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精准发力
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加强精准扶贫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近年来,咸阳市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建设的先行优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研发建立了全市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上下与左右、“决策”到“落实”的全方位、全天候、无间歇互联互通,催生了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的“加速度”,走出了一条用大数据保证和落实“六个精准”的扶贫新路子,实现了脱贫攻坚方式方法的革命性转变。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咸阳市大数据精准扶贫案例被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授予“2018数字中国示范案例”称号。2019年又入选中央网信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网络扶贫案例。
铁腕“聚”数整资源
为何聚?——问题多难以大精准。“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就要求有精准的数据作支撑。缺乏数据支撑的传统扶贫模式,往往存在贫困群众识别难、扶贫工作运转慢、扶贫资源消耗多、脱贫过程监督难、扶贫成效不明显等问题。特别是2015年精准扶贫方略全面实施伊始,受“权力壁垒”和“条块分割”影响,咸阳也同其他地区一样,“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广泛存在、涉及部门繁多造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无法有效形成攻坚合力。解决以上矛盾,亟需呼唤新的手段,咸阳市委主要领导科学研判,提出必须有效聚数、整合资源,推动实现扶贫识别“全纳入”、项目安排“全监督”、资金使用“全公开”、措施到户“全掌握”、因村派人“全覆盖”、脱贫成效“全链条”。
聚什么?——三汇聚实现大贯通。一是汇聚中省数据。充分利用中省扶贫信息数据库,定期导出国办、省办发布的扶贫基础数据和行业帮扶数据,作为市级平台基础数据。二是汇聚当地数据。通过购买服务、组织上报、现场采集等方式,收集包括地理位置、贫困户全景VR、产业项目,以及村公共基础设施在内的多项数据,完善了全市1887个有扶贫任务村的720度航拍数据,累计采集贫困户信息1352万余条、影像资料1.3TB,实现所有贫困户基础信息全收集。三是汇聚部门数据。利用全市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整合市财政、人社、公安、住建、税务、医疗等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并绘制热力图、影像图、数据表等,立体化、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分析每个县(市)、每个镇、每个村、每一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
怎么聚?——大共享催生大交换。一是领导重视强推进。“不交数据交帽子”,铁腕打通数据壁垒。市委书记亲自安排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亲自出面督促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突出矛盾,着力扫清数据资源整合“拦路虎”,为扶贫数据交换共享保驾护航。二是优化机制畅通道。围绕融合推进脱贫攻坚与全市大数据建设,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信息监测中心,与市大数据局合署办公,出台了一揽子数据交换共享、信息核实比对、网络技术运用的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数据责任部门、数据采集类型、数据应用要求等。三是建好平台做保障。搭建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立交桥,让数据在一个平台上采集、传输、分析、应用和安全管控,自主研发的7个相关模块获得国家专利和著作版权认证。四是严格奖惩增活力。对于不及时提供数据、不及时上传数据的严肃追究责任,对于精准提供数据、及时上传数据、经常使用数据的奖励积分、通报表扬,增强数据意识,扩大“流量”汇聚,营造应用氛围。
多维“比”数保精准
咸阳市坚持把精准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着眼促进脱贫攻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通过多维度数据挖掘分析比对,实现了扶贫脱贫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和动态化管理,让帮扶更有针对性和适配性。
扶贫对象精准——“谁是贫困户”,数据说了算。认定贫困户,传统的做法是看家里有没有病人在床、有没有读书郎、有没有危旧房,凭经验、凭感觉、凭关系,不准确也不科学。大数据识别帮扶对象,不仅靠上门核查,还通过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为每一位贫困户建立“贫困指数”,确定贫困等级,使贫困程度看得见、摸得着,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的精准转变。例如,通过比对公安、住建、财政等部门数据,就发现了全市贫困户中名下有商品房的90户,有小轿车的680户,有大型农用机械的252户,有工商注册信息的654户。通过数据清洗实现国网系统、账表卡册、实际情况、群众口实和帮扶干部掌握情况“五个统一”,彻底杜绝了弄虚作假、认定不准的现象发生。
措施到户精准——“咋帮贫困户”,数据来参谋。针对复杂的致贫原因,采取的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也应差别化、类型化和动态化。咸阳市坚持“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立体与平面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历史与当下相结合”的原则,打通了市县镇村户五层架构,通过数据立体化、形象化的分析,对致贫原因、产业发展、帮扶措施和当前成效等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纵横比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月度分析各户收入构成,动态考核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务工性收入的占比,看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量户不量户、到人不到人、精准不精准,促进扶贫工作从输血变为造血。比如,某年,因病致贫却没有发生医疗报销费用1218人,致贫原因不精准,系统自动发回重新核实。
项目安排精准——“是否真需要”,数据给答案。以前在帮扶过程中,往往出现贫困村“跑项目”与帮扶单位“给项目”对接失准、事与愿违的现象。吃水难的村有时分到了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旱地里搭起蔬菜棚,不亚于“给口渴难忍的人送去一瓶酒”,造成了项目极大浪费。咸阳市在市级大数据平台上建立了扶持项目管理模块,录入了所有帮扶单位和贫困村、贫困户自身能力和发展需求,推动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信息对称、有效对接、最优配对。并对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的全流程进行大数据跟踪监管,确保每一个项目批得准、建得好、用得实。
