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资讯  民生

了不起的大兴人018号|郑茜玲:我要做一个“很帅”的外科医生

“能从生死线上把人拉回来的医生很帅,很伟大。”

人在年轻时总要做出许多选择,而那个足以决定一生方向巨大改变的契机,往往也只出现在一个不起眼的晴日下午。

就像学生时代本一心打算做妇科医生的郑茜玲,怎么也想不到,耳鼻喉头颈颌面外科这个曾一直觉得不太起眼的学科,最后竟成为了自己心上的“白月光”。

#1

初来耳鼻喉颌面外科时,郑茜玲副主任正在为患者换药,两人有说有笑,像极了多年好友。

等待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神奇的传言——无论是多么不配合工作的患者,在郑茜玲的管理下,最终十有八九都会“化干戈为玉帛”。

我心想,这该是“何方神圣”,才能在耳鼻喉头颈颌面外科这样住院时间比较短的科室,将这些负面反馈通通瓦解。

我忍不住打听起来,于是在医生值班室听到了下面的故事。

之前有一位患者,患有严重的坏死性筋膜炎,从脖子到后背,大块大块的黑色坏死看的人触目惊心。手术艰难,术后护理也不轻松。“由于创面巨大,换药时疼痛难忍,患者抵触心理很重,动来动去,换好的敷料移位,伤口外露,需要再次包扎,增加了患者痛苦。”

郑茜玲看着痛苦不堪的患者,心里也不好受,她来来回回试了好几种办法,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一天早晨,偶然间郑茜玲看到孩子纠正身型时的背背佳,正好能把后背整个固定住!她越想越兴奋,连上班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说干就干,为了尽早能让患者睡个好觉,当晚下了手术台她就找来大块纱布、绷带、线,亲手为患者缝制了一款特制的“医用背背佳”。

郑茜玲下班时,病区大部分的灯已经熄灭,黑漆漆的楼道只剩下时钟的红色数字一闪一闪,显示此时已是凌晨三点。

还有一次,郑茜玲遇见一位排斥手术的患者。经过专业判定,手术如果拖下去会有非常严重的隐患,于是她熬夜整理出相关的资料和病例,找患者谈,患者谈完家属谈。不厌其烦的详细解释手术和每一种可能性,分析出现问题的几率,最终,终于用专业和耐心打消了患者和家属的疑虑。

手术非常成功,患者不但送来了锦旗,在一次次的回访中也渐渐成为了朋友。

这样的故事,时常在郑茜玲身上上演。

术前亲力亲为、点点滴滴积累起信任,术后事事跟进、仔仔细细护理到出院。这一刻我才明白,“医生是人不是神”的含义,他们有的,只是一颗努力为他人着想的心。换位思考,用时间和精力,用一次次的付出,逐步架构起一个名叫信任的房子,把每一位患者悉心守护在内,遮风挡雨。

#2

1997年,彼时的郑茜玲还是一个小医学生,在各个科室临床轮转学习。

一次夜班,急诊送来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嘴里鼓鼓囊囊塞着乒乓球。那抹刺眼的橙黄色将孩子的上气道堵的严严实实,由于缺氧,脸色已经青紫。父母的哭喊声,孩子渐渐混沌的意识,都让在场的年轻医学生们措手不及。危急时刻,代班老师冷静的要来剪刀,三下五除二把乒乓球剪碎,并指挥人工呼吸。

眼看着孩子逐渐恢复过来,父母“扑通”一声跪在了医生面前,眼里闪着泪花,都是感激。

这一幕仿佛钢印一般,深深地烙在郑茜玲的脑海中。那一刻被救过来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能否延续下去的希望。

“你说取乒乓球的方法难吗?不难。但是那种很紧急的情况下,大家就是想不到。我当时就觉得,能把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医生很帅,很伟大。”

上气道是人呼吸的通道,命脉所在地。“抓住氧气”就抓住了生存的底线,年轻的郑茜玲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很帅”的外科医生。于是,从这一天起,郑茜玲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将所有精力都扑向了耳鼻喉头颈外科这一学科。

由于曾经并未考虑过这一方向,这个决定几乎意味着将之前的积累推翻重来,但年轻的她毫无畏惧。看专业书、读中外文献、做尸头解剖,在郑茜玲的眼里,不会的就抓紧学,不熟练的就一遍遍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向前的路上没有太多需要犹豫的东西,对未知的恐惧无法撼动一个已经看见山顶方向的人。

扎实的理论知识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是只是基础,解剖才是每一个优秀的外科临床医生真正跨越理论的“黄金龙门”。但解剖所用的“大体老师”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郑茜玲深知每一个解剖大体的珍贵。

为了获得更多动手机会,她每次都会在前一晚整理好所有相关资料和病例,在早晨交完班后第一个冲向手术室,与老师“抢人”。五个,十个,二十个,郑茜玲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就“抢”来了犹如庖丁解牛般扎实的基本功,为后来的临床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茜玲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感谢自己老师的同时,也明白了该如何教学生,“老师愿意放手,我也很积极,所以进步的特别快。后来我再带学生时,我也要求他们最少先剖二十个,再上手术台干事儿。因为我自己就是被这样扎扎实实的带出来的。”

#3

日常生活中总是笑眯眯的郑茜玲,在专业技术和带团队上却是个“狠人”。

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她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急、快、稳、准”——急诊来了通知到个人要能“急”的起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面对患者现有症状时判断要“快”,与时间抢人;手术过程出现“超纲”情况要“稳”,不可自乱阵脚;面对病灶下手要“准”,用最少的干预达到最佳效果。短短四字要求,背后却是数年如一日在一个领域的深挖和积累。

带团队,郑茜玲不仅遵循着同样的高标准、高要求,还多了当“师傅”的耐心和责任感。

自古以来,师傅带徒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优秀的一线外科医生培养起来,那更是“吃经验大户”。有时夜里突然来了急诊手术,一线缺乏经验犯了难,便打电话叫“救兵”,郑茜玲二话不说披了衣服就往科室走,甚至有时麻醉科的医生护士见了她都会玩笑着问一句“睡不着想我们又来啦!”。

就这样,耳鼻喉头颈颌面外科在马戈主任和郑茜玲副主任的带领下,逐渐培养出一批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二线医生,打造起一支专属于自己的“大兴力量”。

采访最后,郑茜玲笑意盈盈地对我说:“我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细细一看,才发现,她的白大褂格外平整干净。

来源:西安大兴医院

我们都有一个家 http://www.xinzhiliao.com/zx/xinde/2010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樱花妖哪里多,iso体系,皇家娱乐在线,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