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资讯  民生

首场“委员通道”,以“言值”体现委员担当!

1月25日,首场委员通道!

1月25日上午,在陕西大会堂一楼北大厅,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受到与会媒体广泛关注。

短短30分钟里,6名委员亮相。这些委员来自医疗、经济、教育等不同界别。面对媒体提问,委员们从容作答,说期待、话责任、谈建议,展现了自信开放风采,流露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李晖委员: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西安交大一附院及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我国14岁以下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7%,而医疗机构儿科医生不足12万,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约为0.52人,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1.3人,这反映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儿科医生短缺。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放开,这个问题再次凸显。

李晖介绍,2015年,国家卫计委在缓解儿科资源短缺问题上出台新政,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选择儿科从业人员“降低10分录取”门槛、出台儿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但实施5年来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名儿科医生培养周期长、执业后处于高难度、高风险、高压力、低收入的工作环境中,效价比明显不对等,自身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同时,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招聘不同层次人才都陷入困境。她调研发现,儿科医生短缺主要体现在乡、镇医疗单位愿意招录全科医生,不愿意招儿科医生;区、县医疗单位(二甲、二乙医院)有儿科设置,但因创造的经济价值和医院的内、外、妇产无法相比,故常被医院取消,或直挂虚名;市级、省级医疗单位(三甲医院)高层次儿科医师(博士)尤其短缺。

为此她建议,政府应尽快停止降低入儿科医生门槛的相关政策,出台提高儿科医生待遇的具体规定,加大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监管,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国家财政要补贴儿科非医疗性项目费用。

袁学武委员:提升陕西企业竞争力

(省中小企业协会名誉会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复工复产、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袁学武建议,陕西企业应多措并举提升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

袁学武认为,我省应持续强化产业链要素保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大企业主导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合作配套体系。同时围绕主导产业,选择在国内国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单位,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本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动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平台进链、补链、强链,畅通企业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建立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链属中小企业良好的产业生态,提高我省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

对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例如食品饮料、医药等,袁学武建议,由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以大企业为核心推动更多民营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通过进链来提高中小企业服务配套能力,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我省企业产业链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雷西萍委员: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8年,《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始施行,2020年推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3.0版本,成效显著。

雷西萍认为,应巩固已有成效,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依法保障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雷西萍认为,重拳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首先应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使企业生命不被侵犯。在惩治“套路贷”等非法放贷行为的同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司法审判规则,既不放纵降格,也不拔高凑数。在全面推进陕西智慧法院建设的同时,畅通诉讼渠道,缩短周期。

“当前,在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提高司法补助人员数量和待遇,缓解员额法官的压力,使我们的案件质效提高,从而实现司法公平正义。”雷西萍建议,应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依托12345热线、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商直通车”专栏等,打造“即应即办、一办到底”平台。建立“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依法慎重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由工商业联合会牵头,各市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编制发布《企业应对疫情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和《疫情期间有关劳动法问题指引》等有关指引材料、法律建议,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等生产经营有关公益法律服务。

许建秦委员:撬动秦药高质量发展

(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陕西中草药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说。许建秦说,随着我国中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全面迎来新常态,“提品质、塑品牌”成为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健全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以标准撬动秦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省中药材标准主要执行《中国药典》、《陕西省药材标准》、《陕西省饮片标准》,种子种苗、产地加工等方面标准缺失较多,导致行业门槛很低,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同时,标准标龄老化,更新周期长,标准研究乏力等瓶颈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升级。

许建秦建议,由政府牵头,系统梳理我省中药材标准体系,明确各级标准的功能定位,加快标准整合、升级和淘汰,建立相互转化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药材标准体系,有效发挥标准的兜底、引领与事后监督作用。

同时,应加快探索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积极引导高质量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建立合理通畅的转化机制,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标准,提升秦药产业标准化水平。加速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引导企业树立品质为先的经营理念,以高标准引导高质量生产,打造品牌形象,实现“优质优价”,进而推动秦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姜波委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致公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是陕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举措。”姜波认为,要充分发挥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整体提升营商环境,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大对省外、国外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生产和销售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断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他建议,积极推动与其他各省份就共建“一带一路”,统一市场准入和海关检查检验标准,促进资源、信息和商品在国内市场中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彼此协调的具体发展政策,促进各地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并进而形成互补,推动彼此在团结合作中形成差异化、多样化共同发展。

在人才引进方面,姜波建议持续加大开放型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一流的开放型管理人才,尽快培育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和现代产业管理,能招商、会营销的开放型经济人才。积极研究落实基层人才政策,鼓励外贸管理人才到区县去、到基层去。

吴言生委员:治污减霾需要长效治理机制

(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

铁腕治霾之下,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我省治污减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被中央电视台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铜川,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渭河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吴言生指出,关中地区雾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形构成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承载度造成,污染来源主要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等。尽管当前治理成效显著,但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污染和雾霾难免会出现反弹。“治污减霾除了实施最严措施、最严问责以外更需要精准、科学的长效治理机制。”

吴言生建议,要调整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关停转升,取缔“散乱污”企业;加强企业监管,盯准重点企业,“抓大不放小”,进行网格化治霾管理;加快转型步伐,尽快实施“气化陕西”“煤改气”等举措。加强云端治理,利用云平台、大数据,实现数据即时共享,联防联控;加强顶层设计,对雾霾治理提出周期性规划;积极倡导全民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