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文化  教育

复旦通识·访谈 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专访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杨茂森

  原标题:复旦通识·访谈 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专访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杨茂森院长

  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向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展好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通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复旦通识教育中心推出了【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系列访谈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苏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相关领导们在往期访谈中对各校的通识教育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在本篇文章结尾找到往期链接)。

  本期我们邀请到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杨茂森院长。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四川美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

  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院长。曾任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院系党总支、公共课教学部主任。从事教育管理、通识教育教学研究。

  在全国高等院校轰轰烈烈通识教育改革浪潮中,艺术院校几乎没有参与其中,各院校基本维持着“公共课部”或“基础部”“文化课”的概念。近年,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疲软现象。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在60、70年代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但是发展到80、90年代,这种“疲软”现象越来越明显,出大家、名家、大师级别的艺术家明显变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2016年我主持当时公共课部工作以来,一直思考这一问题,发现最重要的是在于川美的整个人文底蕴出了问题。过分重视了技能性与专业性,忽略了艺术家若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师,艺术家就应该是有思想的艺术家,艺术家必然同时拥有思想家的身份。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川美2016年启动了通识教育改革。改革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我们积极参与了全国各类通识教育会议,聆听各高校的做法,参加了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大等学校举办的研讨学术会议。在此基础上,川美逐渐厘清:作为一所专业的艺术院校应该如何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通过五、六年的时间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探索与调整,直到2021年,川美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可以固定下来的模式与路径。并经过一年的筹备,在今年成功举办了通识教育课程展,并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通识课程展精炼梳理了课程,通过反复提炼,反复打磨,让每一个老师更加清楚课程的定位、目标、方法与实施过程,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展和全国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让川美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川美的通识改革成果,同时也推广川美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到坚实保障和服务。

  川美在通识教育顶层设计中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让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相匹配,让通识教育配合并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高度的达成匹配度,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目标。这是出发点也是归属点。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从学校实际情况也就是学情开始分析思考。艺术院校的整个文化底蕴与综合性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专业性的艺术层面上又非常强。改革一定是从艺术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出发,进行设计和思考。通识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学情分析这两点对于任何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都很重要,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川美的通识教育一定要植根于艺术院校本土化的要求,在本土化的前提下进行思考。我提出了凸显三点:特色性、针对性、适合性。特色性:就是川美的通识课程不能够像综合性院校建立一个庞大的体系之上,而是一定要有自身的不可替代的特色;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方向一定是明确的,是有针对性地来解决问题;适合性:川美的通识课程一定要适合四川美术学院自身的定位与条件。

  在这个背景下,川美提出了“‘微’至‘全’”的概念:这个“微”,既是“微小”,也是“精微”;但同时又要通过“微”来达成通识教育的“全”的效果,尽可能地在艺术院校的特殊背景下,根据实际情况“‘微’至‘全’”。如何在“微”的实际情况下,尽可能地达到“全”的效果,是艺术院校普遍面临的挑战。而之前提到的特色性、针对性、适合性,就是为了解决其中的问题。也可以说,“‘微’至‘全’”就是川美通识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

  川美通识课程体系分为核心必修课程和通选课程两大板块,我这里主要介绍核心必修课程体系。核心必修课程体系分为文化课、英语课、体育课三个模块。文化课涉及人文通识素养,英语课主要关注综合性与跨国际视野,体育则是培养一门运动技能养成。广义上通识课程还包括了思想、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国家统一要求的课程,思想课程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由学生处负责。因此,我这里谈的通识课程只是我们所承担的人文、英语和体育课程,我们负责的通识课程占比为16.5%。其设计原则就是在五大学理的背景下开设的核心必修课程。

  五大学理是指按照“大而全”“微而精”“针对性”“特色性”“适合性”原则,通过五大学理的指向,在顶层设计中建构艺术通识课程体系。第一是人文素养的培育,这对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学习内容;第二是艺术学理的基础,作为艺术学院的学生不能仅仅有技能化的实践性训练,还需要建构艺术概论、美学、设计等属于艺术学范畴的学理基础;第三是知识博雅的汲取,追求广泛的知识性,要给予广大学生普及性、同时与专业相挂钩的知识,包含世界美术史、设计史等内容;第四是艺术与文化结合,任何艺术都与文化是关联,但目前学生文化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包括对于传统文化、国际文化、以及艺术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等,所以亟待补充与完善;第五是能力思维训练,艺术是一个非常强调实践性的学科,所以思维训练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同时,川美也提出了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价值观层面三大能力要求。在五大学理的框架下,分析与推演用什么通识课程来支撑与建构适合自身的通识课程体系。

