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陕西:文化是“秦岭”的朝阳

  关中,素来有着八百里秦川的美称,天府之国最早指的就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陕西,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从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分华夏为九州,到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这里教稼先民从事农业生产;从中华文字文明的始祖仓颉在这里发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礼乐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这里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三秦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深厚积淀,孕育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和文化现象,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

  西安作为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曾几何时,这里人才荟萃、文化鼎盛,出现了雄浑博大的帝都文明,作为十三朝的古都,长安是中国人心中一份不变的情怀。现如今,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大格局中,陕西文化更发挥着其重要的“东方磁极”作用。

  到过西安的人,基本都会去看一眼“大唐芙蓉园”,体验一下曾经的盛唐文化,这个中国第一家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提起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不得不提到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曲江新区。现在的曲江,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首选之地。曲江新区内有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唐长安城遗址(部分)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秦二世陵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5700亩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到文化产业的全盘带动,曲江文化产业的品牌标杆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开发建设了一系列以盛唐文化为内涵和风格的文化项目,向社会陆续推出了30多个重大招商项目,特别是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的新区建设,成为曲江品牌与发展模式的成功输出。2003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曲江海洋馆、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多项文化工程,策划开展了“曲江国际唐人文化艺术周”、“盛典西安文化活动”、“曲江国际文化论坛”、“曲江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曲江文化品牌。2006年以来曲江新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开工建设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陕西现代艺术馆、西安歌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电影城等公共文化场馆。曲江,全方位展现了西安千年帝都包容开放、恢宏大气的帝都魅力,其盛唐文化的品牌形象已然深入人心。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也已形成了包括旅游、会展、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的体系框架,成为西部文化产业领域的排头兵和领航者。

  当然,产业品牌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有成熟可行的战略目标及策略。用城市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反哺文化产业,这是曲江新区一贯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文化产业基金以及其他产业扶持政策形成的‘组合拳’,曲江新区将进一步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文化推手,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此外,曲江从一开始就以打造成为中国会展经济第四极为战略目标,引进全国性的和成熟性的品牌展会,通过西部文博会、西安旅博会、曲江国际欢乐嘉年华等展会的品牌展示,从多角度延伸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借助省市会展资源和专业化服务协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其“造血”功能和“辐射”功能,以更好地带动中西部会展经济快速增长,使“曲江会展”成为西安一张动力十足的新名片。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曲江吸引了国内外文化产业的行业龙头入驻,同时发挥孵化作用,从内部构建起一条全文化产业生态链,资源共享、上下游互动、外溢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集群本身就有鼓励专业化和投资的效果,有竞争力的产业提升另一个产业是正常趋势,它的扩张方向是由产业集群内部普及到全国。“曲江模式”的一炮打响和成功延伸,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荣誉授予,以及二次扩区将充分体现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带来的竞争力和集聚效应。曲江以品牌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来还原、诠释和重新解读历史,自觉担当文化复兴大任,向世界展示不断进取的西安的当代城市精神,展示西安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扬中作出的努力。

  但西安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之势不仅体现在曲江,文化产业已在西安城市新区呈蓬勃发展之势:高新区利用科技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开区草滩国家级印包基地建设正迈向产业纵深,浐灞生态区正全力建设生态文化典范,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等城市新区也在寻找与文化产业的最佳契合点……西安,正以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为原则,传统与现代结合,民俗与时尚结合,重新打造独一无二的关中文化品牌。

  临潼,从姜寨遗址中的仰韶文化元素,到秦遗址中的大秦文化内涵,从华清宫中蕴含的唐文化因子,到散布在各乡村中的关中民俗文化基因,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东大门,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如此重量级的人文旅游资源集聚一隅,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临潼毫无争议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区、中国的“文化旅游名地”。历史更迭,如今的临潼,亦然走在了陕西文化产业品牌创建的前列。

  临潼文化的根在秦、在唐,中华秦唐文化的深厚内涵,是临潼文化旅游发展的生命动力和创造基础。近年来,临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提升,将旅游资源和文化创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活文化富矿。临潼以秦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等珍贵历史文化遗迹为主体,以骊山、渭水等自然环境为依托,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华清池椒园和芙蓉园等,形成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疗养等为一体的“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文化旅游品牌园区。通过进一步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规划建设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骊山风景区四大文化板块,做强以文化创意、文化创作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拉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临潼还进一步整合旅游工艺品生产销售,做亮文化品牌。据统计,早在2009年,临潼全区就已经有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20多家,工艺美术公司,工艺厂等50余家,个体工艺品加工1000余户,生产产品100余种。临潼区以市场为导向,将分散的中、小型工艺品加工企业以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整合,聘请专家、教授参与产品的策划设计、加工指导、生产管理、对外宣传和销售等,打造出“秦俑”工艺品系列、“华清宫”工艺品系列,“女蛙”工艺品系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牌,使之成为临潼文化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激活了临潼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项目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区文化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延安,一个让中国人民感到无比亲切的名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到了近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从凤凰山到杨家岭,从枣园到王家坪,从宝塔山到南泥湾……每到一处,都重温一段难忘的历史,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厚重的历史和资源背后,延安不仅仅被标记为旅游胜地,它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符号象征……

  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是延安老区人民宝贵的财富,其“红色资源”所蕴涵的和经济价值,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延安城区周边的凤凰山、清凉山、宝塔山每一处都有诉说不完的故事。延安由此成为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创建了自己的文化旅游城市品牌。

  通过“三山两河”旅游项目集中整治工程,延河、南川河两岸绿树成荫,夜景迷人,为延安平添了不少魅力。分列在延安城区两边的凤凰山、清凉山通过近年来的绿化和美化更加苍翠,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山地公园,高质量修建的上山步道、环山车道使得这两大旧址景区档次得到大幅提升。

  品牌凸显,延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延安围绕“红色圣地·魅力延安”旅游主题形象,主打红色旅游品牌。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中华民族圣地、中国圣地,这“两黄两圣”的文物、历史文物及人文景观精品旅游品牌已打响全国,驰名中外。黄河壶口瀑布雄浑壮美的风姿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魂;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黄土风情文化蕴含在青山秀水之际、风土人情之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昭示着延安——这座中华民族文明的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精神”成为“红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打造红都延安的文化品牌,“两黄两圣”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长三角”、“珠三角”等15家省级媒体进行集中宣传,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20多场延安红色旅游推介活动,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知名旅游品牌,延安被授予“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

  文化品牌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强大的辐射力,具有拉动能力强、耗能低等诸多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也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打造着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之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