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网事

揭秘: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激烈争吵内幕张学良西安事变真相

揭秘: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激烈争吵内幕张学良西安事变真相本文摘自《南京日报》2013年03月04日第A07版,作者:佚名,原题:西安事变“”并非张学良…

原标题:揭秘: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激烈争吵内幕张学良西安事变真相

本文摘自《南京日报》2013年03月04日第A07版,作者:佚名,原题:西安事变“”并非张学良。

关于理财讯-联系方式-版权声明-诚聘英才-广告服务-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杨虎城提出趁“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临潼几声枪响,时任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和17军的总指挥杨虎城,用“兵谏”的方式了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若问这场由张、杨联合发动的“西安事变”中谁是主导者,名气更大的张学良一直承担“犯上作乱”的主要责任。然而在1991年张之丙姐妹对张学良的采访中,张学良却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那可以说他(杨虎城)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1935年,曾经号称中国最强军队的东北军正处在落魄时期。热河战败后,东北军丢了东四省和的地盘,十几万大军依靠蒋介石提供补给,一举一动受蒋,境况非常凄凉。背着一个“不抵抗将军”离开东北的张学良有抗日的决心,不希望参与任何内战。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委派到西北“剿共”。来到西安的张学良,很自然地结识了时任陕西省、17军总指挥的杨虎城。只不过,张学良开始对杨虎城的态度非常傲慢,认为杨虎城草莽出身,不过就是个“老粗”。而在杨虎城眼中,张学良却是一个可以联合抗日的对象。1935年10月初,杨虎城向张学良发牢骚说“剿匪”等于“无期徒刑”,“以中央军之数量,东北军之精锐,皆未能消除,区区如彼之军队,能何为乎?”同年11月,当东北军的109师被指挥的红军歼灭后,张学良也向杨虎城袒露了“倦于内战”的心情,杨虎城向张学良:向蒋公进言,停止内战,团结抗日。1936年12月2日,张学良只身飞到洛阳,向蒋介石进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双方发生尖锐冲突。张蒋“这样,这样爱国人士,和袁世凯、张昌有什么区别”。蒋严厉表示:“我是,我这样做就是!”“匪不剿完,决不抗日。”老蒋的态度使张学良“犹如凉水浇头”,对蒋。回到西安后谈起有关情况,张学良问杨虎城“有何高策可以停止内战,敦促蒋公领导实行抗日之目的”。杨虎城趁此机会问张学良是否有抗日决心,如果有,可趁“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张学良听后愕然,沉默未语。然而,后来西安事变基本上是按照杨虎城“武力扣蒋”的思发动的。1936年12月23日到24日,张学良、杨虎城、同宋子文、宋美龄达成了停止内战、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等六项协议。24日晚,蒋介石会见了,表示以人格接受六项协议,并邀请到南京就国共合作直接同他谈判。但是,蒋介石只同意以“人格”。蒋介石不肯签字,张学良却同意放蒋,这让主导这次“兵谏”的杨虎城深感不安,并因此与张学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据《宋子文日记》披露,12月24日当晚,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了交谈,杨虎城反对蒋介石,为此与张学良激烈争吵。杨虎城觉得这样放人放得不明不白,至少也得让蒋介石签个文件,有个书面的保障。杨说:“你发动了,在未获任何下,而今你竟允委员长离去,他定会让你我人头落地。”张说:“我个人对负完全责任,如果我们接受他的领导,一切均会好转,若否,则尽可将他。对其行动方针,难道还有其他选择?难道我们不想结束此等局面?”杨虎城不满地离去。1936年12月25日下午3点左右,张学良给杨虎城打电话,通知他,自己已经决定放蒋回南京,杨虎城示意劝阻,但张学良已然不允许他再辩解了,只是说,再不走就走不了了。杨虎城措手不及,只好服从。在张学良亲自陪同下,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没想到这一次竟是他们二人的诀别,张学良因此永远失去了,而提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杨虎城在1949年死于的暗杀。(《延河》)责任编辑:郭娓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