  人文素养方面,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和“文学经典选读”等核心必修课程。现艺术院校开设的这类课程局限于“大学语文”的概念。而川美在2016年的改革中取消了“大学语文”科目,建设了“文学经典选读”课程。因为艺术院校不是培养学生成为文学家,而是在中外古今的漫长时间中让学生学习经典作品。“中国文化概论”是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课程,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考虑到师资有限,川美将“中国文化概论”以讲坛的形式呈现,把讲坛转化为一种课程,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当中,必须参与三次以上讲坛学习活动。并由4位老师参与教学辅导,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考核后会获得1个学分。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教师资源问题。

  艺术学理方面,开设了三门核心必修课程:“艺术概论”“美学”与“现当代设计”。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艺术概论”和“美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一个艺术家,必须从艺术学理上对这两块领域有着清晰的、系统化的理解。“现当代设计”也是经过不断的探讨与论证后开设的具有改革性的课程。

  知识博雅方面,开设的核心课程是“世界美术史”。这门课的前身是外国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但是这种课程具有很大的缺陷:外国美术史往往局限于欧洲,并且缺乏对宏观的世界美术史的认识。一个艺术学生需要了解整个世界的艺术,而不单单只是中国和欧洲的美术史。因此川美在2016年进行了改革,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欧洲的美术史,还让学生学习亚洲、非洲、大洋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美术史。

  艺术与文化结合方面,开设了“艺术与文化”核心课程。该课程自2015年开设,经过四、五年的艰苦建设,成为了教育部评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这是一门具有改革性、颠覆性的课程,彻底改变了原来艺术院校的相关课程设计。该课程的开创性体现在采取对分课堂模式,一半课程在课堂上,一半课程在课下。目前这门课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筑、服装、陶瓷、漆器等方面,往往也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拓展,实现艺术与文化的结合。

  思维训练运用能力方面,开设了“艺术沟通与写作”核心课程。该课程于2016年开设。由于自身的学科背景,艺术院校学生的技能很强,但是文本能力和语言沟通与写作能力较弱。基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开设了“沟通与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简单、明确的表达能力。但“沟通与写作”不适合艺术学院,因为其特性并不明确,因此川美在课程名称前加上“艺术”二字,专注于与艺术相关的沟通与写作。这一名称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是沟通与写作本来就具有艺术性,第二是将这门课界定于针对艺术学生的沟通与写作,具有特定性。这个界定又引申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三化”概念:一是“本土化”,这门课程必须植根于它的背景,专注于艺术院校的沟通与写作;二是“视觉化”,由于艺术院校学生对图像、色彩、线条、块面等敏感性较强,而对文本较为弱化,所以这门课程可以有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三是课程中沟通是艺术化的,写作也是艺术化的。

  “三化”理念始于“艺术沟通与写作”课程,但在发展过程当中,“三化”原则逐渐转变为通识学院全部课程教学的要求。川美的通识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动画、设计、油画、国画、雕塑等形式,来实现文本的呈现。以“文学经典选读”为例。对于《诗经》里面一首经典诗歌,老师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专业视角把这首诗转换视觉化的图像,再把已经完成的视觉化的图像转回成文本。通过两次翻转转化,让学生可以进行再创造,通过创造新的作品来呈现文本与图像的关联性。创新正是艺术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这就使得通识课程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关联了起来。这也是川美提出的“本土化”、“视觉化”和“艺术化”的体现。因此,“三化”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通识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更有成效地达到“通专结合”的目标。

  您提到了川美通识课程体系中的英语课程与体育课程,艺术类院校中开设的这两类课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英语课程最早就是“大学英语”,分成初、中、高三类,讲解一些基础的字词句要求。后来川美对英语课程进行了相当重大的改革。英语是艺术家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英语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英语专家,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看懂英文材料,进行英语交流。所以川美对英语课改革,开设了“情景英语”和“艺术英语”两门课程。“情景英语”课程主要讲解学生在未来可能面对的特定场景中所需要使用的英语。第一类包括出国、定酒店、定飞机、办签证、到机场、进出关等场景。第二类为艺术场景,包括在美术馆、艺术馆、画廊等情景下进行英语交流。第三类是沟通情景,比如国际性的交流、面试、对自己作品的推介等等。让学生能够应对不同情境下的交流是本课程的重点。“艺术英语”比“情景英语”的针对性更强,专注于艺术范畴的英语,比如国画、油画、雕塑、设计等涉及到艺术专业词汇的使用。这两门课程作为模块课程是大二以后学生的选修课程。相比大一的基础英语课程,这两门模块课程指向性更明确。所以川美对于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强调针对性和适合性。

