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新闻

五彩玉米出彩人生

五彩玉米出彩人生  一粒种子能改变世界,一个基因可以改写历史!这话用在张学信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原标题:五彩玉米出彩人生

  一粒种子能改变世界,一个基因可以改写历史!这话用在张学信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这位已进花甲之年的陕西汉子,在中国的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事业上,创造了西玉3号夏玉米大面积连片平均亩产969.84公斤的高产纪录,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是他,主持了彩色糯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开发,使彩色糯玉米种质创新和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样还是他,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己任,把玉米育种事业看得高于一切,舍身求义,甘愿牺性个人的一切,从1990年开始,连续二十五年在异地他乡的山东和海南进行玉米育种,把老迈的双亲、多病的妻子及四个上学的儿女撇在千里之外的偏僻农村,以至到今天,尽管头上有那么多闪光的头衔,而他的身份仍是一个陕西籍农民。

  这就是张学信,一个受到中国种业界尊重而有突出贡献的农民玉米育种家!

  自幼酷爱农业,埋头育种锲而不舍

  张学信,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义井公社石匣东村一个农民家庭,1970年秋初中毕业后,16岁的张学信成为一名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小社员。由于他肯吃苦,脑子灵,又打一手好算盘,不久就被选为生产队的记工员。他热爱农业,每当踏进田间地头,就向老农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尤其对玉米制种更感兴趣,经常请教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询问一些制种的技术和方法。在老技术员的大力推荐下,年仅19岁的他就担负起了石匣村农业技术员的重任。

  1981年,张学信凭着一份《人民日报》和一张地图,3000里寻师,从当时“中国玉米大王”李登海那里扛回了70斤的掖单号玉米良种,并试种了10多亩地。在长达月余的秋雨连绵、低温寡照、十分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获得亩产450公斤的好收成,很快被公社决定推广。

  从那以后,在张学信的科学指导下,义井公社1982年和1983年相继扩大种植面积,全社有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25公斤,全县为之轰动。

  然而,张学信并不因为成功地引进玉米品种和获得高产而满足,他为自己确定了更远大的奋斗目标,随着外来品种在本地种植暴露出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要研究选育适宜于当地种植更好的高产、优质、抗倒伏的新品种。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坚忍不拔的走上了艰难崎岖的育种之路。

  1983年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张学信将自家的责任田和自留地变成了科研战场,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征集了一批批种质资源,并选育出了优良的自交系。

  1984年,张学信牵头成立了挂靠长安县细柳区经委的民营细柳区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后改为细柳区种子站,实行科研、生产、推广和经营一体化运行机制,一度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曾推广玉米种年达90多万斤,将掖单系列玉米和其它优良杂交种传遍陕西甚至全国。

  然而,正当张学信研育的新品种组合初露锋芒之时,1990年,按照当地政策规定,种子只能由国家种子部门统一专营,不允许集体或个体插足参与。民营细柳区种子站面临关闭的局面,张学信也将收编招干。但生性倔强的他,为了玉米育种事业,为了黄土高原上的一个追求,放弃了别人羡慕的铁饭碗,再次做出惊人之举,接受了莱州市西由种子公司总经理王均邦的邀请,到3000里之外的胶东半岛上主持玉米育种工作。

  从1990到2015年,张学信在异地他乡,经历25年的风雨变幻,但初衷始终未变。

  莱州海南两地忙

  西玉3号一举成名

  来到莱州西由种子公司的张学信如龙游大海,朝气蓬勃。他倾注全身心血努力工作,在科研育种的实践中,不断深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博采众长,开创了西玉系列的玉米课题研究。

  张学信勤奋劳作于胶东和海南。在莱州种植400—500多个品种对比试验,5000多份测配试验,每年在海南繁育加代4—5个月,管理20多亩育种材料地、2000多个自交系、10万株玉米,每天要给成百上千株玉米授粉,都要躬身亲自进行顶层设计工作。不管是在骄阳似火的海南,还是在酷暑闷热的莱州,他都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工作,每日汗水浸湿衣衫,犹如桑拿。

  正是靠着这种执着和勤奋,从1990至1997年,张学信先后主持育成西玉3、4、5、6、7、8、9、10号系列玉米品种,其中西玉3号先后通过山东、陕西、江苏、宁夏等六省区审定,成为黄淮海玉米产区及华北、西北地区的主栽品种。

