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生活  车市

“镜“”艺求精,“手”护患者---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一病区副主任欧学海专访

原标题:“镜“”艺求精,“手”护患者---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一病区副主任欧学海专访

(记者 杨勇飞)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科创建于1978年,为西北地区开创最早的专业从事手部创伤研究的专业性医疗科研机构,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手外科手术的单位之一。科室于1998年由西安市卫生局授名“西安市手外中心”,现发展为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手外中心。

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不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且科研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近年来,医院手外中心从业务到管理不断开拓发展,造福了大批手外疾病患者。为此,记者走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一病区副主任欧学海主任医师。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适逢医院手外中心成立,当时80张床位的规模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 欧学海回忆道。由于病人来源非常广泛,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整体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在常规疾病诊治领域,多项技术能和国内其他大型手外中心保持同步水平开展。针对国内外的前沿技术,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也在不断借鉴,同步实施,每年都有大量病例报道在国内首发。

显微技术不断进步,助推手外精准修复

显微镜下精准操作是手外科手术的最大特点,大量手术需要医生在显微镜下将人体组织放大10倍到20倍观察。放大倍数越高,医生镜下操作空间越小,手术精细度提高的同时,手术难度亦随之增大。欧学海主任告诉记者,不同于大骨科能利用机器人进行一部分手术,目前手外科领域机器人大多处于研发阶段,所有手术仍需医生人工镜下操作。轻微的手部抖动就能造成显微镜下视野的大幅变化,这对医生的视力、专注力、稳定性和体能要求都非常高。

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的突飞猛进,以显微技术为基础的手外精准化修复得以实现。市红会医院手外一病区目前主要围绕手部损伤修复、畸形矫正、手部肿瘤诊治、臂丛神经损伤修复和后期功能重建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3D打印技术的引入让手术在显微精准化修复的基础上向高度匹配化又迈进了一步,3D打印在帮助患者在恢复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完美的外部造型,无论是功能还是形状都非常接近于正常肢体。在欧学海看来,精细、精准化修复是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患者对肢体损伤后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相比过去单一的功能恢复,现在还要在兼顾美观的基础上达到灵活好用,这对医生的手术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手外医生,尽力去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不光给患者能用的肢体,还要给患者好看的肢体,更要给患者好用的肢体,这样才能让患者最终满意。” 欧学海对记者说道。

以手指取脚趾再造为例,过去从患者身上取脚趾来补手指,在手指重建的同时,会带来脚部损伤。现在的手术,医生从脚上取下脚趾的同时,也会注意供区(脚)的功能保护,并通过其他方式对脚趾进行修复。欧学海告诉记者,首先,医生要在修复过程中尽力让本来不像手指的脚趾通过再造尽量做的像个手指头。其次,在切取脚趾的时候要求操作更加精细,做到更加的匹配,避免臃肿,甚至一些复杂的手部缺损修复需要术前采集数据后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模型预案,然后再进行手术实操。再其次是在细节上进行把握,比如利用更细的线进行伤口缝合,皮肉尽量对的整齐,尽量的减少瘢痕,即便术后有瘢痕出现了,也尽早采取针对性治疗,使得外形康复后更加的美观。最后,还要尽早给予患者功能训练,让手指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到正常。

科室团结相互协作,诊疗范围不断拓宽

目前,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开放床位100张,年手术量7000余例,其中以开放伤为主,多指矫形、晚期功能重建、上肢复杂畸形矫正、臂丛神经损伤、腕关节慢性疼痛等疾病的诊疗为辅,在西北地区居于领先地位。

市红会医院手外一病区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较多,年轻医生也在不断成长和提高,老中青三代相互团结,紧密合作,共同进步。目前共有5个医疗组,小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平时执行诊治工作相对独立,当有小组遇到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例,主任就会组织全科室群策群力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手术操作实现多个组同步互相协作,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变化,民众生活方式随之转变,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接收的病种已经不单局限于开放伤,手部肿瘤、手部慢性疼痛、手部畸形、手部受伤之后晚期功能重建病例也在与日俱增。欧学海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推出了合疗和医保,这让很多农民意识到自己在花钱看好病的同时,还能报销一大部分,现在农村人有病后都积极就诊,一改之前有病凑合过的态度,涌现出大量手部陈旧伤试图寻求晚期功能重建的病例。

在欧学海的记忆中,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手外科主要以开放伤、损伤为主,尤其是压面机、梳棉机、工厂机器等造成的机械伤较多,但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机器设备安全性能提升的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机械伤越来越少,反而是很多家庭拥有了小汽车后车祸伤在慢慢增多。另外,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少,很多以前需要走路去跑一趟的事情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完成,鼠标和手机不离手的后果就是造成手部慢性的劳损,以腱鞘炎为代表,临床上手部慢性疼痛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

