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
原标题: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
作者:韩秋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经70年历程,伴随时代发展不断进行范式转换和理路更新,但基本价值立场始终如一,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和坐标,助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作用。”新时代要求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深刻性、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成果。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内部联动提供重要参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始终具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既有的内部学科边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整体的创新发展。
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创新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思想的考据式、考古性研究用力突出、成果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通过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些“还是可以的”工作被引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推动从事原理研究的学者们反思、深挖、拓宽、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的内容、思路、范式。例如,近年来围绕《资本论》的文本讨论,最初主要发端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但最终有力激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方法在新时代焕发真理光芒。
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丰富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但许多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都发表过有影响力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与这些观点的批判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随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流派的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丰富扩大。
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展开的微观、多点的现代性批判,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有效防范和避免现代性危机、解决现代性问题等,形成了更加成熟理性的认识。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体系上得以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然也功不可没。
其一,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呼唤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以战斗姿态出席这场与教条化、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展开的理论斗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观点的返本开新式解读,以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境况、揭示物化和异化现象为旨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现实性特征和人文性情怀,一定程度上有效回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学术范式上的创新需求。
其二,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随着时代变迁和现实发展,着力于自我批判、自我解放、自我超越,努力使自身呈现历史的发展性、理论的延展性和实践的创造性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性研究方法的强调,为活跃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问题研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动力与话语支持。
其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不断挖掘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空白点,扩大问题域,促使我们在比较分析的视阈下拓宽学术创新。如:我们应如何以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为镜捍卫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创新提供生动范例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新进展新变化,饱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多元理论范式、话语体系转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革命。“总体性”“物化”“实践”等概念范畴在一定时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革命提供了新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转变提供了新语境。
其次,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转向现实问题批判的理论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历史、实践、资本逻辑、社会形态等贴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维度更为丰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不断形成新范式。
最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阐释路径的新挖掘,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日常生活异化”“景观社会”“空间生产”等新话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素材。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我建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需要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助推。新时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坚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审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一步置于时代问题、理论发展和学科学术话语的互动中,倾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助益。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2日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