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资讯  民生

@家长们,疫情期如何指导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丨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

3-6岁的儿童

学龄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

这一时期儿童大脑功能趋于完善

语言、运动发育接近成熟

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认知,情感更丰富

主观探索进一步加强

但又缺乏安全意识,情感稳定性差

疫情期间久居家中的学龄前儿童,由于生活起居改变,活动范围受限,很容易带来睡眠不规律、食欲欠佳、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和屏幕暴露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疫情防控时期,家长需要合理进行居家儿童照护保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抵御传染病的侵袭。下面我们就从生活起居、身体活动、屏幕暴露、合理膳食、安全照护、亲子活动等六个方面介绍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健康照护。

生活起居

疫情居家期间,应尽量保持与上幼儿园作息一致,避免生活规律紊乱。建议作息时间表如下:

为保证上述起居计划顺利执行

可以这样做:

✦✦

01

早起

睡眠是充电模式,想要早早入睡进入充电模式,那么早起进入开机模式就很重要。

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昨晚睡得晚

就让早上多睡会,补补觉

这个想法不可取

晚上熬夜,白天补觉的模式

会导致生物钟的紊乱

所以不管昨天晚上睡得如何,第二天早上都要按时起床,也不能长时间补觉。

✦✦

02

不要赖床

家长都希望孩子沾床就睡

这需要培养睡眠与床的“条件反射”

首先,早上醒来后就起床,不要懒床;

其次,尽量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

如看书、发呆等

03

固定的午睡时间

小朋友午睡不睡?让家长十分困扰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午睡习惯

也要注意个体差异不强求必须午睡

同时注意应该 规定固定的午睡时间

(建议13:00至14:30)

如果午睡时间没有睡

那么午睡就可以免了

✦✦

04

建立固定的睡眠仪式

睡前的睡眠仪式更有助于孩子“睡意来袭”

睡前半小时开始刷牙、泡脚、讲故事

听听轻音乐、聊天、调暗房间亮度等……

注意避免睡前太过兴奋

快来建立属于你们宝贝的睡眠仪式吧!

✦✦

05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帮助更好的入睡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

无光的睡眠环境

同时,注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指:规律进餐,丰富的食物种类,均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进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在上幼儿园期间的进食十分规律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吃饭

而疫情居家期间

一大家子围绕一个小宝贝

追着喂、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玩边吃……

让原本规律的进食变得困难重重

所以在居家期间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重点不仅在于吃的好不好

更应该重视良好进食习惯的培养、坚持

给家长们的建议

严格遵照作息时间表

在固定的时间段、固定地点进餐;

限制进餐时间(一般半小时内)

时间到未完成也应立即结束;

要求自主使用筷子、勺子进食

避免哄逗、强迫进食

避免追着喂,边玩边吃

吃饭时避免引逗儿童,避免训斥儿童;

避免进食过多零食

避免提供太多加餐

以免影响正餐进食;

食物应合理烹饪,易于消化

少调料、少油炸

关注钙、铁、锌、

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的摄入。

身体活动

3-6岁是小朋友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时期

居家身体活动需要结合儿童年龄

性格特点和活动兴趣

灵活地调整运动内容与形式

促进儿童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灵敏性、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等均衡发展

✦✦

01

建议活动内容

如家务活动、整理玩具等日常活动

也可以是移动类游戏、姿势控制

物体控制和肢体精细动作控制类玩耍游戏

建议多徒手练习为主的、亲子共同参

增加运动能量消耗的各种亲子活动

✦✦

02

建议活动时间

灵活安排亲子互动游戏和自主游戏

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

尽量保持全天处于活跃状态

建议每天身体累计的活动总时间达到 180 min,其中,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达到 60 min(以儿童心跳呼吸加快,微微出汗为中等强度活动的简易判断标准)

