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哲学家笔下的高考作文
原标题:话题 哲学家笔下的高考作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马克思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他的时代,技术不发达,还没有机器人的出现来替代很多繁重的体力劳动吗?显然不是。
劳动,对于马克思而言,意味着一种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甚至成为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面对同一个自然世界,动物们只能依赖于物竞天择的原则,自然界是什么样的条件,它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有些动物或许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来延长自己的手臂,拓展自己的视线,但只有人,可以改变一个既有的世界,让这个世界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而存在,沙漠变成绿洲,海洋变成陆地,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有了更广的生存空间,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服。而所有这些改变得以实现所依赖的正是“劳动”。
当然,在劳动过程中,人也被改造成为了适应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更懂得自然内在的奥秘,更懂得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劳动的内涵因此是广泛而丰富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为发展而拓展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劳动。因此,人工智能的研制是一种劳动,运用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劳动。
我们与我们的世界被劳动所诠释的。它不是一种外在强制于我们的一种活动,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彰显自身的一种方式。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如果人,贱视劳动,厌弃劳动,远离劳动,是否会出现人不成其为人的怪现象呢!
其实,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劳动内容、方式、特征必然不断改变,但无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信息文明,劳动都不会过时,劳动精神都不会过时,劳动教育都不会过时。
因此,在现代社会,一切劳动,不管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管集体劳动,还是个人创造,都应当得到尊重和鼓励。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文明当然是有韧性的,唯因这种“韧性”成全了“个性”。今天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美美与共和谐发展,正是这种文明“韧性”使然。具体来看,文明的韧性体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文化如水,水滴石穿。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奔向“未来”。中华文明也正是感悟出“上善若水”的道理,才以自己的“韧性”去“善利万物”,因此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其次,文明在人类实践成果中,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可谓坚韧而绵长。特别是文明所集中指向的是文化理念与精神层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精神DNA。
再次,文明还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处事态度。通常我们讲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性格,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与胸襟,成就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透过文明的这种“韧性”特点,也许对于今天的中国如何征服各种激流险滩、复兴中华文明具有别样的启示意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整体上却能美美与共;自然界演化出统一的生态系统,各个物种却物性殊异。五味调和,方有佳肴;七彩缤纷,始知颜色。多彩与和谐的共生,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法,令人长思。
马克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日常生活不是鲁滨逊的漂流,我们有时喜欢独处或静思,但终究要回到人群中读懂共同体中的“我们”。之所以能为“我们”代言,正是因为每一个有个性的人都体现了一种共同体中的存在,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生命。
五味相融,可生万般滋味,然酸甜苦辣咸各得其所。人与人在交往中相互理解、彼此构成,然终不能在其中失去了自我。水与盐相交,丰富了生活的滋味,但盐终究是盐,水终究是水,彼此相生,激活了对方,升华了自己。学会既保留个性又融入共性,是一个人要终生探寻的境界。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近代以来,大多数先进知识分子深感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因而呼唤一个强有力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但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中国党领导下建立的新中国及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才真正回应了历史的期待,将几代人的理想诉诸现实。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所凝聚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只有恰当地处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将个人、民族、国家与历史的发展有机地关联起来。一个没有历史感与反思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的青年人也很难真正实现成长与社会化。知史即是知识,只有深刻地了解并理解中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史之后,才能真正不负这个时代。
作家创作生活,作家本身的生活就是一部作品。作家以作品为媒介与读者联系和沟通,亦或达至心灵的冲击与碰撞。对作家而言,生活包括两部分:一是作家本人的生活,二是阅读作家作品的读者的生活。所以,作家写作既要通过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生活,又要心怀读者、倾听并反映读者的生活。如果作家只有自己的生活,难免管窥蠡测、自言自语;如果作家没有自己的生活,难免价值空泛、浮光掠影。
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我”都是作家,生活就是每个“我”的作品,那么“我”同样需要在概览人世经验、他人建议的同时,寻找自己的价值指向。前者,决定了我与社会的关系,我能否和社会有同理心和共情感;后者,是我自身主体性的支撑点,使我有独特的价值和个性,彰显我之为我的地方。开放而有坚持,才会创造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