  体育课方面,由于艺术院校的学生体量较小,并且学校本身的场地也不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喜欢一项运动,可以提供开设竞技性较低要求的项目,在2016与2017年陆续推出两门课程,“健步走”与“越野行走”。“健步走”就是把整个校园变成体育课的课堂,老师带领学生绕着学校的各种小路走路,同时会提出较多科学性的要求,包括如何摆臂、如何挺胸、如何呼吸、走路节奏应该多快等等。一般要求走路一个多小时,大概会走五六公里。该课程开设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对于这种在室外或者是校外的授课方式很感兴趣。因此川美在“健步走”课程之后又开设了“越野行走”课程,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拿着手杖行走,这也就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比如怎么摆臂、怎么增加力量等一系列要求。这两门体育课程的推出也是为了适应学生的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情和学校进行分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构建出具有针对性、适合性的特色课程,是川美这几年一直探索的方向。

  相比于其他一般的非艺术院校中开设的艺术类通识课程,您认为在艺术院校中开设关于艺术的通识课程有什么区别与特点?

  关于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和非艺术院校的通识的关系,我们首先要理清艺术教育这个领域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里哪一些适合放在专业性的艺术院校,哪一些是普适性的。我认为需要从艺术教育的三个维度来思考。

  首先是“史”的角度。如果不了解艺术的发展史,那么讲授任何艺术都是无根基的。比如我们去看博物馆,首先要对艺术发展史或者艺术史知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否则面对博物馆里展出的各种艺术品,看的时候就是隔靴搔痒,只是看一下热闹。这种差异性就取决于艺术史的培养,所以不管是对于专业性院校还是普通院校,艺术史都很重要。

  其次是艺术的系统性。如果没有将系统性呈现在整个艺术教育的层面,那么技术就会变成一种碎片化的东西,学生不会得到非常完整的把握。如果只有对于艺术的一种兴趣,而没有系统的建构,那是很难深入、全面地接受艺术教育。所以不管是专业性院校或者是非专业性院校的通识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力,而这种审美力的培养就需要系统性地学习。系统性既包括艺术史的学习,也包括实践性的创作。综合性院校在艺术审美的通识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艺术的实践与创作,因为只要有一次艺术的实践课程,学生就会对艺术真正的本体产生另外一种认知。如果只是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进行理论批评或艺术史研究,而缺乏实践的环节,那么也很难达到系统性的要求。

  第三是要教给学生用一种批评的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件艺术作品。我们现在可能觉得艺术作品是多样化的,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裁判这个作品的好坏对错。但学生仍然需要从自己审美的角度、从自己的主观性出发,能够提出批评性的看法,或者是审美性的表达。也就是说,通识课程应该要求学生能够有一种判断的眼光,为其提供能力的训练。总之,不论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还是其他综合性院校的通识教育在艺术专业的深浅程度上有哪些差异性,艺术类的通识课程都应该基于这三点进行构建。

  此外,有些学校会开很多的艺术实践课程,学生会比较盲目,什么实践课程都去学,其实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艺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于各个艺术门类的通融性和内联性。学生只要进入了一项艺术实践,那么相关的东西都有内在联系。比如说国画和油画,虽然这是两个绘画画种,但实际上内部是相通的。如果真正搞清楚了国画,那么对油画也就贯通了。所以现在很多的艺术家中,原来画油画的转到画国画,反之亦然。再比如,在一些工科院校里,对于艺术审美、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批评的学习,可以和他们的专业学习相挂钩。对于艺术史的学习,还可以关联到对理工科产品的创造性进行评判。因此不一定要开设很多门课程,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一次艺术实践。如果再加上一些艺术史的知识学习,再有一门课程来培养他的艺术判断能力,那就非常充分了。这些课程在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和普通院校的通识教育当中都是可以存在的。川美开设的是“世界美术史”,但是其他非艺术院校不一定要开设这种课程,完全可以开专题的美术史,比如“文艺复兴美术史”,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其提供思考与学习的可能性,将学生引入艺术的整体当中。

  每一所艺术院校都会有相关的专业院系,专门培养艺术学、艺术理论、艺术管理等人才,川美就有艺术人文学院。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通识学院是两条线,专业院系的人才培养更具理论性。比如“中国美术史”课程,通识课程可能只上一个学期,但是专业院系的美术史课程可能要上两年。还有比如“艺术概论”和“美学”的课程,专业院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通识课程大得多,所以他们的学生并不参加通识课程的学习。他们的课程构建又会再细分专业,自己也有相应的实践课程与创作课程,有自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他们希望培养的是未来的史论家,而通识学院培养的学生是实践者,是在国画、油画、雕塑、设计等这些领域要成为未来的艺术家的人。所以两条线的课程体系完全不一样,通识学院承担的是为从事艺术实践的学生提供通识教育的保障与个人素养的培育。

