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家长学习网联合发布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状况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织、知识增长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时,家庭会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对家庭教育来说,这既是对平时教育成果的一个检验,又是增进亲子感情、共同成长的一个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亲子相处方式和关系产生了影响。
为反映不同地区、情况的家庭所呈现的变化特点,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家长学习网共同发布《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详细调查了不同地区、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收入情况的家长群体,在疫情背景下对孩子的态度变化、产生亲子矛盾的原因、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等。中国教育学会与家长学习网根据《问卷》数据,撰写并首发《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状况调查问卷》,以期为研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下家庭教育状况提供样本。
◎以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家庭为主。华北地区家庭占33.59%,华东地区家庭占48.19%,东北地区家庭占11.41%。
◎以农村家庭居多,占50.31%;城市家庭占28.87%,城镇家庭占18.33%,城乡接合部家庭占2.49%。
◎他们之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占62.57%,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学历占25.56%,大学(包括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1.87%。
◎参与调查的家庭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为主,孩子在6-9岁(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占33.21%,在9-12岁(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占33.52%,孩子在12-15岁(初中生)的占26.78%。其余年龄段孩子的家长,3-6岁(幼儿园)、15-18岁(高中生/职校生/中专生)、18岁以上(大学生)共占6.49%。
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起。本次调查,重点考察他们之间亲子关系的变化。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家庭表示亲子关系稳定,少部分家庭“深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
第一,大部分家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较为稳定或者生活模式变化不大,因此在疫情期间和孩子长期相处,亲子关系变化不大。
第二,部分家庭因生活物资、防疫准备不足,或者没有家庭收入来源等,家长焦虑不安;复工复课赶在一起,同时在家办公、上课,不能互相体谅……这些都容易影响亲子关系。
第三,家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对孩子有补偿心理,因此在疫情期间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只是有些家长因方法不当、毅力不足等原因,没有达成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28.52%的家庭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将此与家长受教育程度对比发现:在“刚开始特别亲密,时间长了相看两厌”中,比例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在“刚开始不习惯,之后越来越亲密”中,比例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亲子关系“深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以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所占本学历层次比例最高。
第一,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疫情居家期间,家长会因为孩子积极改变自己,并对孩子进行各个方面的培养。
第二,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重视亲子关系。因此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家长会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然而其中部分家长由于和孩子相处沟通缺乏适宜的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的工作、收入更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他们的亲子关系也容易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
本次调查将家长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以及看法与家长受教育程度(由低到高)进行对比发现:首先是采取“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沟通”的家长,以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所占本层次比例最高。其次是采取“有时控制不住,会训斥/打一顿孩子”措施的家长,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再次是采取“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的家长,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变高而下降。最后是以“冷处理,过段时间自然会没事”为措施的家长所占比例最少,随着受教育程度升高而降低。
调查问卷显示,在发生矛盾之后反思自己,是大部分家长都会做的事情,其比例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选择“向孩子道歉”做法的家长,随着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升高。持有“当时觉得有些愧疚,但时间长了就忘了”观点的家长,随家长受教育程度升高而降低。持有“父母训斥孩子不是应该的吗?无须介怀”观点的家长所占比例较低,且随家长受教育程度升高而降低。
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重视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因此这些家长容易与孩子在生活起居上产生矛盾。学习问题是各学历层次家长都关注的问题。高中或中专学历家长在学习上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家长,可能是因为他们既不能像更高学历家长一样帮助孩子完善解决学习问题,又不像更低学历家长一样因为辅导孩子学习问题困难而放弃。分析数据可知:
第一,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主观上越愿意尊重孩子,选择平等沟通。但客观情况可能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孩子期望也越高、要求也越严,更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家长难以保持理性、控制情绪。
第二,家长受教育程度越低,解决家庭教育矛盾的积极性越低。如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当时后悔过后即忘”的情况相较其他学历层次要高。这表明家长一则缺乏完美解决矛盾的积极性,二则缺乏正确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并且不能主动去学习。
在本次调查中,28.52%的家庭中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与家长收入(由低到高,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进行对比发现:“有变化,态度深受疫情、复工、复课等外界环境影响”在家庭收入在3000-5000元最高;“有变化,刚开始特别亲密,时间长了相看两厌”随着收入升高而缓慢升高;“有变化,刚开始不习惯,之后越来越亲密”随着收入升高而缓慢升高。
第一,家长收入越高,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因为疫情等外界因素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家长收入高于5000元时特征较为明显。但当家长收入低于3000元,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受疫情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这部分家长的职业大部分是务农(53.84%),疫情、复工、复课对农业的影响要远小于企业职工或个体工商。
