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接力吴晓波 知识付费闯关资本市场
原标题:罗振宇接力吴晓波 知识付费闯关资本市场
原标题:罗振宇接力吴晓波 知识付费闯关资本市场一则上市辅导情况表,让罗辑思维离“知识付费第一股”又近了一步。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披露,罗辑思维正在进行科创板上市辅导。罗辑思维是踩着风口进入知识付费市场的企业,拥有“得到”App等系列产品,也是继吴晓波频道在A股折戟后,又一家冲击资本市场的头部知识付费类公司。
有消息称,罗辑思维在2016年、2017年一季度的营收为2.89亿元、1.51亿元,净利润为4462万元、3805万元。此数据虽未获得罗辑思维的官方确认,但业内人士普遍认可。成立五年来,罗辑思维有过高光时刻,也屡遭质疑。未来的利好是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产品打开率和复购率缩水等行业困境以及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则成为挑战。
上市进程曝光
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官网发布了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辑思维运营主体)的上市辅导情况表。文件显示,罗辑思维拟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前期准备工作于2018年12月就已开始,持续至2019年8月;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2019年9-10月、11-12月进行。
此前早在2017年7月,罗辑思维就曾被爆出上市的消息,彼时,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回应称没有时间表。这次,时间表已经足够明确了。
成立于2014年6月的罗辑思维公司,脱胎于知识性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在优酷、YouTube和微信公众号上运营。2015年11月,罗辑思维推出独立App“得到”,提供商业、职场等知识内容。2017年8月,罗辑思维发布了中小学学习辅导应用“少年得到”。2016-2019年,罗振宇连续四年举行跨年演讲,虽然毁誉参半,但关注度一直不低。
在知识付费领域,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被公认为头部企业。由于创始人都是知名的财经媒体人,进入知识付费市场的时间相近,且都有上市动向,业内人士经常将两家企业拿来对比。
2019年3月,上市企业全通教育拟收购吴晓波频道的运营方巴九灵,宣告了吴晓波的A股图谋。罗辑思维则是在2018年12月开始科创板上市辅导。相较之下,吴晓波动作更快,不过失败也很早。今年9月,全通教育的重组交易案宣告终止。公告显示,2017年、2018年,巴九灵营收分别是1.87亿元、2.32亿元,相应净利润5009万元、7537万元。
对于为什么选择科创板,罗辑思维方面保持缄默。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却大有讲究,“理论上看,罗辑思维选择创业板更合适。可是科创板对营收的要求没那么高,允许财务数据有一些异常。罗辑思维选择科创板上市的成功可能性更高”。
踩风口挣钱
北京证监局的公告并未披露罗辑思维的营收情况。不过根据此前市场中流传的一份文件,2015年、2016年、2017年一季度罗辑思维营收分别为1.59亿元、2.89亿元、1.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3805万元。此外,该文件还显示,罗辑思维拟Pre-IPO融资9.6亿元,投资者包括腾讯、红杉资本、英雄互娱等,2017年估值约70亿元。
如该信息属实,罗辑思维的估值高出巴九灵的15亿元,营收和净利润水平相当。罗辑思维方面并未确认上述数据的准确性,张毅则认为,“可信度很高,我估计罗辑思维2018年的营收会保持2017年的水平或者略差一些,这是因为用户对罗振宇的崇拜感回落”。
在比达分析师李锦清看来,“知识领域尤其是罗辑思维这种音频类平台的成本较低,加上赶在风口,实现盈利的难度不大”。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为9300万人,预计到2019年,该数据将在3.87亿。据测算,2016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为29.7亿元,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预计在80亿-240亿元。
作为首批知识付费企业,罗辑思维的变现节奏也一直与行业同步。2016年,罗辑思维在“得到”推出首款付费项目《李翔只是内参》,这一IP一度成为爆款,曾引领知识付费热潮。尽管该产品后改为免费订阅,最终停更,但“得到”的付费尝试一直未停,“少年得到”中大部分内容也都是付费项目。
相比UGC(用户生产内容)平台,罗辑思维一直坚持的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能更好地保证内容质量,也更容易做付费。从目前“得到”和“少年得到”的产品形态上看,李锦清认为罗辑思维未来大概率会坚持PGC模式。
网红现象何以为继
不过,在扩张问题上,罗辑思维却曾摇摆不定,2016年,罗辑思维对papi酱撤资一事就闹得满城风雨。“叫停投资是明智的,当时一级市场的投资其实遭遇了非常大的挑战,大部分项目是头脑发热型,从结果看,当时的热门项目后期发展得也并不理想”,张毅说。
事实上,罗辑思维不光在资本扩张上谨慎,对业务的横向扩张也相对迟缓。目前罗辑思维除了“得到”和“少年得到”之外,并未见新产品,在内容上聚焦在严肃类知识。罗辑思维方面亦并未透露新的产品和业务扩张计划。
相反,泛知识付费类平台知乎、喜马拉雅等不仅尝试了直播等新的产品形式、内容更宽泛,也都在做内容付费业务。在QuestMobile发布的2019年6月的月活数据中,知乎和喜马拉雅分别拥有4752.7万和7872.6万月活用户。罗辑思维官方给出的“得到”的用户数据停留在2018年5月,用户量超2000万。
张毅认为,“相比知乎和喜马拉雅等,罗辑思维的可拓展性明显不够。因为‘得到’其实是一个知识类B2C电商,用户来就要付费,社交性要弱很多。一般像罗辑思维这样网红出身的企业,用户凉得会比较快,后续它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会比较高”。
网红效应能否持续,也是证券交易所关注的重点。在全通教育宣布收购巴九灵之后,深交所两度发函问询,问题涉及巴九灵对吴晓波个人影响力的依赖度、吴晓波个人IP的价值变化及可持续性,以及新型社交媒体迭代速度对巴九灵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等。这或许也将会是罗辑思维需要解答的质疑。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