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历史沿革防御篇:明代西安府城的历史沿革及与城墙的关系
原标题:西安市历史沿革防御篇:明代西安府城的历史沿革及与城墙的关系
唐都长安城的
明初西安城在东!北两个方向上的扩建,是明代西安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重要事情,而当时西安城重要的军事地位,则是城池扩建的根本原因。
首先,明代西安城的地位在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都处于最高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明太祖朱元璋将其次子朱核派往西安,封为素有“天下第一藩封”之称的秦王,而且还反映在明洪武年间前后两次曾把西安作为都城的选址之一。
在元代,奉元城(前期称安西府城)的规模与分布格局与前代仍基本相似,只是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了元朝,定南京为首都,建立了明朝。明代初期,西安城在元奉元城即韩建新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筑。明王朝建立后,为加强西北重镇西安的地位和准备秦王就藩,将西安城以唐末新城为基础,把西安城墙分别向东、一向北扩展约1/3,扩大了城区的范围,平面形制为一横长方形。那么西安府城为何要向东、北扩建呢?
在北宋与金时期,新城均是恢复唐代旧称的京兆府之治所,所以又称之为京兆府城。城内外之总布局与五代新城相仿,无大变动;因为同是此两代在与西夏国对峙中的重要指挥中心,所以军镇性质仍较强。城内官署与民居厢坊交错分布;同时多种教、寺观、祠庙也混布于城中。
在至元十年(1273年)动工,于城东北方向,近沪河一高亢平坦处修建了安西王宫,面积约.03平方公里,呈纵长方形。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墙垣高大,富丽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环绕,驻有军队,宜于游猎为乐。
明西安城最终形成以秦王府为中心,两城相套的格局。明秦王府城或称秦藩城,又称秦王府,是明代秦王在西安的王宫府城。秦王府城城墙分内外两重,形制均呈南北纵长方形。西安府城内除了秦王府外,尚有多处郡王、将军府,连同各类官衙,占去城内大部分面积,其余尚错杂分布有一些、道观及学校、商铺。为适应商贸发展的需要,至明朝后期在东、西、南、北门外己都建有关城,特别是东门外关城集中了较多商家。
其次,明代西安城从军事地位上而言可称是维系整个西北地区的核心所在。虽然明初平定天下,元朝蒙古贵族退出中原,但盘踞在西北的扩廓贴木儿集团仍拥众数十万。此外,一些小股元军还不断在各地,时时危及西安的安全。扩建后城高池深、驻军众多的西安城无论是作为军事出击荡平元的补给,还是坚防、待机的堡垒,都堪称维系整个西北地区安危的军事重镇。
明代西安府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长安城。唐朝末年,长安城曾连续多次遭受严重,遭到性的打击。唐代李豫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刚结束,土蕃开始东犯,十月攻陷长安,李豫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土蕃剽掠府库、市里,分官所,长安萧然一空”。唐僖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大军攻克长安,赶跑了唐朝。农民起义军在开进长安之初,能够保持良好的军纪,没有发生较大的事件。但这种情况没维持多久,随着入城农民纪律的松散与,不断发生士兵事件,接着,又很快发展成各部将帅纵兵大略,焚烧街市,乱杀等。黄巢据长安城两年有余,最后在唐军与沙陀军队联合进攻下,放弃长安东撤,撤退之时,纵火烧城。唐昭乾宁三年(896年)七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兵逼长安,李晔出奔华州,“茂真遂入长安,自中和以来所葺宫室,市播烧俱尽”。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宦官韩全诲神策军指挥使李继筠等,劫持昭君去凤翔,又“遂火其城”。天祐元年(904年)正月,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朱全忠宰相,劫持昭迁都洛阳,“令长安居人按籍迁居”,并“毁长安宫室、百司、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同时他还将长安城的居民按户籍整体迁洛,以空长安。经过这次大,昔日繁荣的长安城,至此成为一片废墟。
五代元代的长安城
韩建放弃了原长安城的宫城和外廓城,仅保留了皇城,称为子城,进行修治。原皇城有东、南、西三面城垣,北面是宽阔的横街,成为皇城与宫城之间的分界。这次整治,便将宫城的南垣作为子城的北墙,与皇城的东、西城垣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的皇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有高大城垣的坚固城池。改建后的长安城称作“新城”。新城的周长为9.2公里,仅及原长安城周长3.67公里的四分之一,故韩建新城的规模与原长安城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在城内筑有内城,作为所在区;另在东西城墙外各筑一小城,作为下辖之大年县、大安县(后又分别恢复原名长安县、万年县)之治所。此新城仅具军镇性质。
由此可见,韩建主修的“新城”城垣规模于五代、宋、金、元时变化不大。北宋沿袭,为京兆府城,元代为奉元城。
唐昭迁都洛阳,长安城从此失去国都地位,遂听朱全忠奏请,以原京兆府置祐,以韩建为祐节度使。昔日庞大宏伟的长安城,此时已经残破不堪,给一方重镇祐的城守带来很大困难。同时长安城已废不为都,也无须原来那么庞大的规模。于是,祐节度使韩建便对长安城进行了改建。
当然,就具体的情况而言,秦王府城的选址决定了城市拓展的方向。明初在宋元老城东北隅兴建秦王府,基于“秦用陕西台治”的营建指导原则,其北面与东面充分利用了元奉元城的城墙和护城河,以减少工程量。这一选址基本上就决定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其目的就在于大城将秦王府环护起来,而如何将秦王府置于近似城市中心的考虑则决定了城市向东、北扩建的具体规模。
- 标签:西安市历史沿革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