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资讯  民生

产业园区巧搭台 精准扶贫促发展

原标题:产业园区巧搭台 精准扶贫促发展


  记者杨小玲见习记者王梓萌

  时值寒冬,兴平市兴渭大道两侧一扫往日的荒芜和萧条,在新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内,一排排油松蓊郁苍翠,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草莓、菊花、羽叶甘蓝生机盎然,村民在大棚内干得热火朝天……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新面貌、新变化。

  抱团发展增添活力

  “桃树的这个部分枝芽太稠,留一个就行,其余的要剪掉……疏除枝条时,必须留芽眼,以便明年发出新芽来。”12月19日,虽是寒风阵阵,兴平市庄头镇仪空村蟠桃园内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张劲松拄着拐杖,耐心细致地给前来务工的村民们讲解桃树修剪的“窍门”。

  49岁的张劲松是仪空村村民,2015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身有残疾,又是贫困户,但是张劲松并不愿意依赖政府或者社会的帮扶而生活。2016年,他在杨凌农业技术专家张志成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种植秋葵,当年就收入7万元。2017年,兴平市打造了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张劲松申请了贫困户贴息贷款5万元,从园区内流转了100亩土地,成立了“劲松专业果蔬合作社”,种植秋葵、蟠桃、李子、杏等各类果蔬,并于2017年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张劲松的合作社发展起来后,我闲时就过来打打零工,剪枝、拔草、打药什么的,活不重,每天能收入50元,加上每年土地流转的800元钱,比以前单纯种小麦强多了。我要向张劲松多学习,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仪空村贫困户杜安平笑呵呵地表示。目前,“劲松专业果蔬合作社”吸引了30名仪空村贫困群众参与其中,张劲松身残志坚的脱贫事迹激发了不少贫困户的脱贫意志。

  兴平市于2017年依托兴渭大道建设,打造了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覆盖东城、庄头两个镇(街道)11个行政村5569户24200名村民,通过建立企业、村级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本区域贫困户脱贫和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扶贫联动利益共享

  12月19日,陕西秦兴苑风景园林有限公司花卉基地温室大棚内,一簇簇色彩绚丽的菊花、羽叶甘蓝,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无限生机。“从2018年11月进入这个园区以后,我们以‘基地+合作社+农户’为主要生产模式,从而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该公司负责人韩兴说。

  兴平市住建局驻蔡西村工作队队长高磊告诉记者,陕西秦兴苑风景园林有限公司入驻庄头镇蔡西村后,驻村工作队入户宣讲园区建设扶持政策,动员群众参与到园区建设中,让群众拥有多重身份,获得多种收入。一是作为股东获得分红收入。在每亩地年收益800元的基础上,从第5年开始按照10%的比例参与企业分红。目前蔡西村已流转土地1700亩;二是作为员工获得务工收入。蔡西村目前共有94名贫困群众进入园区工作,每人每天有60元至90元不等的收入;三是作为社员获得产业经营收入。村集体组织贫困群众成立合作社,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按照企业要求种植苗木花卉,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脱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现如今已引进杨凌鼎惠、多木园林、扬子江农业、西安宏森等10户涉农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苗木花卉及中草药生产和经营。“园区在建园之初就坚持扶贫联动,将农民、合作社与产业园深度链接,坚持以产业促增收,以就业促脱贫,在园区带动下,园区内11个行政村均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共吸纳2000余名群众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带动115户341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兴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曹国福表示。

  多元合作盘活资源

  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还注重向改革要效益,以改革促活力,抓住“三变”改革契机,以股份合作为核心,探索出了园区和涉区村集体的多种股权合作模式,将“死资源”变成“活资本”,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园区的扶贫带贫作用。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涉区村集体将农村基础设施、农村集体资产、劳动力资源、农机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园区,充分激活资源价值,获得收益。庄头镇北于村以村级闲置办公用房入股绿佳公司,每年享有6000多元的分红收益;庄头镇八里村、庄头村等村整合拖拉机30台、收割机16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入股园区,统一为企业进行农机服务,实现年增收30多万元。”庄头镇党委书记彭伟告诉记者。

  “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成立时间还比较短,但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园区实现了兴平农业产业结构、带贫益贫的双转变、双提升。随着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园区必将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共同走向致富路。”兴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艳阳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