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李志民:通识教育要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强调“通”而非“专”,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完备的“知识图谱”和“逻辑武器”,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一般认为,由于这种教育模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有望实现自由且顺其自然的成长。
被奉为通识教育圭臬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红皮书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以及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的其他课程。后来,哈佛大学一直坚持要求本科生学习此类课程。
近十几年来,国内对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呼声很大,但在实施上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大部分高校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选修课”,课程设置依旧偏重于学科专业的知识传授,教学形式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于浅显,难以达到通识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双一流”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也对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因此,通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和进一步加强,并且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开展通识教育,必须要转变“为就业而教学”的观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看似是教育模式的简单差别,但本质上,其实是教育目的以及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争论,并最终选择了苏联的“为就业而教学”的培养模式,所以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口径非常窄,就业目标很明确,而招生数量也基本按社会就业情况确定。这对解放后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众多教育模式的交流,这种趋势得以遏制,但是惯性却不可避免。尤其是随着高考人数的爆发式增长,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学校,就业依然是最重要的指挥棒。然而,由于既脱离社会需求又缺乏自我进化的动力,很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成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怪胎。
当前,要实现中央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依托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就离不开通识教育。因此,高校要以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需求为己任,充分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强化和做好通识教育。
其次,通识教育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了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更谈不上发展和复兴。
国家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高校要开展通识教育,也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认真寻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坚持将其融入大学通识教育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第三,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要与时俱进。当今,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科学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为此,中国高校在加强通识教育方面必须保持强烈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准备。
一是科学素养。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科学素养通识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培养连贯性,如在中小学加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在大学开设科学发展史通识教育,无论文科理科或工科商科,都要做好科学普及,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科学方法等。
二是人文素养。让各学科学生,尤其是非文科学生多学一些国学名著,多读一些历史经典,多谈一些人文知识,多赏析一些艺术作品,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转化为学生的境界、修养和素质,成为人才未来发展的坚实基座。
三是法制与道德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是信息技术素养。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基本生活工具,通识教育应该增加计算机基本知识、编程基本术语等内容,并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方面进一步强化。
五是自主学习素养。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系统知识;教会学生理性思维,把知识点形成知识环、知识面;教会学生用数理和逻辑把知识点和知识面抽象成知识体,即自主知识升维的能力。(作者李志民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图片源自网络)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观点丨李志民:通识教育要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强调“通”而非“专”,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完备的“知识图谱”和“逻辑武器”,从而培养具…
- 常见教育名家名言汇总
- 让教育回归本质!“双减”一周年一线观察
- 法国教育“重启”首先上好抗疫课
- 法国学者建议全面改革小学课程体系
-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演化之路:学院式治理与DU文凭的出现
- 700万师生线上开课保利威助力江西省 ”赣教云”学习平台顺利上线
- 云南教育厅要求全省学生用“快手”在线开展安全教育 引发质疑后叫停
- 复旦通识·访谈 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专访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杨茂森
- 柴桑区第二小学举行赣教云·教学通20使用校本培训
- 什么是好的教育?北京五环外“神秘果园”花16年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