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程 西安的世界遗产
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着的地全是历史……从周秦汉唐走来,西安的千年历史古韵造就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两项六处文物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荐福寺内,是一座唐代密檐砖塔,也称“荐福寺佛塔”,自唐代保存至今,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列入“关中八景”。现在的小雁塔为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院内藏品众多,收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11914件,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石雕、碑刻、印章、陶器、三彩器、书画、经册、碑帖、珍善本书及杂器等,其中以上珍贵文物11020件,是西安文化的主要展示窗口。
同批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还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汉长安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汉长安城是东方土木结构建筑传统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建有未央宫、长乐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八街九陌、长安九市等,对古代东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古罗马城东西相对,遥相辉映,当时并称为“东长安、西罗马”。
西安鼓乐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得益于保护和综合利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关心。西安,作为“世界历史名城”拥有不少世界文化遗产,这是这座宝藏城市给予我们的福泽,让我们共同保护、传承、珍惜……
作品以小雁塔与西安博物院的景观为描绘对象,展现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西安现代型历史博物馆形象。
作品分上下两个部分,下面前景在具有地域性文化象征的拴马桩形象后,主体是西安博物院主体建筑文物展馆,整体外观遵循“天圆地方”,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在博物馆的墙体上,“周秦汉唐”字样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符号,譬如西周永盂、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汉代·龙纹空心砖、秦夔凤纹瓦当、西周晚期环带纹鼎、人面鱼纹、饕餮纹、各类青铜器皿的出现,从视觉上强化了小雁塔与西安博物院文遗丰厚,历史悠久的面貌,彰显出主题。每一个符号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与观赏价值,而这些符号所对应的陈列在馆的文物,也将承载着时间的流转,愈发珍贵,熠熠生辉。
画作上半部分,小雁塔与天空背景占据了画面一半的篇幅,在苍劲的松树古木掩映之下,小雁塔傲然挺立,极具历史沧桑感。背景上的西安现代化建筑与古塔形成呼应,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就此展开。
为了体现小雁塔与西安博物院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画家采用了古朴的配色,三绿的频繁使用寓意着西安对小雁塔与西安博物院的生态保护,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作者简介:刘小强,1968年生于西安。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慈善协会教育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
《西安鼓乐》是一幅写意水墨画,表现西安鼓乐社的演奏场面。画家以沧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颜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
此图描绘了西安鼓乐乐手在吹奏、打击、坐乐演出时的情景,在正方的画面上共刻画了三十五个人物形象,按演出乐器分成吹奏、弹弦、击奏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不同的人在演奏不同乐器时身体的动态或退或仰。其线条兼工,设色艳而不俗,女乐手头上所戴的头花和鼓手手中的鼓杵,同为红色,为画面烘托了喜庆的氛围。
从事同一演奏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的惟妙维肖,反映出西安民间鼓乐的审美情趣。
吹奏笙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头向前倾,似在微微着力;弹奏琵琶的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画家表现乐手演奏活动,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在作者的生动表述中,观者似乎可以身临其境,听到古朴深沉的吹打乐调、虔诚朴实的韵唱声不绝于耳。
作者简介:杨季,祖籍山东,陕西三原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中国国家画院陕西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西安市美协,西安中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国画院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
作品《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表现出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宏大场面。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上,向北瞭望一片苍茫。遗址区内原生态的现状和周围屹立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更加广袤。烟林错落,气象万千,尽显大汉华章。
在对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刻画上,作者分三部分依次展开描述:一是对汉长安城部分宫殿建筑的复原,作者用一部分画面来复原汉代长安城曾有的建筑风貌,艺术重现了两千多年前汉长安城的秀美。
二是展示现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的真实风貌,空旷的场景,高耸的遗址堆,保护性的建筑设施,以未央宫前殿遗址为中心,向四周散开,直到远远的渭水北原。此景不但描绘出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的空旷恢弘,而且还标记出公园的地理位置。
三是以汉武大帝雕塑为主要表现对象,勾勒出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优美的环境,以及为人们生活休闲所带来的便利。
作品以大风阁仿汉代建筑来呼应汉代城市,以城市楼群象征汉长安城遗址和西安现代城市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两千来年西安城市发展的传承脉络,尤其是汉武帝雕塑传达出的横扫八方的大汉雄风,更能够激发出观者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刘忠,1971年生于陕西富平,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杨建兮教授主攻山水。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雁塔题名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百年历程 西安的世界遗产
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着的地全是历史……从周秦汉唐走来,西安的千年历史古韵造就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
- 西安一座古建筑与西安钟楼相距仅200米拥有百年历史
- 西安七十年简史……
- 致敬守护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以匠心精神修复另一种
- 西安:千年古都的全运答卷
- 陕西海选300多位方言发音人 方言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
- 西安: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一带一路”开放之都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魅力三字诀
- 陕西难听懂的3个城市方言一个是汉中话一个有晋语的特点
- 120G音频配套整理 陕西十余地市方言“建档立卡
-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外国人眼中的西安:古老与现代交汇、东西方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