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教育

教育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首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桌布论坛引发关注。论坛上,除了诸多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顶尖奖项的获得者们以及一些已经在各自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外,高中生、大学生等年轻面孔的出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活力。

  这些年轻面孔当中,有36名学生是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遴选的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6个省市的“英才计划”应届和往届生,其中包括10名进入7所高校“拔尖计划”的往届学员。他们就各种各样的科学话题与“全球最强大脑”展开“头脑风暴”,老中青的跨界对话火花频频。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他们为什么能参与这场活动?

  “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在2013年启动,每年在全国选拔出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一高二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学,在名师指导下,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此次参与论坛的学生从各省“英才计划”学员中遴选出,这些学生或是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或是获得过大大小小的科创奖项。

  就读于大同中学的蒋骋昊从小对医学充满了兴趣,由于需要戴牙套而常年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从初三开始萌发了研发治疗溃疡新配方的念头。经过导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反复思考和试验,正在上高二的他研发出了一种凝胶状的溃疡药物配方,并正在进一步完善。

  当蒋骋昊向同组的科学家们介绍自己的项目时,引发了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院士吉罗·麦森伯克的强烈兴趣,这位神经科学领域的“大咖”追问了其关于实验的一系列细节,并频频点头。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胡诗成从初三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并自学大学化学。高中入选“英才计划”后,师从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凭借培养期间所做的课题,胡诗成今年5月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能源化学一等奖和学科最佳奖,并将受邀参加12月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胡诗成说:“我觉得能够用分子的眼光来解释世界上各种现象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希望我今后的研究可以进行工业化应用,从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及能源问题。”

  来自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的潘柏乐于2018年入选“英才计划”,师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童叶翔教授。去年,潘柏乐参加科研项目并作为第三作者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今年5月,潘柏乐和团队凭借“利用废弃物和太阳能对抗淡水危机——花生壳基活性炭/缺陷MoS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脱盐性能研究”项目,拿到了代表中国出征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瑞典总决赛的入场券。

  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谈到,与他交谈的工程专业学生竟然可以探讨抗真菌药,这种跨界碰撞非常有趣。

  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瑟夫·泰勒同样表示,尽管参与讨论的人年龄范围很广,但每个人都有好的想法,都能参与讨论。

  “英才计划”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最早办这个活动的时候,也是要解决目前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不足,守成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的发展,薄弱的实验教学也有点影响学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能力和提高。”“英才计划”希望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找技巧、做题、刷题和对答案,还要在兴趣下做一种深入的探索,希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英才计划”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在全国15个省份20所高校实施,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所在地区经过学科潜质测评以及高校导师面试,最终进入“英才计划”,培养期为一年。

  学生主要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课余时间、周六日、寒暑假到高校导师的实验室或者课题组去接受培养。“其实比较类似研究生的培养形式。导师会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他喜欢的研究方向去为他量身定制一个培养方案。”

  “英才计划”的导师主要由高校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除导师培养外,“英才计划”每年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学术论坛、野外考察、国际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六年来,“英才计划”已培养了3900余名中学生。尽管仍是一个小众的项目,但每年培养的人数仍在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报名。负责人强调,“能够在大师、科学家身边,在高中就有这么一个机会进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去接受培养,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可能想法上比较单纯的,他是单纯地对于这个学科的一个热爱。目前,这个计划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计划让中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你长大想做什么?”“我想当科学家。”这样的对话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但是随着长大,很多人就渐渐地减弱了这个想法。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奋斗目标是希望成为职场精英,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尽管这项调查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择业观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趋势。

  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需要年轻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上,因为科学意味着未来,意味着人类的明天,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这些人。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科学,并且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又应该提供一个怎样的环境去保护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35岁的意大利数学家阿莱西奥·菲加利在去年拿到了被称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他在高中的时候选择的还是文科高中,直到参加了一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才意识到自己一直被数学吸引,进入大学之后开始专注研究数学,两年就完成了本科学位,兴趣是他产生效率的动力。

  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杨培东,高中的时候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后来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二有机会进入钱逸泰院士的实验室探索新型高温超导体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他对材料化学与固体化学的兴趣也是源于这个时期,从而奠定了他之后的科学生涯。

  杨培东认为,有兴趣、有好奇心是做科研的一个先决条件,我们一定要尽力地来保存这样的原动力。同时,他也提出,我们需要给青年人提供一个足够大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他认为,与顶尖科学家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将来的兴趣培养上有非常大的促进。他对同桌的高中生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个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和兴趣,并且已经养成了问问题的习惯。

  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许应玕此次探讨的话题是量子计算机在太空中的应用以及机器人学可能在大科学工程当中的运用,他说,这次的讨论为未来的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二学生续紫晖兴奋地说:“真的非常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大概在很多年以后,我也能够记起这场讨论吧。”

  以兴趣驱动来推动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注重发挥科学家对青少年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作用,是“英才计划”一直所坚持的理念。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英才计划”也会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

  人才培养是一个慢变量的过程,科学家的培养更是如此。不论是对于往届还是应届“英才计划”学生,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一直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创造实践交流机会,为英才学子在科学道路上提供长期的服务。崇尚科学、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未来,期待更多的新鲜血液来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文/郭亚丽综合央视《新闻1+1》、新华社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