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东涧沟村:山里山外齐步走 党建扶贫两手抓
原标题:周至县东涧沟村:山里山外齐步走 党建扶贫两手抓
7个小时,乘飞机可穿越半个地球;坐高铁能横跨半个中国;而在周至县王家河镇东涧沟村,村民只能从家走到村部,而且一路翻山越岭,只能在山路上步行……
莲湖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章勇说到:“东涧沟村地处秦岭山区、黑河上游,属于水源地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发展规模养殖就会污染黑河水源,农民种植的土豆玉米又经常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是周至县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怎么办?山不过来咱过去!我们驻村工作队来到东涧沟后,结合当地实际,在抓党建促脱贫上做文章,创新提出了‘党建+飞地+生态’的新模式。”
党建扶贫两手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莲湖区驻村工作队落实的第一个扶贫项目,就是帮助东涧沟村健全党支部。
通过换届选举,东涧沟村党支部把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办事公道的优秀党员选进支部班子,使村“两委”成为有执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工作成为驱动扶贫工作的最大动力。同时,购置党员学习培训资料,为新落成的村委办公室购买办公设备,完善党建工作活动场所硬件配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抓党建促脱贫,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助力精准扶贫。
驻村工作队到东涧沟村广泛调研,与村党支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山上种花椒,山外养肉牛”的产业帮扶新路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飞地养殖”致富路
以前,东涧沟村有养牛的传统,村里还有好几个养牛的“老把式”,驻村工作队提议在山外建设养牛场,通过“飞地养殖”,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土地还能飞起来?这让村民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而莲湖区驻村工作队就要把这个笑话变成现实!
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实地考察,几经转辗,最终确定离开东涧沟,到48公里外的广济镇双庙村租地4.5亩,投入225万元建设养牛场。
为确保牛的质量,驻村工作队、村书记和村集体合作社成员到永寿、凤翔,甚至远赴内蒙古、甘肃等地购牛。为节省住宿钱,他们常凌晨从周至出发,第二天晚上再回来。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175头牛已进圈,村集体经济产业真正落地生根。
东涧沟肉牛养殖合作社董事长刘孟学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产业能有今天的成果,都是各级政府、领导支持的结果,特别是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出了大力,他们跑项目、跑资金,才有了今天的效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的家底厚了,产业才有了发展壮大的底气。”
养牛场开张了,产业落地了,谁来管理?怎么经营?如何保证资金合理利用?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驻村工作队队长朱炳全介绍到:“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运营,通过公布账目、邀请第三方审计等方式确保村集体产业资金使用正规有序,切实为村民带去了实惠,得到了群众的称赞。”
63岁的脱贫户刘发红是养牛场建成的第一批受益人,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有着丰富的养牛经验,特意聘请他到养牛场工作,还给他每月发2500元工资。
刘发红高兴地说:“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现在我有了固定收入,也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心里痛快。当我每每看到满园欢快金黄的肉牛,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它们犹如我的孩子,每天都看着它们在长大,那是致富的希望。”
没有思路和方向,咱7个小时还在山沟里打转转;有了党建引领,咱一步就迈出了大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