市红会医院手外中心的大部分患者都有多地、多院频繁诊疗的经历,他们经过多方求医之后最终选择到市红会医院手外科中心再次就诊。经过科室医护人员专业、客观、坦诚、耐心、细致的介绍和交流之后,患者和家属把前后就医方案和服务态度进行对比之后,几乎都愿意采纳手外中心提供的治疗方案,最终在市红会医院治疗。 “我在红会医院工作了20多年,患者对我们发自心底的信任,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 欧学海对记者说道。

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尽心尽力挽救患者

2009年夏天,1名40岁的男性患者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搅拌机将其同侧的5个手指全部旋转撕脱离断,8小时后患者带着离断的手指头赶到市红会医院,当时值班的欧学海为他接诊。“说实话,我刚看到患者的时候,心情既兴奋又担忧,兴奋在于这是个高难病例比较少见,担忧是因为手术难度大有风险。” 欧学海回忆道。

在跟手外中心主任汇报之后,科室马上以值班医护为主,召集其他小组一起进行手术。医护共计6人分两成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断指处理,另一个小组负责近端处理,处理完毕之后马上开始接指。第一次手术长达10个小时,5个手指头全部接好之后,病人顺利回到病房,1个小时之后,还在值班的欧学海到病房查看患者时发现他的食指和小拇指发紫,有血管栓塞的迹象。于是马上送病人再次进入手术室,第二次手术也长达10个小时,前后除了间隔的1小时之外,共计20小时,最终将其5个手指全部接活。

看到病人5个手指头都有红红的血色之后,欧学海才安心的离开了医院,这时候他已经36个小时没有合过眼睛。欧学海坦言自己当时没想太多,看着患者来到医院的时候,他首先考虑的就是想一个人没有手指之后以后该如何生活,他想竭尽全力去帮助患者。在手术最后过程中,大家都非常困倦,但是满怀让患者5个手指全部成活的信念,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团队也获得了临床经验和诊疗信心。这次的手术也让欧学海觉得再复杂再困难的事情要努力不能放弃,只要大家能齐心协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就能够取得成功。

2009年欧学海主刀完成国内首例五指撕脱离断再植术,该消息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随后他又在国内最早开展带蒂皮瓣组合再造六度缺损拇指,相关学术论文也已发表。

从1998年加入市红会医院,在欧学海的记忆里难忘的病例数不胜数。2007年9月,甘肃庆阳1名12岁的小男孩在跟随父亲用旋耕机耕地过程中因机器被卡,孩子用手去掏被卡物的时候机器突然启动把孩子的右胳膊整个卡断,孩子父亲花了半个小时才从地里将截断的胳膊找到,8小时后,在朋友介绍下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欧学海和其他同事边抢救边进行断肢再植准备,两个医疗小组分别进行断肢和活体的处理后进行了连接。

这个小患者在15小时候后实现了肢体通血,但是后来孩子出现了感染和骨头难以补全的问题,随后又做了三次手术,最终上肢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个病例在学术交流会上讨论的时候,业内同行都觉12岁的孩子失血量过大,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危险,这台手术风险太大。“但是我们当时没有顾及那么多,想到孩子那么小,如果没有右胳膊,后半生的生活会非常痛苦。”12年过去了,这个小患儿今年已经24岁,科室也一直在随访,他的胳膊功能和状态保持的不错。

2016年6月,1名来字湖北的19岁女孩,因为小时候被蛇咬伤后大拇指缺失,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把缺损的手指藏在手心里从不拿出来。直到考上大学之后,女孩子的母亲多方打听,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手外科中心找到欧学海要求手术修复。欧学海主任医师取用女孩子脚趾的一个指头的部分成功再造拇指。女孩儿出院的时候,朝着欧学海大夫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这个情景令他终身难忘……

总结临床开展科研,专博结合造福人类

当记者问及欧学海主任医师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时,欧学海指出,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首要任务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临床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临床工作技能和实践技术。医护人员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要把握学科发展趋势,要让科室的工作保持在国内专业领域的同步性,有一些技术暂时无法开展的时候,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一定要先跟上。其次,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要不断总结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典型病例,基于大量的临床病例分析和总结,将过往的典型病例不间断随访,不断收集数据,既把临床工作做好,也把科研工作发展起来。最后,将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一起进行总结,把总结的内容变成科研成果,供别人借鉴。

在欧学海看来,临床医生不光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去了解专业以外的一些前沿科技,可能做不到精通,但是一定要去了解,说不定非专业之外的前沿技术就可以为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相结合会摩擦出新的火花,3D打印就是个很好的先例。他觉得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不断结合和碰撞,才会有新的东西产生,既专又博,才能既促进学科发展,又造福人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