资金使用精准——“钱到哪里去”,数据当眼睛。开发了精准扶贫资金监管系统,搭建了公开透明的资金运行体系和严明有力的资金监管保障体系,通过互联网公开的方式,采集了全市各县19个相关部门、全部乡镇所涉及的扶贫项目、所有行政村的收支数据,社会公众和贫困人群,不需任何认证,就可以在网上查询到扶贫资金兑付的全流程,杜绝了“跑冒滴漏”,实现了从市到县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笔笔晒在网上,从拨到建到用层层数据算账。
因村派人精准——“窝工不窝工”,数据帮安排。在以往的结对帮扶中,联村帮扶机制简单,往往“拉郎配”,大部门包抓大村、小部门包抓小村,没有充分考虑贫困村实际需求,也没有充分发挥帮扶部门职能作用。咸阳市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每个贫困村最主要的致贫原因和村情特点,对症下药,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例如,对劳动力丰富而缺技术的村,就安排人社部门包抓,实施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对因病致贫人数较多的村,安排卫生部门包抓,重点实施健康扶贫和医疗救助;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儿童比例较高的村,安排妇联包抓,组织妇女学习就地就业技能。
脱贫成效精准——“是否能脱贫”,数据来算账。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按照“577”的退出标准,咸阳市用不同的数据源验证收入等重点验收指标的完成进度、完成质量。通过纵向的镇、村数据与横向的市、县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系统自动分析,变人为的交叉抽检为电子数据的实时验证,不仅避免了弄虚作假、节约了工作成本、更实现了精准考核,把“八个一批”脱贫措施落实到每一户,最终达到按真脱贫销号,为高质量完成如期摘帽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对基层上报的拟脱贫人员名单进行大数据筛查,发现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3540人、确认返贫2户,新识别46户。
掌中“用”数提质效
咸阳市的“掌”上指挥APP,是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功能全方位对接大数据平台,以简约的操作、丰富的功能、实时的响应,让数据跑路,提升了决策效率、帮扶效率、服务效率和落实效率。
打造指挥者掌中的“千里眼”。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四支队伍等一线帮扶队员,都安装了精准扶贫手机APP,实时掌握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服务实时进行指挥作战。一是查看到底。决策者依托移动端,可随时查看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从天到地720度全景、“577”考核指标实况、比对数据整改情况,以及贫困村村委会、村卫生室、小学、爱心超市、通村公路、产业发展等情况,多维度对信息进行精准查询。二是末端研判。决策者和管理者可“面对面”与基层帮扶人员、帮扶对象视频交流,直接对不同末端群体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提供多维度定制化的扶贫信息分析数据,为决策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三是贯通跟踪。国库和行业数据比对的逻辑错误及整改进展情况,从市到户的五级数据,管理者都可以跟踪查看,按照国定贫困县摘帽底线指标动态考核情况指挥工作。
建立帮扶者掌中的“百事通”。精准扶贫移动端整合了各个业务部门的微信群和手机APP,实现了业务协同、数据共享、“责任链”监控,提升了工作效率。帮扶干部到没到村,不看纸上考勤,拿出手机定位签到;帮扶对象啥情况不翻帐表,拿出手机各项指标实时动态尽收眼底、全在手中;处理公文公务,不跑单位,拿出手机利用协同OA发文办事;帮扶动态不打报告,拿出手机及时写下心得随时发布;整改问题不用开会,拿出手机错误问题及时下发,核实后拍照上报;提升扶贫业务水平不需专门培训,拿出手机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习、参加测试、掌握知识。
订制贫困户掌中的“服务站”。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移动端随时享受法律咨询、健康科普、致富信息、农技指导、政策解答、困难求助、建议投诉等服务。例如,在就诊医疗方面,贫困户点点手机预约医院就医,挂号费在线支付,床位在线预约,进行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共享医疗检验档案,最大程度节约就医时间和费用。在办事服务方面,贫困户通过手机在云端可以提交办理32项个人事项,从教育认证到办厂许可,从残疾认证到卫生许可,一应俱全,精准扶贫手机APP成为连通贫困户的网上服务站。
催动队伍作风转变的“加速器”。咸阳市大数据平台的精准性、公开性倒逼全市党员干部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各级扶贫督导不打招呼,拿着手机,直接到村到户,现场进行对照指导,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基层干部在平台上完成工作,只需动动手指,从填表报数、迎评迎检等大量繁杂事务中抽离出来,松了绑、减了负,有更多时间跑田坎、进家门,与群众打成一片;项目统筹供需公开透明,每一个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都可以随时查看,避免了各级各部门背离实际,乱上项目,也让群众心里少了疙瘩,干部心里多了警醒,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促进了政策“不走样”、资金“不流失”、成效“不跑偏”、干部“不倒下”的长效机制形成。
- 标签:chinadaily 英语点津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榆林榆阳民生村镇银行喜获2020年度纳税信用评价“A级纳税人”称号
近日,榆林榆阳民生村镇银行被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榆阳区税务局评定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本次…
- 志丹民生村镇银行荣获“2020年度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考核评级A级单位”荣誉
- 民生银行西安雁翔路支行建立“曲江二小财经素养校外实践基地”项目获好评
-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举办“凝心聚力、勇攀高峰”户外拓展培训
-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高兴带队开展端午节前安全检查
-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 监测技术先行 重温红色历史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来宝鸡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 重磅福利:关山草原《神马》实景剧端午假期试演 邀您免费观看!
- 宝鸡市中心医院走进市武警支队开展健康讲座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 借力旅游节 宝鸡凤县康养产业签约17亿元项目
- 西安航空学院"小秦宝"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攀岩项目测试赛志愿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