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字面解释是教而育之,即通过传授知识或技能把学生们培养成才。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有一定期限和固定场所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获得新的经验的社会活动。
教育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教导和学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由于低年级(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们体力和智力尚未健全,应以教导为主;待学生们的体力和智力健全之后(高中及大学),应以学习为主。
对于广义的教育来说,由于大部分人都是成年人,体力和智力都是健全的,所以,应以学习为主。当然,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指一切能获得新的经验的社会活动。理论上说,通过社会活动,我们能学到人类的一切知识。但在实际上,由于人的寿命、精力和活动范围的限制,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知识,这时,通过阅读好的书籍或讲座,就可以获得远超过我们经验的知识。所以,学习对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又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终身制学习是有必要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因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年轻的,他们代表了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才,或者说是培养国家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教育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应当怎样开展教育呢?我国有着漫长的教育史。《孟子.滕文公篇》里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在我国的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教育理念。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到唐代的韩愈,再到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等都有其精彩的论述。虽然他们的论述非常精彩,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了。例如,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是没有问题的;解惑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人类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即便是老师也不可能解答学生的全部问题。所以,虽然韩愈的《师说》非常精彩,但观点存在着错误。
因此,若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需现代人重新进行思考。要想认识清楚教育,需要从其起源讲起。从动物界里的诸多动物可以看出,人类的教育最初是家庭式的,由父母或者家族成员来教育新生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家庭式的教育由于效率低下,不再符合时代的潮流。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无法保证每个家庭都有高素质的人员来对孩子们进行教导。这时,产生了教育集中化的需求,这就是学校。
学校的出现,能够保证有相对高素质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这也有利于学生们适应集体的生活。所以,学校成为了新的教育方式。由此可见,选择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老师,是教育的第一步。
有了老师和学生,要开展教育,需要确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由教育或者说学校所决定的吗?不是的。这是由社会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例如,封建王朝教育学生要忠君爱国,要求学生做社会主义的人,等等。所以,社会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决定了学校的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缩影。所以,确定教育的内容是教育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教育的第三步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关于这一点,孔子早就给予了极好的答复。孔子有两项最重要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项主张的内容也需要相应的扩展。
教育需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贤愚贵贱,各类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一视同仁。用现代的解释是指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一视同仁”有其前提。《易经.蒙卦》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就是说:对于诚信求学之人,进行耐心教导,而并不是强迫他人接受教育。这个主张看似与《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相冲突。但实际的情况是,即便有《义务教育法》,我们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有求学之心。这时,需要对不承担教育义务的人和组织进行惩罚。只是不要对没有求学之心的学生做过多的要求。所以,两者实际上并不冲突。
有教无类除了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包含广泛的社会意义。学生接受教育不应当有家庭成分的限制、不应当有地域的限制、不应当有学籍的限制、不应当有年龄的限制、不应当有性别的限制,等等。创办学校不应当有政策的限制(可以规定建立学校的最低要求)、私立学校应当具有与公立学校平等的地位、具有同等接受国家拨款的权利,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现代的大学应当是开放式的大学,而中国的大学大部分施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例如,对非本校学生有进入的限制、对非本校学生有教学的限制等。这种封闭措施,使得大学与社会隔离开来,其负面作用一方面使得大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影响,不能承担起对社会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大学内部逐渐失去活力,成为守旧的堡垒。
我们中国人一般认为大学代表了社会的先进力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古今中外的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大学曾一度作为守旧的堡垒而存在。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所以,是先进的人和思想造就了先进的大学,而不是先进的大学造就了先进的人和思想。如果大学没有了开放的环境,很难诞生出先进的人和思想,这时,大学就会成为守旧的堡垒。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天资、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也许有人说:因材施教对老师的要求太高了,很难具体施行,所以,因材施教不具备可行性。实则不然。如果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因材施教,要求确实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把学生分为不同类别还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因材施教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育。人在幼年时期,身体、智力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具有的主要是感性能力,而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理性能力。这时,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个世界。简单地说,即是玩耍、游戏、郊游等。这个阶段大约从幼儿园到初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学习,使他们具体初步的知识积累和简单的理性思维能力。