  1993年9月26日,西玉3号高产田通过全国玉米专家的验收,在病虫害严重、前期雨量偏多、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下,获取了20.3亩连片平均亩产969.84公斤的产量,其中1.2亩平均亩产1084.45公斤,创造了我国夏玉米20亩连片高产记录。

  西玉3号新品种迅速推向全国各地,在全国十几个省区推广,年种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年增加经济效益48.5亿元。西玉3号和抗病高配合力的502自交系红遍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张学信的名字也随着西玉3号的扩大推广传遍全国。

  专攻糯玉,五彩糯玉米大放光彩

  1997年,张学信受聘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他便开始了糯质玉米的育种研究工作。

  玉米起源于美州,但国内外公认为糯玉米的起源在中国。普通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由于在中国,此前还没有人从育种到栽培对糯玉米系统地进行重点研究,张学信决心填补这一空白,从头开始,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张学信研究糯玉米,发现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五彩世界。他告诉记者,糯玉米原来就有比较多的颜色,如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等。但是,当他开始着手研究时,已经只剩了黄、白、黑三种颜色。张学信利用三色变化原理和与特色普通玉米转嫁式的育种手法,逐渐培育出了红色、紫色和其它颜色的糯玉米。

  1997年,张学信采用快速测配、南繁北育的方式,首先培育出了新的杂交糯玉米品种“西星白糯1号”,这个品种比当时国内同类品种增产60%以上甚至翻番,它双穗率高,品质好,鲜粮兼用,亩产能达到700公斤左右,同时,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口感香甜细腻,这极大的坚定了张学信对糯玉米育种的信心。

  随后,张学信决心按中医五行理论创造五彩糯玉米,他开始了五彩糯质玉米的形象构思和技术探索。继续攻关并成功选育出白糯、黄糯、赤糯、黑糯、绿糯对应亲本5套,并配合粒色各不相同的十类亲本自交系,成功组配出不同粒色的同源类型糯质杂交组合,并取名为白糯1号、赤糯1号、黑糯1号、金银花、雪中墨、红宝玉、相思糯等。

  在探索五彩糯玉米的道路上,要育出绿色玉米和蓝色玉米,是非常之难。要获得绿色玉米和蓝色玉米,一是等待大自然界的突变,二是采用基因提取及基因移植技术。张学信不信邪,他坚持不懈,逐步改进常规育种,终于在2004年仲秋,育出了定名为“绿翡翠”的世界首例绿色糯玉米和定名为“蓝宝石”的蓝色糯玉米。

  这一项研究成果不仅在我国糯玉米育种领域里首开先河,而且填补了世界糯玉米育种空白。2009年,“一种绿色糯玉米的选育方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012年1月,“一种绿色糯玉米的选育方法”获山东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一等奖;2012年5月17日,张学信获第七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一等奖。

  据了解,“五彩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产量高,鲜食可收获两季;二是营养价值高,支链淀粉含量几乎达到了100%,比普通玉米高出40%以上;三是经济价值高,种植“五彩糯玉米”,每亩地一年的经济效益现在能达到4000元左右,远远高于普通粮食作物的经济收益。目前,五彩糯玉米已被推广到了国内很多省份。

  1997—2013年,张学信主持育成的西星糯玉系列、西星甜玉米系列和西星彩玉甜糯系列,有15个品种已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有11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同时,他育成的糯玉米在2003年、2006年及2009年三次创造了夏播糯玉米单产全国最高纪录。

  张学信成功创造了中国糯质玉米夏播的最高产量,开创了玉米高产优质育种的一条新路。权威专家组验收委员会鉴定意见为:“该研究技术路线正确,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在彩色糯玉米种质创新和高产优质多抗育种方面,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当下,张学信载誉无数,但仍坚持学习钻研。他站在更高的境界,以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绘制了糯玉米的彩色前程:一是优质花色鲜食型;二是高品质粮食型;三是优质饲料性型;四是工业支链淀粉型;五是bm糯质青贮饲草型;六是酿造色素型;七是全能综合利用型。2014年张学信已组配出了二十多份带bm基因的脆甜玉米、脆糯玉米和脆甜糯玉米,这是甜糯玉米品种质的飞跃。他又把糯质和bm基因导入高大秸秆,抗倒性好生物产量高的普通玉米,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优质青贮玉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