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利亚《我的前半生》编剧回应改编质疑小仓优子下载
原标题:嘉德利亚《我的前半生》编剧回应改编质疑小仓优子下载
《我的前半生》编剧秦雯回应质疑
如果说《欢乐颂》是去年现实题材的标杆,那么《我的前半生》就是今年都市情感剧的现象级,但伴随而来的争议和话题此起彼伏,辐射圈早已不再局限于各种“妈妈群”,更不乏职场丽人、白领金领。从“原著党”和“观剧党”之间的对峙、“防火防盗防闺蜜”的重新讨论到诸多网友去“凌玲”吴越(剧中的“小三”)的微博下开骂,导致吴越被迫关闭评论以及有关“女性独立”、话题的探讨,由该剧衍生出的各种话题俨然比这两天京城的高温天气还要热。在所有的争议声中,各种剧透显示出的“女主抢了闺蜜的男朋友”这个结局无论如何也让人接受无能,编剧秦雯在接受采访时又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似乎让观众感到此事有缓儿,“在改编的过程中设想了多种可能性,结尾更是改了6稿,没有所谓对错,只是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认可,“改稿过程很愉快,相信我们最后寻找到了一个大家都会喜欢的结局。”
原著改编 移植了亦舒的种子 长出了自己的树
北京晨报:您觉得这部剧和原著故事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在表达的主题上有什么继承或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秦雯:其实改变挺大的,我们都特别喜欢师太的东西,而且给了我们很多力量。但是人物设定当时在香港,上世纪80年代,现在全部搬到内地来,搬到上海,我觉得首先在这个方面就会有很大的改动。而这个方面一改动,一定会影响所有的人物关系的改变,为了让它落地,做了很大努力,然后大家都知道加了一个男主角,因为小说里面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男主角,还有一些情感纠葛。因为加的这个男主角,整个对于两个女主角的主线的故事推进,基本上都变掉了。师太的书里唐晶和罗子君最后都找到了归属,在我们戏里,我们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或者多种更加新一点,更加是当代的一种情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北京晨报:很多看过原著党对于电视剧的改动争议非常大,认为“失去了亦舒的原著精神”,您怎么看?
秦雯:小说可以通过文字的愉悦感让你得到满足,小说也可以多描写比较隐忍的内心戏,读者可以一直看下去。但戏剧没有办法做太多的内心描述,你只能通过一些外部的戏剧化的展示来编织戏剧的进度,所以首先要进行一些比较大的改动。至于引发大家的吐槽,我没想过。因为我觉得任何东西肯定都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同意我们。
北京晨报:还有评论甚至质疑,为何还要挂“亦舒原著”四个字?
秦雯:我们这个故事依旧还叫《我的前半生》,里面的名字还沿用原来小说中的名字,是因为我们真的是买了亦舒的小说版权,必须对出处有所尊重。我们确实移植了亦舒的种子,由35年前香港的背景种到了今天上海的土壤,然后长出了自己的一棵树。我们要尊重原著作者,尊重故事的出处。
北京晨报:不过,非原著党倒是表示改编得很接地气,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表达非常当下。
秦雯:至少我身边的朋友讨论柴米油盐是少了,他们更多的是在讨论一些关于情感的困惑。我们也想去探讨一些新的情感模式,也是在摸索。
北京晨报:在罗子君这个人物形象上,除了他在原著当中的成长和变化,有没有在她身上投射一些新的东西。
秦雯:原著当中,她肯定从家庭妇女变成一个职业女性,但是她的家庭背景基本是没有的,我们给她们加了一些家庭背景。对于我们来说,家庭问题一直在讨论,影响是很大,所以家庭当中的问题,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以及她和家人的关系,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然后我们更多的其实关注了她和唐晶之间,她和贺涵之间,她和前夫之间,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戏剧要去做的东西。原著她跟前夫纠葛不是很多,我们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努力,我们希望全方位看到一个立体人物的困惑,以及她的发泄和解决方案,也许不一定你会站在她这一边,但是她至少能够让大家有一些思考。
有关人物 角色增加或改编皆为“落地”
北京晨报:为什么要加入“贺涵”这个角色?
秦雯:增加靳东扮演的贺涵,是因为原小说确实没有一个贯穿的男主角。这对于电视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我们需要有一个贯穿的男主角。贺涵是一个,我估计90%上的女生都会喜欢的男性角色,如果他还帮助你的话。我觉得感情的发生,我们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感情发生之后,你的处理方式以及你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怎么做选择,等于把你推到了一个情感的风口浪尖上面。
北京晨报:吴越扮演的“第三者”凌玲关注度很高、争议颇大。这个在您的意料之中吗?
秦雯:这两天关于这个问题我跟吴越也聊过。凌玲首先是作为戏剧功能性的人物存在,她是主角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绊脚石。我们的处理是让她做一个什么样的“绊脚石”?怎么样能够让大家看到一个“绊脚石”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也许站在她的角度,我们会有一些同情、体谅,或者了解都可以。还是刚才说的,我们只是冷静、带有同情心地去展现、去叙述一个我们想要展现给大家的个体。
北京晨报:剧中的老卓在别人的感情里面看得很清楚、透彻,但是自己的感情描写淡淡的一笔,和梅婷、孔维的“缘分”一带而过,您设置这个人物用意在哪里?
秦雯:因为我们太爱陈道明老师了,觉得好像把他跟谁纠葛在一起,都不太对。我们想要有一个既能冷眼旁观又能洞察一切、还能和贺涵对话的人,就选择了陈老师。
有关结局 修改6稿 最后结尾很好
北京晨报:出于戏剧性的考虑,剧中这些人物关系的黏合性会较高。比如您设计子君、唐晶和贺涵之间的情感线,观众总在关注子君是不是抢了闺蜜唐晶的男友?
秦雯:其实我们在前期剧本的时候讨论了很多关于结尾的问题,就是在这个上面争执。如果你看过电视剧的话,你会知道,唐晶和贺涵情感关系是一种比较现代、又比较纠缠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北京晨报:观众几乎一边倒地认定结尾子君和贺涵就是在一起了,实在无法接受。
秦雯:我一开始觉得这样的话罗子君会不会有点对不起自己的闺蜜,唐晶曾经对她那样帮助。后面真正看到结尾的时候,是很舒服的,他们并不是要刻意地做什么事情,不说道德上的谴责,或者道德上的评判,但是他们最后的那种选择其实是忠于自我,就是剧本所说的那种,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只是一种很豁达的对待感情的态度,最后结尾很好。包括创作者也是,因为观众会误会你们,你们就去选择更安全的方式吗?我们也希望勇敢一点,往前面做一些探讨。
北京晨报:所以这样的安排,也是希望表达对情感的态度更深层的探讨。
秦雯:感情的发生本身就不是理智的,然后该怎么办,我觉得每个人都有约束自己的方式。
北京晨报:从《辣妈正传》到《我的前半生》,您的这两部作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作为编剧,您觉得这类描写都市女性的作品还可以有哪些突破?
秦雯:其实中年女性这部分是空白的,我反而觉得演员不多,很少关注这群人;或者30岁左右,或者以上,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你看美剧,很多的主角都是中年人。
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