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2016-8-9西安名胜古迹的资料
原标题:近代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2016-8-9西安名胜古迹的资料
打破城市套深无需真的回农村
所谓“全球化”的研究视野,依笔者的意见,至少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全球史背景下的研究,其二是了解和借鉴“他者”的关注点和研究方法。这两个层面其实都要通过对西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解读来实现。《近代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一书显然在这个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书后所列参考文献可知,此书引用西文文献多达74种,如果加上编献43种,则共计有120种之多。作者将众多西文文献中涉及西安城乡景观的记述汇于一编,并尽可能地进行合理解读,为我们了解近代人相关著述的史料价值和学术观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此书第一章第一节指出近代往来、驻留西安的人对西安气候的认知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源于切身感受和直接观察,即主观性认知,另一方面则是依靠携带的测量仪器进行定量化的测量和观测,可称为客观性认知。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尽管欧美、日本人士基于比较视野对西安气候的记述,与各人的职业、经历、见识,乃至于一时一地的心理状况等都有莫大关系,难免人言人殊,但恰可反映出来自不同国度、地区的异域人士对西安气候的多样化,这类基于国际视野的气候在清代后期至年间国人撰写的游记、诗文、文集以及多由本地人士编纂而成的地方志中难觅其踪,因而在从“异域视角”探察西安气候方面更具重要参考价值。这些论述,显然颇有见地。同章第四节所引1904年美国学者布莱克维尔德等人对渭河沿岸的西安、临潼以及汉江谷地朱鹮活动情况的记载,为研究国家级珍稀鸟类朱鹮的分布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节所引1903年德人萨尔兹曼、1909年美国克拉克考察队等对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稻田的记述,也丰富了以往对历史时期关中平原地区水稻分布区的认识。同章第二节提到,1921年到访西安的汉学家喜仁龙,考察到西安东城门原本的建筑格局在某种程度上被城楼院落里双层拱廊的附加建筑削弱了,拱廊内有供人往来的通道,通往相连的城楼之下。“这些拱廊是按照半古典的意大利式设计,在质朴的纯粹中国风格的城楼之间显得十分突兀”。据喜仁龙调查,这些拱廊的存续时间很短,1900年为迎接慈禧太后与光绪“西巡”才建成,至1921年开始拆除,“以便将建材用于建设督军营地的士兵营房”。笔者认为,当时的西安东城门城楼院落里双层拱廊“是按照半古典的意大利式设计”,尽管存在时间短暂,但却是晚清时期西安城市近代转型在建筑风格上的一个具体,其意义自然不可小视。
7岁患癌女孩离世家人写下她这一年的故事
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近代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的具体资料整理方法和研究分析方法也值得充分肯定。就资料整理方面而言,红帅博士除了根据论述的需要大量引用西文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外,还尽可能地征引了原著的相关图件,并且整理了大量的统计表格。全书附图8幅,附表47个(个别表格为据中文史料整理的参照性表格),不仅比较科学、全面地反映了西文文献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使读者得到了更多的形象、量化的信息。至于研究分析方法,作者在注意到了近代人对西安地区自然认识不仅存在主观认知与客观认知的不同的同时,还从动态发展观出发,出人对西安自然的认知经历了从到深入、从浮光掠影到细致踏查的过程。另外,作者还注意到了国别这个影响因素,通过比较研究,指出来自欧美的学者由于在历史、文化、教、语言等诸多方面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差异悬殊,来到西安及周边地区时,大多数人在考察自然景观、地理方面,由于借助了近代观测仪器,加之一般都受过近代科学的训练,因而能够对西安城乡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河流、植被、动物等进行颇为准确而符合近代科学标准的观测与记述,但在面对西安的历史文化胜迹时,却难以像日本人那样“发思古之幽情”,在体会、西安历史文化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对西安社会群体的观察更多的是出于“猎奇”的心理,将“好奇”的目光投注于某些特定的人群身上;如果说日本学者来华入陕,能在西安各处寻幽访古、踏查观览、交流的过程中,从“似曾相识”的人文景观中,依稀寻找到了他们本国历史文化的脉络,思考其自身文化传承的根源,是一种“求同”的心理驱动,那么欧美学者在西安则更多的是来“察异”,即探寻与其来源地不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现象。这样的研究结论,显然是客观公允之论,可供同行学者在进行类似研究工作时参考借鉴。
手机控最高境界:美国男子和自己的手机举行婚礼
世界人体彩绘节在奥地利落幕
引领“一带一”,开创世界新格局
浪漫!英男子飞越5600公里前往迪拜沙漠求婚
私自改朋友中考志愿太
逼孕妇离职员工的权益谁来?
全球最大私人游轮奢华至极
现在学术界颇讲究学术创新,但笔者认为其中关键的一环乃是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世界史、中国史研究如此,就是所谓的“地方学”也不能有所例外。或许是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往研究古都西安的学者很少能够充分利用近代西文文献资料来研究相关问题。史红帅博士素有外语功底,曾利用数次赴境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西文文献资料。他在先后出版《穿越神秘的陕西》《穿越陕甘:1908-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官在中国西北的旅行》等译著之后,又充分利用相关西文文献资料,并结合中文史料,从近代西安城乡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社会群体、历史文化等多个论题展开了近代人视野中的西安城乡景观研究。
□吴宏岐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都西安一直是中国古都学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地方学”的兴起,“长安学”研究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著述不断涌现,令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不过,以笔者看来,以往的研究普遍存在重视“都城时代”、轻视“后都城时代”的倾向,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诸多的缺憾,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史红帅博士自1997年攻读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以来,即潜心于“后都城时代”西安历史地理研究,长期坚守这一块学术阵地,迄今已历时17个春秋,时有力作问世,让人钦佩不已。
浙大拍高难度毕业照,网友给跪了!
高温来袭动物度夏有“凉方”
网站不能满足于“合格”
关注农村“小胖墩”需多方联动
“最美罚单”教育意义更胜罚单
老虎伤人,谁该担责?
美国“第一女儿”大长腿好抢镜
巡回督查护航风清气正换届
谁给了公务员提前下班的?
- 标签:西安名胜古迹的资料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