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民生

西安绘制全域治水蓝图 将实施五大方面301个项目

原标题:西安绘制全域治水蓝图 将实施五大方面301个项目

  中新网陕西新闻12月30日电  记者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动员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获悉,西安市将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

  近期,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全域治水 碧水兴城 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西安三年河湖水系保护治理绘制全域治水蓝图。

  《方案》坚持尊重自然,柔性治水;全域治理,综合施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级统筹,区县负责;创新机制,协同管理;融合发展,人民满意的原则。

  三年全域治水,西安市以加强水安全为核心,以提升水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围绕“二区、二环、三湖库、八水、五河、多点元”的总体布局,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2020全力冲刺、2021全面决胜步骤分步实施。通过三年治理,实现“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碧水长流、鱼翔浅底的总体目标。

  五大方面301项治理任务

  全域治水将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进行全域治理,重点任务有“控源截污治水、集约节约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连通引水、河湖长制管水”等5大方面、300多项治理任务。

  治,控源截污治水

  通过实施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消灭劣Ⅴ类水和黑臭水体,实现主城区河湖水质达到Ⅳ类标准,重点断面达到Ⅲ类标准。

  用,集约节约用水

  遵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落实节水用水刚性约束措施,用好地表水,用足再生水,限采地下水,截留雨洪水;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保,一河一策保水

  因地制宜开展堤防治理、护堤林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保障行洪安全、城乡安全、生态安全。

  引,河湖连通引水

  将通过跨流域调水,实施河湖水系连通,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为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提供重要保障,支撑大西安高质量发展。

  管,河湖长制管水

  健全和完善河湖长管理体系,实现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加快落实河湖划界确权;建成完善的智慧水网管理系统。

  重点工程包括,实施渭河、泾河、灞河、河、河、河、沣河、涝河“长安八水”,黑河、新河、氵皂河、清河、石川河五条重点河流全流域治理;推进斗门水库(昆明池)、陂湖、白鹿塬水库(鲸鱼沟水库)三座重点湖库治理和护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通过以上工程建设,带动污水处理厂、水系连通、水源涵养、应急水源、再生水管网、智慧水务六大分项工程建设。

  六大体系使每条河流成为幸福河

  三年治理将刷新西安河湖水系保护治理数据:主要河流新建加固堤防546.79公里,建设护堤林2.40万亩,形成生态节点63处,新增生态水面1.56万亩;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90.3万吨,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33座,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再生水管网建设长度达到246公里,年利用再生水3.2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40%;推进三个重点湖库和引调水工程建设,到2025年,新增生态水面2.65万亩,形成库容2.15亿立方米,每年外调客水7.35亿立方米。

  ——建成“堤固洪畅、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实施堤防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防洪安全标准,城乡重点防洪工程达标率100%,实现重点河流堤岸全线贯通。

  ——建成“水清岸绿、生态健康”的水环境体系。结合城乡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堤岸、堤内、堤外立体增绿,建成多层次、大绿量、高标准的护堤林带,筑牢河湖生态屏障。

  ——建成“功能多元、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体系。坚持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同步治理,坚定不移深化沿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沿河农村污水处理场站建设,实现沿河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建成“人水和谐、品质独特”的水景观体系。综合挖掘河流水景观要素,以水造势、以绿造景、以野造趣,傍河结湖,建设不同类型的景观节点,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景观体系。

  ——建成“彰显底蕴、古今交融”的水文化体系。依托“85316”河湖现有资源,通过彰显古城历史文化、关中乡村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素,培育一批具有流域特色水文化基地,丰富人们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感悟和体验。

  ——建成“科学完善、智慧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河湖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水文、水质、视频、音频全要素实时监控预警;加快河流确权划界,建立权责分明、制度完善的河湖长效管控体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经过三年的全面保护与治理,将为市民提供碧水长流、鱼翔浅底、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活环境,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