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黑名单”助推高校回归“教育化”
原标题:退学“黑名单”助推高校回归“教育化”
退学“黑名单”助推高校回归“教育化”
上个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中国之声1.19)
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因为随着退学“黑名单”的出现,标志着“进校门≠学位到手”的好日子便终结了,硕士、博士不再是轻轻松松就能混下来的;但对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却是最大的支持,毕竟“严进严出”才能选育真正的人才,最终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本来高等教育意味着教育的更高质量,然而,近年来,部分高等教育“变了味儿”:或者被“社会化”,有些人读研读博就是为了提前适应社会,其目的根本不是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来提升自己,完全是把高校当成进入社会之前的“跳板”和“缓冲地带”;或者被“功利化”,也有一些人读研读博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希望以后能在工资上多和老板叫叫板;亦或者是被“错位化”,甚至还有一些人读研读博完全是为了逃避就业,希望能继续在“象牙塔”中安稳的度过几年,至于学什么,能学多少,谁还去关心?正是在这种不纯粹、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出现了“教育淡薄化”的乱象。
如今,退学名单的出现就像是投入水中的一颗石子,在教育的湖面上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据了解,退学也不是毫无征兆、即兴之作,而是经过了仔细的考量和充分的酝酿。比如延边大学清退的这些学生,好多已经超出了学习年限,一开始并没有被学校清退,而是学校给他们留了一段缓冲时间,让他们能够毕业,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利用好这段时间完成学业,才导致自己上了退学“黑名单”。如果他们一开始就不是混学业,或者是后来抓住改过自新的机会,何至于走上被劝退的不归路?
无论是严进,还是严出,都并非人为的刻意阻碍,而是为了促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退学“黑名单”的出现,在清理一部分不合格的学生外,也能够反向推动在读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以更好地完成学业。如此看来,退学“黑名单”,更能助推高校回归“教育化”的本质。
作者:李思琦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