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文化

新“陕图”:陕西文化魅力的新地标

  “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这句话,道出了读书人对图书馆的热爱,也道出了人们在内心深处寄予图书馆的深层价值期待。雨果曾说,“书籍是朋友,能引领我们散步在别人的灵魂中,是改造灵魂的工具,而书中的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而在我们的想象中,图书馆就应当是人类智慧的藏宝库,守护知识、传播智慧、见证历史。它的形象或严谨庄重,或朴实静谧,或天马行空,古圣先贤与当下读者的思想,往往能穿越时空在这里碰撞或交融,启发思考,激发创造,引导人的思想与境界不断前行。

  早就听说陕西省图书馆(以下简称“陕图”)新馆气派很大,我觉得我多年来已见惯了中国大体量的建筑,我想不来新陕图的建筑师还能推出什么样的大气和精致。而当我站在位于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新城”的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前时,我还是被它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重檐飞甍惊到了。

  陕西和西安,自古即是斯文之地。陕西省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说来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城市故事。陕西省图书馆始建于1907年,1909年在位于西安梁府街(今青年路)的学务公所东侧建成开馆。这一年,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1912年建成开馆,两馆至今均已有百余年历史。创立之初,陕西省图书馆的官方名称是“陕西图书馆”,较现在的馆名少了一个“省”字。1913年后,陕西图书馆迁至西安南院门,与“劝工陈列所”合并,直到16年(1927年),陕西图书馆这个名字被一个极具特色的名字取代,就是“陕西省立第一中山图书馆”,于右任先生题写了“中山图书馆”匾额。1930年后还曾多次易名。解放后,馆舍扩展至西大街,1954年,馆名更改为“陕西省图书馆”并沿用至今。2001年,位于长安路与南二环长安立交西北角的馆舍建成开馆。

  近20年来,随着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骨架规模不断拉大,人口不断增加,长安路上的现有场馆已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及文化服务需求。与时俱进地建设新的图书馆提上了议事日程。2012年,新的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开始建设,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大文化重点项目,赋予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打造陕西公共文化服务标志性建筑的重要使命。

  目前,新馆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阅览功能区已于202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建成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肯定和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国家图书馆及40个省市图书馆发来祝贺视频和贺信贺电,成为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至此,陕西省图书馆作为百年老馆,形成了西大街、长安路、高新“三馆齐放”的格局,总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位居省级馆西部第一、全国第二,年均可接待读者600万人次。新陕图已经成为陕西省文化服务的新阵地,展现陕西文化魅力的新窗口。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服务建筑,具有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整合信息资源,展开文化扩充,启迪民智,彰显城市文化气韵的使命。走进陕图新馆区,能感受到古典美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极具“第三代图书馆”特质。在我看来,新陕图的落成与运转,实际完成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大体量。坐落在高新区软件新城天谷七路的陕西省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达81890平方米,计划馆藏容量800万册、设读者座席4000个、日接待读者能力达1万人次,一座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底蕴、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雄峙城西南。

  多功能。新馆建设秉持“图书馆+”的理念,注重与现有馆区功能衔接和错位发展。重点突出了图书、文献、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生产与转化、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远程服务等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功能,并承担起陕西省古籍文献收藏研究中心、读书学习交流中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文化艺术数据中心、音乐交流中心等功能,完全具备了目前国内一流的现代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

  高规格。高规格主要是指它在文化服务方面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功用。陕图新馆阅览功能区的开放化设置,更加突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和资源汇集质效。既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又与关联服务区域协调共振,为文化创意迸发、文创产品萌芽、科技要素聚合,加速推动陕西文化、科技资源向经济实力转化提供平台和渠道。使新陕图发展成为秦创原资源整合的新窗口,凭借着高规格的服务,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和信息支撑。

  新样态。新陕图的建筑设计采用以现代材料重新架构体现古典韵味的方式,墙壁外立面用现代简洁的石材与玻璃幕墙相配合,再加上木纹肌理和坡屋顶的轮廓框架,既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新颖、美观大方,具有民族感、时代感和超前意识。新陕图在场地设计上,分别建立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轴线体系,交点处是中央的阅览大厅。东西向轴线分别串起三个主要大厅、两个主要庭院等,南北轴线则形成门厅、阅览大厅等,空间随着轴线层层递进,两条轴线相互交织,营造出庭院深深的空间意境。

  新内涵。所谓新内涵,主要是指新馆在城市文化景观格局中的作用,以及与周边文化板块的耦合关系。高新区的新馆址西侧有沣镐遗址,北侧有秦阿房宫遗址,东南侧为昆明池,区域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厚重,靠近正在酝酿当中的大西安新轴线。新陕图的建成,将为这一区域建成大西安文化景观新廊道增添新内涵、新支撑。

  文化事业新地标。图书馆作为衡量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依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纳入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投资计划,必须与城市的规模定位相匹配。目前陕图三馆并行、理念先进、格局宏大,特别是高新区的新馆投用,大大提升了西安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西安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定位,以科技赋能城市的人文情怀,将历史融通于现代文化基础设施当中,图书馆与周边街区相辅相承、互为辉映、肌理协调,随着配套设施与功能的不断完善,一定会成为西安文化事业新地标。

  公共建筑新地标。新陕图由省首届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担纲设计,以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为平台,组织全国一流设计团队进行全新设计。既考虑了西安城市整体的汉唐风韵,又考虑了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曾经在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独有地位,以华夏文化为根基,以兼蓄包容的秦岭黄河文化为特色,充分体现新设计理念、新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成为西安公共建筑的新地标。

  高新区形象新地标。西安高新区作为全市的首善之区,汇聚了全省最活跃的发展要素和创新资源,是西安乃至全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陕图的建成,为这一硬科技创新人才扎堆的区域,平添了想法与想法聚合,新点子与新思路融合的汇聚地。新的图书馆将为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中心提供新的创新可能,成为高新区承载秦创原要素整合功能,推动两链融合、促进跨界创新的新地标。

  古城价值取向新地标。西安要建设华夏文明的精神故里,从城市风骨到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文化的历史至高性,记忆古城1100多年建都史,新陕图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新馆在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风尚的加持下,又承载着西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承先启后与继往开来。一个进入城市文化自觉的城市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价值追求,西安作为东方人文之都,承古开新、开放包容、雄浑大气、勇于担当就是西安的城市精神,这种价值取向会表现在城市物态到心态的各个方面。新陕图从设计理念、建筑形态、综合功能等多方面都做到了和城市价值取向的良好契合,这实在是一件值得不断言说和反复品味的幸事。(文/陈宇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