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周惠民: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原标题: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周惠民: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陈诚
但是,改变战争动线须要几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军队,当时中国总共只有8个师和日军的水平相当,这8个师就是用德式武器、德式的教官、德式的训练。但是这8个师不是战斗师,是师,他们受完训以后要去训练别的部队,德事顾问认为必须要训练到六七十个师,甚至到一百个师以上,中国才能够去作战。
其次,最好是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但是,当时中国海军很差,有些还是用当年李鸿章买的海军军舰,而且根本没有空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不认为中国有能力去扭转战线。
为何蒋介石请的军事顾问团是人
所以淞沪战役有没有效果?当然有效果,但不是说战争一爆发,日本就变成全世界的公敌。其实在1936年,日本跟,跟意大利签的《产国际协定》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警示,日本跟这些国家已经开始结盟了。蒋介石一直在跟国际防御日本,到了1942年左右各种力量就开始合流了。
但中国不是只买武器,还要买军事技术,所以军火商就要想办法游说军事高层。根据凡尔赛和约,只能够保有10万名的地面部队,所以很多具备军事技能的军官面临被裁员,所以德火商就把他们介绍到中国来。中国最多的时候大概有100多个军事顾问。这些顾问一个月领五百多大洋,当时一个教授才领两百多,所以雇用军事顾问常贵的。
并非战争爆发,日本就成世界公敌
淞沪会战日本被打得措手不及
德事顾问团认为蒋介石的军事能力欠缺
张发奎
所以德事顾问团从军事的角度认为,淞沪战役是不对的时间点。的的确确,蒋介石在七七事变以后,也一直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晚两年作战?”如果再晚两年作战的话,中国的准备应该会更好一些。但是没有办法,当时西安事变之后,整个全国的气氛是必须要抗日。
1938年德事顾问团被召回去的时候,蒋介石很担心,因为我们的江防,防务防备都是人帮我们设计的,人又是跟日本,万一他们把所有的军事资料泄露出去怎么办?也就是说在1937年的时候,国民的战略设计其实都已经非常清楚地针对日本登陆这件事情。
周惠民:因为日本人根本没有想到中主动发起淞沪战争。在日本的作战计划当中,淞沪战役的时间点不是这个点,所以它临时抽调了军团,把华北部队拉过来打。近代史学界一直在讨论,淞沪战役当中日本人换了几次主帅,日本人换主帅的重要原因是什么?那就是,这场战争的的确确把日本人打得措手不及。
1930年代因为凡尔赛合约的不能够输出武器,中国跟他买武器,又不能不赚这笔钱,所以他就在别的国家成立了一个公司,利用这些分公司的名义,实际上许多号称是英、美的武器还是造的。
另一方面,淞沪战争打了以后,全中国都知道日本就是中国的敌人,很多地方的武力就开始共赴国难,巩固了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腾讯文化:您一直非常肯定陈诚的作战能力,但他其实也没有经过完整的现代化的战术训练。
鄂西会战中的运输队
腾讯文化:从新材料中可看到,德事顾问团对淞沪会战的军事部署评价不高,认为蒋介石的指挥体系很混乱,但在当时,这是否也是蒋不得已而为之?
像《蒋介石日记》原来一直放在斯坦福大学,之后的社科院近史所有一个地下版本,很多研究员去抄,但问题是,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抄的也不一样;其次很多有抄错的,所以现在又出了一个叫爱国华侨版的《蒋介石日记》,这个要比社科院那个版本清楚,也正确得多。但我们现在利用新技术,让研究者在查资料方面就省事很多。
人看清楚了这一点,就告诉蒋:你不会军事领导,军事还是交给别人吧。可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军事统御人才,所以他们一开始对中国的战争形势很悲观。一直到了1943年,他们才突然觉得中国人其实很厉害的。因为从1937年一直打到了1943年,该学会的东西都学会了。
日本人原来的军事物资不足,必须要从美国进口各种废铁来炼钢,英国人和美国人开始严密,甚至禁运。美国禁运之后,让日本人觉得必须另外谋求钢铁材料的来源,所以他们开始加速南进计划,到1941年这件事情更加严重了,日本就发动珍珠港事变。
所以,发动淞沪战役不是单一的军事问题,是整个战局,以及国内气氛使然,中国在那个时候发动战争是必要的。
腾讯文化:为何要主动淞沪战争?在上海打仗其实最利于日本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但对中国是不利的。德事顾问团与蒋介石的想法是否一致?
