷饺子,名噪一时,赢得中外宾客的青睐。
儿时,父亲单位张妈住在东六路西口,逢春节父母会带我去给张妈、张伯拜年。1984年~1988年,我卖服装时,老黑的首饰店紧邻饺子馆南侧,他的旁边就是解放路涮锅楼的前身。我的生意伙伴,小六、阿存、小牛等,他们家(店)就在北边东西两侧,因此我们常常在解放路饺子馆聚餐,当时一斤普通水饺仅两块五,门前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一位白发老妇用河南话招呼大家,还热情地端来饺子汤给排队的人,是新时期的解放路记忆。
1940年代,一位由河南来西安的生意人宋世休在火车站前开了一家只有十几间房的小旅社,叫河南客栈。彼时的火车站,每天都会从各地涌来难民,河南客栈遂成为难民的聚集之地。善良的宋先生,总能支起一只火盆,给无钱入住的过往灾民们取暖,久而久之,河南客栈远近闻名。
1956年公私合营,客栈有客房27间,床位58张,由8名女工经营。1958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视察该店时,建议修改店名。后由“河南客栈”改为“八姐妹旅社”,性质改为国营。1959年旅社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并先后47次荣获全国和省、市先进称号。
西安火车站前,1958年建设、1959年10月开业的解放饭店是解放路上1949年后规模最大的一家涉外饭店,是往来西安游客眼中西安的标志之一。饭店西北角二层露台在1970年代曾对市民开放,承接(中餐)婚宴,令人耳目一新。
1934年底之前的西安是闭塞的,四方城里的人们默默地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然而一张报纸的报道让这座城沸腾起来:《陇海铁路西段筑至西安》陇海铁路潼西段敷轨,12月19日完全敷达西安站,材料车随即开到,定20日正式由临潼开行工程车。据报讯,西安车站东北城外,近日西安市民开汽笛鸣鸣之声,全市人民无不欢腾,渴望多年之陇海路西展,今已实现。路局以20日通行工程车,因国难期间,未便举行通车仪式。仅于20日召集工程人员聚餐,摄影纪念,以资慰劳。
据《西安市新城区地名志》载:西安火车站位于解放路的北端。是陇海铁路线的大型枢纽站之一,被誉为“西安的门户”。始建于1934年12月,1935年4月竣工,初名西安车站,1936年改名长安车站,1941年更名西安火车站。主要建筑为售票房、候车室。票房为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017平方米。票房中厅空顶,四周为二层环楼,楼上办公,楼下为售票室、行包房和候车厅。站内有旅客站台两座。1952年在火车站大门对面、东西两侧建平房候车室,面积766平方米。并建成沟通第一第二站台的地道一座,1953年又建第三座客运站台。1958年建成露天天桥。1960年将1952年建的候车室改为快车候车室,在其两侧增建慢车候车室1000平方米。1964年慢车候车室扩展至1800平方米,并增建东、西售票室。1972年增建第四第五客运站台,并建成沟通5个客运站台的地道。1982年11月,铁道部决定改建西安火车站,拆除原有建筑,另建全新客站。老火车站1984年拆除。1984年6月新火车站动工兴建,1985年12月主楼交付使用。
中华书局1940年版王望著《新西安》一书中写道:“火车站通车西安,至各站票房建筑,亦较东段各站完美,尤以西京站(西安站)工程为巨,作宫殿式,金碧辉煌,富丽宏伟,经年始告完成。”
西安火车站建设的同时,为方便往来旅客进出西安(城),于是在尚仁路北端城墙上新辟两孔门,曰“中正门”,因城墙外侧有护城河,故用砖箍圈水道修了中正桥,并于1936年进行加宽改造。另据《时期西安中正门的修建与开发》(作者李林)一文记载;“通过对西安市档案馆所藏中正门档案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时期西安市政府对中正门的修建除城门外,还包括守卫营房、中正桥以及中正市场等。这些设施的相继兴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正门功能的发挥。同时,随着中正门的开辟,西安城市的格局也逐渐向东北部移动,最终形成了西安新的城市中心区。”
由此看来,老西安人“先有陇海铁路,再有解放路”这句口头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有着它的合理性。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不仅对当时尚仁路及各个市场带来发展契机,对彼时的西安也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无论走进来,还是走出去,让人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今年八十三岁的西安“民谣大王”鲁迁先生在《老民谣里的解放路》中说:“当年的‘中正路’就是现在的解放路。1935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除车站附近较繁华外,解放路街道依旧是萧条景象。全长1831米的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民谣唱道:中正路不平,坎坷又起伏。无风三尺土,车过飞烟雾,雨天满街泥糨糊,马车轱辘难拔出。”
从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图库不多的有关尚仁路的照片中,让我们看到了八十多年前西安的状况,对了解我们所处的城市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眼下,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但这个变化放之百年之后,谁能不说又是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
鸣谢:刘湘蕙女士、王民权先生、朱文杰先生、张永强先生、牛茂林先生、周大新先生给予本文的大力支持!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西安故事:1930年代的西安尚仁路(历史照片解读)之九
本次收集的图片主要集中在崇礼路(东西五路)以南,其以北的图片非常匮乏,仔细查找后,编号0603照片是本组图片中唯一向北拍摄的…
- 中国民生保障快速发展这十年
- 江苏民政系统织密织牢保障网提升群众幸福感:坚守民生底线 力行民之所盼
- 民企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什么水平)
- 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中国民生银行与中天钢铁集团开展战略合作
- 守望相助抗疫情 民生保障有温度——昌吉州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生保障工作
- 五年内不低于2100亿元 武汉民企获七家银行资金支持
- 伊犁州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 民生银行海口分行线上产品确保疫情期间跨境业务不间断
- 民生银行回函解释业绩大降股民不买账称理由牵强
-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以客为尊用心服务 打造卓越财富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