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民生

民生银行回函解释业绩大降股民不买账称理由牵强

  5月6日,中国民生银行公布了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就上交所提到的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金融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经营业绩下滑等疑问,逐项作出说明。

  对于不良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民生银行表示,2020年本行在逾期90天以上降级为不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逾期60天以上但不足90天原则上降级为不良,并对部分暂未到期或逾期天数不足90天的也降为不良,此外,新冠疫情对民生银行投放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三个行业的冲击较大,三大行业不良占对公不良增量的103%。

  AI财经社查阅往年财报发现,民生银行不良的增长不仅因为纳入了60天以上的逾期,其逾期90天以上的总数也有所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民生银行逾期90天以上的为479.04亿元,到了2020年这一数值增长38.46亿元至517.5亿元,同比增长了8.03%

  此外,民生银行虽然从严执行了不良分类标准,但不良的划归力度仍不及同规模股份行。2020年逾期 90 天以上与不良比例为 73.88%,以资产规模相当的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例,2020年中信银行不良偏离度71.71%,不良率1.64%,2020年兴业银行的不良偏离度为65.66%,不良率仅为1.25%。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提出,不良率的上升是受宏观经济变化叠加疫情影响,但与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对比可发现,民生银行不良上升真正的原因或是对公内控水平不高。

  民生银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2020年的不良率分别上升至4.11%、3.54%、8.33%,批发零售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尚可理解,为何其他行业也成不良高企领域?

  和同业相比,中信银行投放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虽然有所上升,但不良率仅为1.08%,兴业银行投放于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不良率双双下降,同样受到疫情重创,其他银行的不良率还处于可控水平,而民生银行上述行业却暴露大量不良。

  此前,普华永道在2020年中时曾对38家上市银行进行回顾和展望,并指出2020年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以及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不同程度收窄。大型商业银行持续下降,股份制及城农商行净息差、净利差水平从2019年高点回落,城农商行降幅最大。

  但就民生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来看,该行2020年净息差与2019年持平,且三四季度时已未持续下降,而是出现回升。分季度来看,该行的净息差在三四季度有所回升,一季度为2.19%,二季度降至2.11%,三四季度则维持在2.14%的水平。

  在回复函中,民生银行提到,银行业顺应外部环境,采取前瞻性措施,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影响了盈利水平。

  不过民生银行2020年下半年计提了499.74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远高于上半年430.14亿元的计提数额,而在6月30日这个时间节点,民生银行曾宣布掌门人换届的消息,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大幅增加,究竟是因为不良暴露的时滞性还是更换掌门人后的“无奈之举”,那就不得而知了。

  民生银行还就四季度出现亏损、是否影响2021年经营业绩回复称,本行四季度出现亏损主要系投资收益下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增强所致,2021年,民生银行的业务转型成效将逐渐显现,但就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投资收益大跌九成的业绩来看,民生银行的业绩颓势并未得到扭转。

  民生银行这份说辞也引发了股民的普遍质疑。有散户在股吧内评论称“新冠不是万能的理由,几十家银行就你感染新冠了?别人怎么没问题?”、“好戏上演,即将拉开大幕,有人盯上了,静待举牌公告”、“哪些不良资产都处置给哪些机构了,什么价处置的,一字不提”。面对自身的问题,民生银行如果能摆出诚恳的态度,市场和股民会或许会更加认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