  现在全国艺术院校的通识课程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中央美院采取的方式,他们把全校的通识教育和相关的专业培养都放在同一个人文艺术学院。但由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差异性。在八大美术院校里,川美采取了另一种模式,川美将面向实践类艺术专业的通识课程与艺术人文学院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分割,另行设立了通识学院。因为我们认为,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在学校里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就可以更多地进行全局的考虑,在管理体系上更能够沉下心来思考针对实践艺术家的、与学校相适合的通识教育。所以川美在2019年把原来的公共课部改为通识学院,避免了公共课部的含混性,从而在通识教育的定位、目标等方面拓展到了一个更加全面和广阔的层次。在这一点上,川美的改革是走在前列的。

  川美不仅对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也对研究生开设了通识课程,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如何看待通识课程教师共同体?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研究生虽然具有了研究能力,但是在思维思考能力、特别是逻辑性思维的能力上还是欠缺。艺术生在感性方面特别厉害,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弱点。于是通识学院在2020年就计划建设为研究生开设通选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可能性。研究生处给予极大支持,允许通识学院灵活操作。于是我们就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式、三讲三议”的研究生通识课程改革实践。

  首先是要分析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目标与诉求,然后设计整个教学体系的区别。本科生教学更多侧重于传授知识点,给予思考的方法和问题引导,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研究生更重要的是三个方面:对话,要让研究生能够与教师对话;审辨,也就是逻辑、论证、阐释、评估的能力;以及研究。研究生的对话、审辨、研究,与本科生的知识思考能力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将这些理清楚以后就可以发现,研究生的通识课程不需要概念化,也不需要系统化,更不需要全面性。研究生的通识课程要解决的是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审视思辨的能力、方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川美应该在这些能力的提升上面来思考通识课程的开设。研究生的通识教育绝对不能是本科生的延长版,不允许在开了本科生的课程以后变换一下就来开研究生课程。

  就此,川美设计了“通专共生”“教研相长”“三讲三议”的对分课堂教学,这一设计被列为了重庆市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点项目。要做好研究生“通”和“专”共同生长,也就是“通专共生”,也要做好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教研相长”,并通过三次专题讲座和三次学生充分讨论的“三讲三议”教学设计,完成研究生通识教学和目标。在“三讲三议”的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提出和设定是不确定,甚至是老师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可以来和学生共同探讨找出答案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是教研相长。第二就是老师要跟学生能对话,主要以教会学生怎么思辨,怎么探究的方为根本。第三就是在“三议”环节,学生为真正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需要发生一种“隐”和“显”的主体对换。教师要变成一个隐性的角色,学生为显性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复杂,但是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因为老师要给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要掌握倾听的技巧、交流的技巧,理解讨论的空间、话题的敏感性、怎么准确地回应等等要求。

  此外,川美还开创性地把体育课程也拿到了研究生通选课程之中,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修读,并不勉强。因为我们也发现很多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太差了。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生的选修体育课的人数很多,学生都很乐意上体育课。

  川美通识学院是没有学科建设,也没有学生的一个教学单位,老师的个人发展和归属遵循了几个原则。一是教师选择自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与学科发展方向匹配的学科。二是自愿申请,教师根据自己发展方向提出学科归属申请。三是归属学科后教师科研均可以在学科中申报项目。四是学科委员会评议审核后,可以申请硕士研究生招生。四是没有归属到学科的老师可以在科研处单独申报科学研究类别的项目。比如体育和英语等学科。学校的政策给予通识学院老师个人发展有了保障通道,因此,通识学院在科研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国家级的、省级的和校级的荣誉成果。总之,教学与研究应该是两条腿走路,虽然通识学院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考虑,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老师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目前艺术院校依然面临不少难题,首先是“通专结合”的融合度问题。因为对于艺术家、设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出作品。一名艺术家的文化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出作品,其他再好都没用。所以说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会呈现到毕业展和作品上,艺术是需要用作品来说话的。“重专轻文”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学的师资非常匮乏。由于艺术院校的单科性质,师资资源只是局限于几个板块内,也就是体育、英语、人文素养和艺术理论板块,不能关照通识教育的全面性。所以目前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非常不全面,它缺少自然科学的板块。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大学四年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全面的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通识能力的构建,以使他们未来升学或走向社会后进一步的深造,让学生有可塑性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近年,艺术院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就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医学、宇宙、机械、人工智能等等内容,与人们生活的关联性越来越大。很多艺术家已经在探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在实践里很多艺术作品已经呈现了与科学的紧密关系,但是对于艺术与科学的通识教育,现在艺术院校里面几乎都是空白。这也涉及到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在目前基本也是空白。跨学科的教育也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点也是艺术院校面对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