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民生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唐朝之后却没落了原因无非这3点

  古时候西安唤作长安,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古都,曾有13个朝代把首都定在长安。最开始定西安的是西周,当时的西安叫镐京,最后一个定都西安的是唐朝,两个朝代之间有着两千年的跨度,所以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那在唐朝之后,为何就没有王朝定都西安了呢?小编觉得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耗殆尽,本来是大唐盛世,结果变得十分衰弱,长安城多次被敌人占领,除了安史之乱的叛军,还有吐蕃、黄巢等人,落后就要被挨打。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洗劫,长安城的老百姓被杀了很多人,大多都逃跑了,就这样长安城没落了。

  同时,长安城破损严重,人口稀少,经济越来越萧条。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后来的皇帝也不愿在这里定都。毕竟想要在这里定都的话,重新建立一座都市代价很高,不如直接去地方。

  在唐朝之前,中央王朝所受的威胁主要是在西北方向,比如说汉朝时候的匈奴,隋唐时候的突厥,这些外来侵略者都是在西北方向。把首都放在长安,有助于中原王朝统筹军事力量,可以更好地抵御西北方向的外族侵略,保证中原王朝的安全。

  但在唐朝灭亡之后,长安城就不再是国防中心了,因为中原王朝边疆四周的威胁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东北方向,比如说北宋的敌人辽国就是起源于东北。为了更好地巩固军事力量,长安城已经不再是最合适的选择。

  相信在建立都会的时候,肯定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唐朝之前,关中平原是中原王朝最富裕的地方,这里农业发达,把都城定在长安是很正常的选择。但经过上千年的开发,关中平原的土地已经被开发殆尽,生态环境被破坏掉,生产粮食越来越少,所以经济就变得落后。

  与此同时,在经历过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南北水利非常方便,南方的农业发展起来。所以南方的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中心从北方移到南方。所以以后的帝王们愿意在南方定都,而不是在北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