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西安20年变迁记

  常言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又到己亥猪年春节,作为重庆人,新春佳节之际身在西安,却一点也没有异乡人的惆怅,相反还有作为大西安人的骄傲与自豪,这都缘于我与西安共同成长的20年。1999年,18岁的我独自一人带着行李,乘坐绿皮火车经过近30小时的颠簸来到古城西安,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从此便与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的西安,市区面积1964平方公里,人口668万,GDP55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5亿元,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6900元左右。与西工大隔路相望的高新区刚开始二期工程建设,零星坐落的高楼与荒地毗邻,显得突兀而独单;友谊西路上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映衬出道路的宽阔和空旷,路旁两排挺拔茂密的梧桐树为熙熙攘攘的行人提供天然的遮阴大伞;道路旁的IC卡电话亭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丝现代化的讯息,倚在亭子里的年轻人正向远方的恋人诉说相思的甜蜜。走出校园看到的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祥和、宁静,也感受到了这座曾经盛极一时的十三朝古都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相对滞后的落寞与愤懑。

  同样是1999年,同志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向全党全国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乘势而上,确立了着重抓好“一带”“两城”“三个基地”“四大特色产业”“五个战略”“六大工程”的开发重点,提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依托优势、构筑特色、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开发思路。从此,陕西和西安都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特别是2015年春节前夕,习总来陕视察,对陕西发展确立了追赶超越定位和提出“五个扎实”要求,为陕西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为进一步落实总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陕西制定了“五新”战略和发展“三个经济”,加快推动陕西追赶超越,全省步入实力增强、结构改善、水平提高的发展新阶段,大西安建设掀开了由滞后发展走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2018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不断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今天的大西安,不再仅仅只停留在恢弘的城墙、庄严的钟鼓楼、古朴的大雁塔和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上,越来越充满活力与创意。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范儿,更具有科技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范儿,是历史名城、文化名城,也是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和硬科技之都,同时还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梦想之城。

  今天的大西安,市区面积5145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2018年前三季度GDP5884.31亿,增速8.2%,位列全国城市前列,2017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4.5亿,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75000元左右。

  今天的大西安,从“西安年˙最中国”刷屏全国到抖音上的网红城市,从大唐不夜城到高新区创业咖啡街区,从“烟头”到“车让人”行动,从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到新引进百万人才,一代又一代西安人相约新时代,相守大西安,接续奋斗,努力建设一座既有温度又有风度的现代化大都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