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笔记|西安交大二附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明宗娟
原标题:战疫笔记|西安交大二附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明宗娟
陕西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元月26日出征,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科副主任医师等10名医护人员随队到武汉市第九医院开展抗疫医疗救助工作。
文/西安交大二附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明宗娟
昨天给一名1月25日入院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办理出院,发现他刚好住了一个月,那么1月26日逆行而来的我们,在武汉也整整一个月了。
这场肆虐的疫情,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春节习俗和惯有的生活方式,武汉这座城市也因此被按下了暂停键,时间却永不停歇,回想起来,总会感叹它的飞快,似乎转眼之间,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就这样悄然逝去。
刚来的时候正值冬天,我们除了要警惕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还得时刻小心湿冷天气里的受凉感冒,适应当地饮食,提防水土不服。而即将要投身的工作环境,对第一批前来驰援的我们来说,也压根一无所知,有多少未知的艰难险阻,我们顾不上想也不敢去想。抓紧时间做好战前培训,放松情绪调整应战状态,才是当务之急。
经过前期紧张有序、反复周密的筹备和考察、研讨和培训,很快迎来了红区的实战。层层的防护让我们一时间气憋难受,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一道又一道的门连起的距离并不太长,我们却迈得艰难沉重。但到真正踏入红区之后,接班、查房、熟悉病情、学习系统、处理医嘱、抢救病人……一旦忙碌起来,身体的不适和情绪的紧张全都抛之脑后。
医疗行业一直都是辛苦的,虽然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专门锻炼,但是平日高强度的工作无形之中训练了我们强大的体能。大家都是好样的,忍得住饥渴,又耐得住冷热,还憋得住膀胱。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待红区的工作我们越来越从容,白夜中三班轮的作息我们也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也越来越习惯,当然,生活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一楼大厅里永远有不断补给的物资,防护用品、卫生用品、牛奶、水果、干粮……一箱又一箱,来自青山区区委、陕西卫健委甚至全国各地。从捐赠到运输,送来的不止是生活的便捷,更是细致的关怀和舒心的鼓舞!
我们的餐食也由原来统一的盒饭改为了种类齐全的自助,荤素搭配,米面馒头,汤粥点心,营养美味。大家各取所需,也避免了浪费。
酒店里的志愿者也非常辛苦,一个多月了,他们日夜守候照顾我们的饮食,尽量满足大家的胃口,还不辞辛苦筹备夜宵等候三更归来的中班队友,真的是非常贴心。“疫情无情人有情,齐心协力暖人心!”当我们在红区守护患者健康的时候,是这些大后方默默付出的人,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作为医生,我在重症监护病房见证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无情和病痛造成的生离死别,也见证着各种战胜疫情的团结和坚强。面对危重患者,我们科学施救,因地制宜,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和当地医院一起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开展更多的床旁检查,调整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我们护理团队的兄弟姐妹们不仅承担日常的护理工作,还给这些患者贴心的生活照料。我们一起不时开导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念家信和生日祝福,为他们送上苹果祝愿平安……
刚来的时候病房爆满,很多患者卧床不起甚至生命垂危,经过我们的救治,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转危为安、下地活动,最终康复出院。医护的成就感无不在此,只有为患者书写出院小结的时刻,我才能真正感觉到驰援的意义,感觉到所有的风险和付出的值得。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春天,这两天偶尔还有夏天的错觉,我们经历了不适应到习惯、紧张到从容的转变。我们在这里不仅挥洒了热情和汗水,也会有眼泪,有感动和欣慰的眼泪,也有悲痛和无助的眼泪。生命不免脆弱,医学也仍有局限,面对生命的消逝,我们也会迷茫无助,但很快就化悲痛为力量,由此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坚强!
如此成就强大内心的经历一定会是我职业生涯中特殊又难忘的篇章!(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