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教育

中国“应试教育”发展史大事记

  1.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八股文成型固定,内容死板、格式严格。如果说此前的各地私塾、官学等学校是各自为战应对科举考试的话,而明代成化年间起,“应试教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全国所有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接受以考取功名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为了有一个好前程,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毫无实际价值的八股文上。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应试教育制度形成的时间起点。

  2.清康熙即位后,深感八股文于政事无用,而读书人为博取功名,殚精竭虑应试攻读。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发布上谕废除八股文,这就是清代第一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

  4.在雍正和乾隆时期都曾提出废除八股之议,但两次废八股之议并未实行。科举依然只考四书五经,考试内容单薄、狭窄,出题重复,押题必然严重,为保持必要的难度、区分度,偏题、怪题越来越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更要以几倍的精力去应付那些落后陈腐的理论,应试教育制度达到一个历史高峰。

  5.1898年6月,光绪帝下令科举考试停用八股文。其谕曰:“我朝沿宋、明旧制,以四书文取士。……一时文运昌明,制科所得,实不乏通经致用之才。乃近来风尚日漓,文体日弊,试场献艺,大都循题敷衍,于经义罕有发明,而谫陋空疏者,每获滥竽充选。……” 统治者也深感八股取士这样应试教育的弊端之重,这就是清代第二次废八股的科举制改革。但当年10月9日,清政府颁布召令恢复。

  6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进行了第三次废除八股的科举制改革清廷发布上谕:“以八股文取士,……乃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义无所发明,急宜讲求实学,挽回积习。”上谕所述,除了当时一些原因外,仅就教育范畴而言,也是因为八股成了学子博取功名的工具,“剿袭庸滥”,毫无实用价值,慈禧太后也对这种“应试教育”失去信心。至此,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封建社会的“应试教育”基本走到了尽头。

  7.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八股文最终彻底地被送进了历史的坟墓。这就是清代第三次、也是彻底废除科举制的一次改革。

  时期,科举制度刚刚废除,举国上下痛斥科举误国,“应试教育”体制完全失去了民众市场,为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发展消除了最大的障碍,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探索新的教育实践。

  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反对注入式的教学,主张学生应自觉、自动地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实用主义教育学创始人杜威的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给当时的中国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

  8.l949年新中国建立,各高校仍沿袭时期多数时间的做法,恢复高考, 1952年8月,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恢复高考不久,就出现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严重问题,“应试教育”倾向显露: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考试使学生负担过重,学校办不出特色……。1955年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文件为中小学生减负。该文件称,1954年之后,学生负担过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负担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比低年级重。一些高年级学校一周课时比规定实践超出5-10小时,多的高达24小时。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减负”文件。

  9.1957年,要求进一步为学生减负,指出:“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同年2月27日,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从教育的方向性、根本性方面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为“减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要求,使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11.1964年2月,北京铁路二中校长魏莲一为中小学生“减负”写了一封信,被送至中央。亲笔批示,这就是现代教育史上有名的“二月来信”。当年2月13日,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题目出的很古怪,使学生难以捉摸,还是八股文章的办法,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认为,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上了读死书的歧路。这次座谈会是第一次集中谈教育,批评之严厉是前所未有的。为后来的取消高考埋下了伏笔。

  12.1965年12月21日,在杭州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在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怎样交换,身体搞坏了,线年,《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4.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

  15.198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错误做法归结为是对党的教育政策的背离。

  16.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首次提出“素质教育”概念、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并将“应试教育”解释为“以考试得分为手段,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

  17.1989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辞典》将“应试教育”定义为“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一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围绕‘应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

  18.20世纪90年代初, “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上纲为“应试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全面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层级的政策文本确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20世纪90年代初,普通中学出现“月考”的考试形式,改变了建国以来普通中学一学期只有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的考试方式,有规模的频繁考试(测试)很快在中小学普及,是“应试教育”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得以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20.起源于1980年代的“县中模式”在2000年之后卷土重来。“县中模式”在1980年代由于升学竞争小并未受到关注,随着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升学就业压力随之增加,人们“升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越来越浓重,2000年之后再次闯进社会视野。“县中模式”主要特征:以大量时间投入为表象,促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全力以赴,通过研究高考、应对高考,以获得高考佳绩为惟一目标,是1980年代之后的“应试教育”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发展成为超级应试工厂。

  21.2000年前后开始,中国“三大高考工厂”:湖北黄冈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安徽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高考工厂”)以绝高的升学率成为饱受争议的“应试教育”的典型。专家学者指出:此类学校利用商业手段超规模办学、跨区域掐尖招生,本质是对区域教育资源的吸血和掠夺,破坏区域教育生态,进而损害农村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机会。

  22.200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三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之间的论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论战主要集中在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方向等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三先生所说的“应试教育”主要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批判以“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应试教育”不是一个概念。

  23.2010年前后,曾经只在经济发达城市红火的“有偿家教”蔓延至全国城乡各地,基础教育阶段师德建设问题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应试教育”由“拼学校”进入“拼家教”阶段。

  24.2013年前后,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由艺术特长培训向语数外等文化考试学科扩展,之后一发不可收,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学科辅导机构遍布全国,城乡各地的大街小巷都成为“应试教育”开辟的战场。教育部网站披露,截至2018年10月,全国摸排到校外培训机构400532所。实际辅导班(机构)的数量远高于排查到数字,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一次成为社会共识。

  25.2017年4月,衡水中学分校在浙江平湖揭牌,浙江省教育厅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作出回应:“衡水中学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典型,它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的,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26.2017年5月,《中国教育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当心否定素质教育的论调抬头》批判鼓吹“应试教育正确”的言论。

  27.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28.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要求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

  编写《中国“应试教育”发展史大事记》之后,有四点思考:1.“应试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封建社会中,以明朝中后期的八股取士为集中表现,逐渐伴随着国运的衰落。2.千古一帝康熙废止八股取士,旷世伟人取消高考,诸多出发点之一,是学生读死书,他们发现了考试制度催发“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试图去改变,但没有成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3.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不可取消。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应当改变,不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义务教育可能将使国家、民族承受沉重代价。4.由于才疏学浅,视野所限,肯定有存在认识不正确之处,欢迎批评讨论指正,盼望能给予斧正补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