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资讯  民生

碧水丹江的承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的商洛贡献

原标题:碧水丹江的承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的商洛贡献


  位于丹江畔的桃花谷,每逢春夏两季,总会吸引大量学生前来参观。这里被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确定为教学实践基地。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的现代科技演示及互动,知晓水保知识,增强水保意识。

  11月23日,桃花谷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商洛,像这样的“国字号”,还有商州仙娥湖、丹凤龙驹寨和商南金丝峡、柞水牛背梁四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5年来,为了保护好绿水青山、履行“送水”的政治责任,商洛市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先后实施水源涵养区内生态移民搬迁6.9万户26.6万人,减少人为对水源地生态破坏;全市造林绿化10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4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6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农田11.71万亩,着力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

  产业转型只为一江清水

  近年来,商洛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入“起身”阶段,然而他们却没有在重工业领域加大“扩容”力度,反而把薄弱有限的“工业队伍”选择性关停转迁。

  为了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商洛始终坚守“保护一江清水、呵护最美蓝天、守护秦岭绿肺”的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关闭化工、矿山、食品等企业90余家,工业产值每年减少约50亿元,财政减收4亿元至5亿元。

  “以前企业规模小、效益差,而且污染大。为了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技改扩能工程,实现了工业‘三废’的零排放。”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环保科科长王红军感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废渣、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使企业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

  严格的生态保护,也倒逼商洛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全部建成。特别是数量占全省42%的商洛尾矿库,近年来通过探索实践,尾矿及废渣综合利用能力达到2000余万吨,为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商洛市强忍产业转型阵痛,立足实际,多年来,初步形成了“两新两大+数字经济”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告别了产业单一的局面。

  多措防治确保丹江水质

  “以前,河水特别脏,有时还有臭味。现在水质越来越好,越来越清亮了。”12月10日,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上河村村民陈笃强和村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河道里捡垃圾时高兴地说。

  “把党支部‘联’在河上,才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清河、护河。”西口回族镇党委副书记安明海说,实施“党建+河长制”,通过“党员志愿岗”定期开展巡河、保洁行动,西口回族镇形成了“爱河、治河、护河”共识。

  2014年,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镇安县率先探索推行河长制,积极做丹江水源的守护者,随后这一制度推向了全省。今年,商洛市代表我省通过了水利部河长制第三方评估,河长制的实效得到肯定,群众也切实感受到水清了、河畅了、岸绿了。

  河长制只是商洛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创新举措之一。

  2013年,商洛市实施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先后制定印发了《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