德事档案馆收存了19世纪的军事档案,其中包括跟中国相关的重要档案。比如19371938年在华军事顾问团的活动记录、驻华军事顾问团长法肯豪森撰写的“中国国情报告”,以及抗战中后期德军事对中国战场的研究等等。
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惠民于今年6月造访德事档案馆,阅读并扫描了一部分关于淞沪会战、鄂西会战的相关史料,其认为,主动淞沪会战并非单纯军事考虑,而是整体形势推动之结果,而淞沪会战虽然惨烈,但其在某种程度上团结了地方实力派,巩固了蒋介石地位,并很快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其意义不可小觑。1943年鄂西之战,陈诚将部队集中在石门一带,是至关重要的决定。
鄂西战役开始时,陈诚就判定日军会在石门集结--这点非常重要。长江防线这么长,中国兵力是分散的,日本集中去打一个点的时候他是占优势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德事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
周惠民:是的,陈诚原想到日本去念军校,最后到了军校去,念到一半就开始打仗,最后勉强完成训练。但他对战事相关资料的搜集很用功。一二八事件之后,陈诚就带着军官及德事顾问一起把战场全部都看过了,日本是怎么打的,都做成了报告。等到八一三的时候,他去比对一二八事件日军运动的方向跟八一三可能运作的方向。后来陈诚家属把他的资料统统整理出来,对外公布。这些资料当中,陈诚对于一二八战役研究的报告,常好的教材。所以德事顾问才说陈诚是接受了现代军事理论的。这些也是跟德事顾问长期相处学习而来的。
所以鄂西之战后蒋介石高兴得不得了。第一中国可以打败日本,第二让美国人知道中国可以打败日本。鄂西大捷之后,美国立刻就给300架飞机。打完了以后蒋介石很开心地从成都那边到了湖北、鄂西去视察,还带了蒋纬国一起去。我们看到陈诚的资料里面有一张相片,就是蒋介石、蒋纬国跟陈诚一家人合照的照片。
周惠民:这个我没有办法说,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要特别提到一件事情,当时中国的军官都是边打边学。蒋介石是在日本士官学校就读过,并没有大军团统一作战概念。在抗战期间,多数军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顶多只学习到连作战(战术包括单兵作战、排作战、连作战)。所以当面对大军团作战的时候,蒋介石的指挥调度能力是有问题的。
腾讯文化 林淑蓉 发自台北
腾讯文化:认为在1943年的鄂西会战中,是中日开战以来日军最大失败,为什么?
腾讯文化:目前您手头正在做的是什么方面的事情?
周惠民:其实是有的。中日打仗的时候,一直在观察。日本从、琉球、朝鲜半岛一直打到中国东北,然后计划往南打,这都让英美感到非常大的。
另外一个例子,1939年德事顾问编了一套书,里面涉及淞沪战役的很多作战地图,都是根据陈诚做的。关于江阴要塞,我们从陈诚的档案里发现,他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和研究常完整的。这符合现代作战的观念。
周惠民:军事顾问其实是跟卖装备的军火商结合的。中国在1860年要跟买大炮,李鸿章说,我不会操作大炮怎么办?德火商说没有关系,我找人教你使用大炮。所以中国最早在中国的一批军事顾问,就是军火商找来的。
抗战中的蒋介石
腾讯文化:的一份报告显示,抗战时期中国武器一共来自于十一个国家,其中包括德、日、苏、美、英等,其中向中国出售了反坦克炮、防空高射炮,信号弹等大量装备,为何是同时向中国输出军事顾问团和装备,而不是其他国家?