✦✦

03

推荐活动项目

障碍跑、抓人游戏、徒手操、金鸡独立、过独木桥、前滚翻、滚南瓜、小动物爬行、折纸、搭积木等。

给家长们的建议

安全第一

创建安全环境和防范措施

运动时需成人看护,避免伤害;

遵循兴趣优先原则

培养儿童对运动的兴趣

吸引儿童主动参与;

根据儿童发育水平

制定适宜地活动计划,避免拔苗助长;

根据儿童个体差异

考虑运动频率、运动强度与时长

避免过度疲劳、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

如发现小儿有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或绯红等情况

应及时减少活动量

过度疲劳反而会使食欲减退

睡眠不安、情绪不愉快等

应注重吃动平衡

对于活动量大的儿童

适当增加热量、蛋白质

维生素的供给;

运动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

避免干扰儿童的作息规律。

屏幕暴露

屏幕暴露指一系列基于屏幕的活动

包括:观看电视

玩电子游戏、平板电脑

上网及使用智能手机等

疫情居家期间,由于儿童活动受限,屏幕暴露时间会明显增加。

较长时间屏幕暴露导致儿童活动量减少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降低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同时增加儿童焦虑、烦躁、易激惹

多动等情绪和行为问题风险

因此,学龄前儿童在疫情居家期间应合理使用电子媒介,避免屏幕暴露时间过长!

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发布指南对不同年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做出建议:

给家长们的建议

2~6 岁儿童

每天电子屏幕时间累计不应超过1小时

越少越好

非学习目的的屏幕暴露单次≤15分钟

每天累及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

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建议家长制定家庭屏幕规则

如使用时长:

孩子睡眠前、进餐、亲子游戏时间

禁止使用屏幕

使用电子产品时尽量观看高质量的节目

建议家长陪同观看,帮助儿童理解内容

避免在睡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

用播放音乐或讲故事的方式

代替屏幕暴露

避免在儿童卧室放置电视

如果非得使用屏幕

出于视力保护的角度

电视等大屏幕会比小屏幕更合适

安全照护

学龄前儿童自主能动性强,好奇又好动

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安全意识

即便是疫情居家期间

安全照护依然十分重要,不可大意

给家长们的建议

家具应牢固,防止拉站时倒塌

家具角应有软包

所有药品、易碎尖锐

电源或热源食品物品

化学用品或杀虫剂

均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安全处

日常活动都需在安全视线范围内

保护好所有电源插座,谨防触电

注意看管,避免儿童自行开门离家

高层住宅注意完善防护措施

避免高空坠落

避免在儿童哭闹、大笑时进食

防止误吸窒息

疫情防控期间,儿童尽量避免外出

在未发生疫情传播的小区内

选择通风良好、人少、空旷的场地

进行户外活动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宜超过30 min

并做好防护

正确佩戴儿童专用一次性口罩

戴手套接触公共设施表面等

最好随身携带含酒精的一次性消毒液

与他人保持距离,回家后做好清洁消毒

亲子活动

疫情期间儿童久居家中,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也会受到大人言语或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易激惹、烦躁、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问题。

此时父母和照护人的陪伴,积极的亲子活动和游戏可以给予儿童充足的安全感,帮助儿童修正负面的情绪,带来身心的愉悦。

给家长们的建议

家长要保持微笑和乐观的心态

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儿童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给予及时回应

关注儿童负面情绪及不良行为及时干预

每日睡前与儿童进行“心情分享”交流

关注儿童自身感受

可借助音乐、跳舞等日常养育活动

制定适宜的亲子活动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家庭作为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照护最重要场所,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创造性的依托家庭开展科学照护实施。

注意生活起居规律、身体运动适当、营养运动平衡、居家安全照护及亲子活动的紧密结合。通过 融合日常养育活动、保证疫情期间居家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 ,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神战乾坤 http://www.xinzhiliao.com/zx/xinde/2676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n网账号分享,卡帕斯基,豪门女配她不演了,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