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位胡同老人记忆皇城根公园边上曾有臭水沟2016年4月23日
原标题:56位胡同老人记忆皇城根公园边上曾有臭水沟2016年4月23日
老人们还在回忆中讲到,饭店的前身是法国人开在苏州胡同的一家三间门脸的小酒馆;胡同里没有自来水管,家家户户用水全靠送水人……
“当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城市的文化记忆正在悄悄地消失。在这本书里,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样的书籍是对文化遗产内涵的,是对历史街区文化的继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这本根据老百姓实录整理出的书给予很高评价,他表示,东华门街道地理优越,紧邻故宫、、王府井,生活和工作在这块土地上的居民,是承载老历史记忆、最具发言权的群体。
周总理馆里亲自排队
历史
老舍给邻居“送树熟儿”
《故宫墙外那些事儿》中,老人们说得最多的是50多年来自己身边的变化,这也是城市的变化、生活的变化。
“我家以前就住在南河沿南口处。”家住东华门街道黄图岗社区,今年七十多岁的莽大吉说道,“两岸街区的污水全都往里排,垃圾全都往里倒,河坡上杂草丛生……在现今的皇城根遗址公园,过去建有大小煤场好几家,还有石灰建材的料场,河边晚上经常有为亡者烧纸的,亡者的亲人们穿着孝袍,火光冲天,又凄凉又吓人。”
说起开饭馆做生意,现在看来很平常,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在城引起不小的风波。东华门街道王府井社区的郭培基、刘桂仙夫妇俩是新中国第一家个体餐馆的老板。“1980年,东城区工商局为我们做,向银行贷款了500元,悦宾饭店在狭小的胡同里开张。不料却被人指指点点……给我们盖章的街道办工作人员受到调查……我们商量着打算关门,没想到店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改变了我们一生,国家领导人、给我打气,要把饭馆经营好,做出工农兵喜欢的菜。”郭培基说,多年来,他和老伴儿始终牢记这些话,以诚待人,这也是悦宾饭店能够经营至今的秘诀。
原标题:原标题:56位胡同老人记忆由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居民而成的书籍《故宫墙外那些事儿》近日出炉,56位土生土长的老居民,平均年龄80岁,最大的92岁,他们通过回忆身边故事,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半个多世纪来的变迁。
丰富胡同老居民苏振江曾是老舍先生的邻居。“胡同里街坊四邻进进出出,经常会看到老舍头戴礼帽、手拄文明棍走在上。老舍为人特别谦虚、低调,无论在胡同里见到大人还是孩子,都会立刻停下来主动让,把礼帽摘下来拿在手中,点头。老舍喜欢摆弄花草,他搬来后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柿子树,叫‘火柿子’。柿子熟了,要挨家挨户送给朋友,在老的风俗里,这叫‘送树熟儿’。”苏振江对这段与老舍为邻的胡同生活记忆犹新,“我和周围的邻居都没少收到老舍种出来的柿子。”
姚建中父子两代都是中国馆的摄影师。“小时候老听父亲说……那是1956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到馆排队的人特别多。突然,不知谁惊呼了一声:‘周总理!’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周总理真的站在大厅里!身边竟然连个警卫都没有,只有一个秘书模样的人跟随着!工作人员和前来拍照的群众一样,既意外又惊喜。原来,总理很快要访问亚非拉国家。按照当时领导人会面的习俗,总理要和其他领导人互赠照片作为纪念。所以总理特意到中国馆,希望能拍几张满意的肖像照。‘让总理先拍!’‘总理您先拍,我们不着急!’队伍里逐渐响起这样的声音。周总理笑着摆摆手,‘我今天不是领导人,我和大家一样,是以客人的身份来的,当然得排队。’”
胡同旧事
“您说那时候叫什么居住呀。”莽老爷子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人多高的大洋灰管子埋在地下,愣是把个臭水沟变成了宽敞的大柏油马,两岸盖起了文化部、全国工商联、六十五中学、高检院。后,东皇城根又建起了大的农贸市场,2001年修建了皇城根遗址公园,走进公园就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家园变化
皇城根公园边上曾有臭水沟
- 标签:北京皇城往事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