[摘要]主动淞沪会战并非单纯军事考虑,而是整体形势推动之结果。
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腾讯思享会微信ThinkerBig,分享思想之美。
当时,陈诚把军队集中在石门,就等你日军来。陈诚算对了,所以日军才被整个中队牵制住。这就是一种军事训练。当时将领各说各话,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只有陈诚说会到石门去,后来证明这是正确的。
周惠民:当时蒋介石要把87师、88师这两个最精锐的部队投进战场,德事顾问当然反对。他们花那们长的时间,好不容训练出这两支比较像样的军队,一旦进到战场去,肯定是全部被消灭了。但是蒋介石说:我只有这条,别无他途。
当敌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好时机。所以,的这份资料是从这个面向来分析的。
周惠民:我接下来在做《蒋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它比日记完整多了,蒋介石每天让秘书整理一天的所有电文、碰到谁,处理了哪些事统统记录下来。我们现在正在跟国史馆合作把它重新打字出版,做成数据库,方便查找。
周惠民:对。德事顾问团认为日本的装备很先进,理论上应该很快就速战速决。但他们发现,日军原来在湖南打仗的时候碰到的都是地方军队,日军势如破竹。可是,等打到了陈诚部队驻守的湖北鄂西山区,他们的械化工具或重武器在山地不能发挥功能。一回到最原始作战形态的时候,日本人就没有办法了。
如果日本人先把华北的问题解决了,再来打上海,那中国就是坐以待毙了。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时间点如果踩准了,战争的节奏是中国来控制。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八一三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叫做“虹桥机场事件”:日军去刺探中国的各种军事设备,后来被了。这个事件严重性俨然超过了一个多月以前的七七事变,但中方随便找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日本人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扩大战事,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腾讯文化:德军事顾问团认为蒋介石没有军队统御的才能,史料中提到的“有几次需要决定的重要军事行动,他没有表现出相关能力”,能否详细指出是哪几次?
最高层的就是德事总顾问叫做赛克特,这个人原来当过的长,军事地位非常高,他那个时候年纪不小了,又再婚,娶了一个年轻太太,因为缺钱来中国,蒋介石给他很多钱。
鄂西会战陈诚的至关重要
腾讯文化:所以淞沪一役,付出的代价可谓惨烈,但最后是否也并没能如期望那样,引起英法等国对日军行为的?
因为当时中国并不统一,蒋不能让别的军团去打,87师、88师按兵不动,那谁会愿意上战场呢?所以蒋介石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安排到第一线,地方各省部队才愿意进来。张发奎原来是广东地方部队,跟蒋对立过,蒋不敢把重要的让张发奎去做(当然后来,张发奎表现得非常好,他守住翼侧,对日本造成很大的创伤)。当时蒋介石唯一相信的就是陈诚的部队,因为陈诚一直是跟着蒋走的。顾祝同还好一点,蒋介石对张发奎真的没有把握。
淞沪会战中德械装备的精锐
腾讯文化:在淞沪会战的材料里,德事顾问团认为,日军在淞沪战役中缺乏明确的计划?但据日本史料,日军对占领上海、江浙一带是制定过明确的战略设想的。
另外,等到了中日战争一爆发,日本的战略是3个月打完,赶快把军队调到西伯利亚去跟会师。人很担心日德会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日军拖在中国战场里面。它提供给中国各种各样的军事援助,一方面是派军事顾问拿物资来,一方面跟合作。所以战争爆发以后,我们不要只把眼光放到英国和美国,也来了。
淞沪会战中的日军
周惠民:我们必须了解: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如果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战略设计应该采取由北而南,长驱直入。但是,我们的战略设计并不希望这样。我们中国是台阶地形,有三个台阶:第一台阶是华北,到了湖北(西边)是第二台阶,再到青藏高原是第三个台阶,东边低西边高,从东边往西边打,这就是所谓的仰攻,这对日本而言是不利的。如果由北而南长驱直入的话,那常容易打的,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往下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战略设计就是希望把日军的动线改变过来,把由北而南的纵向,改成由东而西的仰攻。
- 标签: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 编辑:白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