也许成年人很难理解玩耍、游戏等也是一种学习。这是正常的。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玩耍、游戏已经很难给我们带来有益的体验了。但是,请人们注意,当一个成年人接触一项新鲜事物时,例如,电脑、手机等。如果从游戏开始,在开始的阶段,也能帮助我们快速熟悉这个新鲜事物。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是陌生的,玩耍、游戏等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好的方式。如果在他们年幼时,大人们给予了他们过多的书本知识,好像是在为他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学习基础,实际上却是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即他们对世界没有足够的感性体验。这不但会把孩子们限制在狭窄的书本里,还会使得他们失去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这是极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的。例如,当老师提问时,小学生们往往会积极回答问题,及至他们长大,这种积极性会越来越低,直至把好奇心和热情消磨殆尽,这时,学习变为了一种惩罚。简单地说,具有充足的生验的孩子们的成长的基础是世界,而过早学习书本的孩子的成长的基础是由书本构筑的虚拟世界,这两类孩子未来的成长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高中时期,孩子们通过之前的教育,对世界有了亲身体验,他们热爱世界,也具备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这个阶段,应当使学生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并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兴趣或爱好。
大学时期,由于学生们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体力和智力已经成熟,开始进入人的黄金年龄,应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完善其理性思维能力,并发展他们的爱好。这个阶段,应当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即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独立之精神,并对自己的兴趣或爱好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大学之后的教育,学生们已经了,大部人应当脱离学校教育。即便还在学校里,也应当是作为研究者或教师参加工作,承担起自己和社会的责任。学校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转换了角色,重点不再是学习的地方,而是工作的地方。这时,就进入了广义教育模式。
因材施教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性别给予不同的教育。人有男女之分,由于男女生理功能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教育。一般来说,男性生来体力强健,女性则柔弱一些;女性生来具有照顾幼儿的优势,男性则要差一些,等等。所以,对于不同的性别应当给予一定的差异化教育。这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客观事实。
关于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内容还有很多,我只是论述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近年来,也看到过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的介绍,其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这两项教育方法的范畴。由此可见,它们的正确性。
既然说到教育,关于考试的问题是不得不说的。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出现之后,考试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考试可以使我们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因此,中国的考试传统长盛不衰。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历史上看,真正的伟人或英雄,有几个人是通过考试考出来的?或者说,从隋唐至今,有几位状元能成为真正的伟人?回答:几乎没有。即便从近代来看,那些考试成绩优异的人中也很少出现真正的人才。所以,考试不能为我们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这是不是说,考试就没用了?不是的。考试仍然是一种选拔方式,但它选拔出来的不是最优秀的人才,而是选拔出符合基本要求的人才。或者说,它淘汰的是不符合要求的人。例如,有一项工作需要招聘,这时,考试的目的是找到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淘汰掉不能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至于这项工作能否做好,这是很难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工作,也能够通过考试达到自己的要求。但在正常情况下,考试真的无法达到选拔最优秀人才的目的。所以,人们应当正确地认识考试的作用,才不至于事倍功半。
当代的中国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资源不平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冲突、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教育收费高的问题、校园欺凌现象以及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合起来形成了近年来人们所讲的教育“内卷化”现象。教育“内卷化”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的情绪,人们普遍地认为这是教育的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实则不然。人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中国的家长们投入了诸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却很难把孩子培养成为出色的人才。若放眼全球,这个问题则转变为中国的家长们投入了诸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却很难培养出符合现代世界所要求的人才。通俗地说,即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上了清华、北大,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这才是教育“内卷化”的真正问题所在。如此,我们可以明白,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当代的中国教育的效率极为低下。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在于这种教育方式比个体的家庭教育具有更高的效率。具体地说,表现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内容、正确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相对低廉的教育费用等。而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使得其教育效率已经降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可以说徒具现代教育的形式,而不具有其实质。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学校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要提高教育的效率,人们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进行彻底地改革:选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定正确的教育内容、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及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说过:“正是由于贫穷,所以我们要办教育。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办穷了,最后办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已经存在很久了,我们需要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这一问题上,一切借口都不能作为不改革教育的凭借。不然,中国将失去未来。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