第二,一般而言,家长收入是和工作时间成正比的,收入越高,家长越忙碌,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少、越容易出现彼此不能深入了解的情况。疫情为父母与子女提供了长时间相处的机会,让亲子之间增进了解。其中一些因为相处方式不当,会引起亲子矛盾;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亲子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本次调查将亲子矛盾原因及家长处理方式等与家长收入做对比发现:尽管家庭收入不同,但是在与孩子产生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生活起居和学习问题上。
选择“冷处理,过段时间自然会没事”处理方法的家庭比例较低,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减少;选择“等双方冷静之后,再沟通”处理方法的占比较高,且收入在3000-5000元的家庭占比最高;选择“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处理方法的占比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减少;选择“有时控制不住,会训斥/打一顿孩子”处理方法的占比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增加。
家长在和孩子发生矛盾之后,“反思自己,以后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占比最高;选择“向孩子道歉”做法的比例与家庭收入成正比;家长“当时觉得有些愧疚,但时间长了就忘了”和“父母训斥孩子不是应该的吗?无须介怀”的比例较低,与家庭收入无明显关联。
第一,收入低的家庭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生活起居、服从管教等和家长息息相关的行为习惯较为严格,希望孩子能够“懂事”,家长不必在这些“生活琐事”上费心。
第二,在家庭教育上,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慢慢引导孩子,因此发生矛盾后往往“冷处理”“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但是他们又清楚良好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过因为时间和精力或者方法有限等原因,不能和孩子平等沟通、慢慢引导,只能等双方冷静后,通过家长权威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改正。
调查表明,社会家庭对于亲子教育问题关注度高、参与度高,需求强烈。80后、90后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职业能力关系密切,也显示出这一特定年龄段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结论一:改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耐心坚持。很多家长有着改善亲子关系的决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或因得不到孩子的正向反馈,或因孩子“不听话”而失去耐心,选择放弃。这说明改善亲子关系不光需要信心、决心,还要有耐心、恒心,以及细心。
结论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第一重要地位。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家长75.12%是母亲;76.59%的家庭中,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在受教育程度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略低于父亲。80后、90后的母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母亲们对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培训的需求更为迫切。
结论三:家庭教育中的亲子矛盾主要集中在生活起居与学习方面。问卷调查中,学习方面的问题是引发亲子矛盾的首要因素。这既表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又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生活起居是引发亲子矛盾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孩子在生活起居上的习惯不符合家长的预期,家长不能采用符合孩子特性的方法督促孩子,从而产生矛盾。而家长选择处理亲子矛盾的方式与其内心深处秉承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比如平等、以人为本等。
结论四:父母和孩子在学习上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家长辅导上。在辅导孩子作业的人员中,父母占大多数。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学习上的问题首先是缺少自我管理能力,不能主动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父母没有辅导能力,不能有效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有效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结论五: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家庭教育理念的认识越到位,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会遇到阻碍。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于与孩子平等相处的观念认可度越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还是容易以父母的身份去教育、强制孩子。还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处理亲子矛盾时,由于对孩子高标准、高要求,也难以避免感情用事(忍不住训斥、打骂)。
建议一:鼓励家长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科学育子观念的认同度越高,对于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理解得越透彻。因此家长应该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一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增强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二则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三则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对家庭教育理解更加透彻,更容易找到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减少和避免亲子矛盾,改善亲子关系。
建议二:家长要认识到,改善亲子关系是一项长期工作。很多父母有改善亲子关系的想法,但是并不长久。亲子关系的改善是一项长期任务,家长应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否则不容易长久且容易引发亲子矛盾。家长还要考虑做法是否会得到孩子的正向反馈。若孩子总是不能给予正向反馈,比如不理不睬等,家长就要考虑换个方式了。
建议三:家长对孩子要抱有合理期望。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这些家长本身很优秀,希望孩子更加优秀,因此对他们也就更加严格。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让孩子健康发展、逐渐优秀,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不合理期望揠苗助长。
建议四: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很多亲子矛盾是在家长督促孩子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很多没有这些矛盾的家长回答“孩子自律性强,不用催”。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让孩子养成强大的自律能力,是减少亲子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
建议五: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学会平衡家庭与工作。收入越高的家庭,亲子关系不受外界风险影响的概率越大。努力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家庭陪伴的质量。
建议六:为母亲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教材和课程。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调查问卷中,很多母亲表示缺少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容易在生活起居中和孩子产生矛盾。数据显示,这些母亲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有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为她们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相关机构或组织可专门为她们编写一份公共性强、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家庭教育教材,以及开设相关课程。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