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客是怎样炼成的
原标题:小创客是怎样炼成的
近年来,平山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各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创客精神和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尤其是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实施以来,各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客活动,整体推进创客教育发展。其中,五所项目实验校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为平山区教育信息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选择了在开展创客教育方面各具特色的三所小学,近距离了解创客教育给“小创客们”带来的收获。
在“2019年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骨干培训者高级研修班”中,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蒋鸣和在讲座中引用了桥头镇中心校的案例。他说:“创客要从偏远学校做起,要从农村做起,现在最新的不是北上广的专利,而是从做创客开始,试试看,成功了,这就是教育公平。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中心校的应用案例就是成功的创客案例。”
学校信息科研室主任徐阳告诉记者,因为我们是农村小学,孩子们没有参加过什么创客项目,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创客教育,所以学校首先做的是普及。先从五年级选出8名思想活跃的学生,成立社团小组,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围绕“身边的小技巧”这一主题开展活动。
老师鼓励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找寻问题和灵感,一次偶然的机会,体育课上要求大家做仰卧起坐,有些同学动作不到位。于是大家萌发了可以设计一个代替老师监督仰卧起坐训练装置的想法。说干就干,先绘制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后开始设计图纸,一组学习编程,另一组做作品模型。把主控板、造物粒子扩展板、运动传感器、音箱等套件组装起来。做好作品后,大家第一时间展示给体育老师,老师饶有兴趣地试验起来。
在学校校长祝旭龙看来,这次创客体验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可以变革学习方式,开展更灵活、更具有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小组成员张云彤兴奋地告诉记者:“学习原来还可以这样,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到实践中去获取。虽然我的分工是填表和演示,但是这个项目我也是参与者之一,也和我的队友一起制作作品。在这次活动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动脑、什么是创造,我认为我们都是成功者,都是‘阿姆斯特朗’,只不过他开启了人类登月的脚步,而我们却迈出了自己探索的第一步。”
“我们学校近几年不可能花10多万去购置‘高大上’的机器人、无人机,但我们想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好,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问题,学会利用现有材料合理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勤于思考、乐于研究、查找文献、动手实践的能力。”徐阳说道。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创客。”这是东明教育集团开展创客教育的最终目标。正因为创客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就需要有学科教学的支撑。因此,学校将创客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把创客教育同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紧密融合,让学科课程成为创客教育的载体,创客教育成为学科课程新的知识点。
数学课上,讲到距离、时间和速度的问题,老师们不再只是在黑板上画线让学生求解,而是让学生尝试用家长手机上的地图和运动APP,记录自己上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计算,这样的学习任务变得不再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课中,五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简单的电路知识,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设计了“简易小台灯的制作”的创客课程,孩子们亲手操作,将工程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整合,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了拓展。
学校还将京剧、剪纸、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元素与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融合,推出了传统文化与创客教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美术课上,师生创作京剧脸谱、蜡染和剪纸,改变以往的纸笔单一模式,利用电脑收集相关资料,利用画图软件进行设计,最终拿出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制作走马灯和孔明灯时,用积木替代传统的竹木作为基本结构材料;用LED灯组替代蜡烛作为灯光来源;用电机替代热空气作为动力来源。这里成了学生们汇聚创意的场所,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学到怎样将科技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方法。
关于创客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杨华有着自己的理解:“‘创客’源于生活,源于对好奇的冲动,即便有一丁点的灵感和想法,试着把它设计和制作出来,便可以成为一名创客。创客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补充,要把创客教育与学生生活融合,让创客意识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她而言,创客教育绝不仅仅是搭建一个创客的小屋或是建成一个创客的空间,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所有的教室都将变成孩子们创客实践与体验的场所,整个校园将成为一个大的创客空间,每一位老师都将成为创客的引导者,每个学生都成为创客,都能参与到动手实践、学科融合、创造性学习的活动中。
2017年9月,群力教育集团的创客空间正式成立,近150平米的创客大厅宽敞明亮,分授课区和学生活动区,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学校开设的创客教育课程已在全校43个教学班普及开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组建了创客教育兴趣小组、创客社团和编程社团,开设了拓展课程。今年5月,学校的10名小创客代表我市参加了第十六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取得了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的优异成绩。
“我这边搭建完成,可以随时开始执行指令。”“好,我再检查一下程序。”一个同学负责搭建,另一个同学负责编辑程序。在创客空间里,随着机器人准确地把小球投入到设有阻挡障碍的篮筐里,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研究了几个下午,今天终于成功了!”同学们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动手、动脑的快乐,也提高了他们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施展了才华,放飞了梦想。
如今,该校已经正式成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创新创客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信息技术负责人姜洪秀告诉记者,创客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去自由搭建,搭建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自我成就感。在搭建、组装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反复实践,克服困难,直到成功。在一次次成功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从小培养出来的这种自信,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做创客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Maker”,本义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精神和教育的碰撞,出现了创客教育的概念,“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老师这么说:“狭义(数字)创客教育就是通过鼓励学生们进行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了数字化工具(包括开源硬件、三维打印、计算机、小型车床、激光切割机等),培养学生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将自己的想法作品化,并具备独立的创造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创客课程,开设创客空间,为学生创客教育学习提供了环境、资源和机会,学以致用。而在中国的校园里,比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各自组建了创客团体或社团;一些中小学,如浙江温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也分别搭建创客平台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出现了创客教育的身影。但中国的创客教育才刚刚起步,改变教育方式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