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的大码头和大源头
原标题: “小剧场”的大码头和大源头
原标题:“小剧场”的大码头和大源头——写在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前面
已连续举办四年的“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于本月底再次启幕,京、昆、越、滇、绍、豫、花灯、高甲、黄梅等九个剧种的九部小剧场戏曲作品将在长江剧场一一亮相。
与往届不同的是,此次增名了“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宣示了这不仅仅是一次小剧场戏曲的“再出发”和“再起航”,更是一次“再扩容”和“再提升”。过去四届小剧场戏曲节,在全国范围内接收了14个剧种共163部剧目的申报,推出了35个佳作,体现出上海作为全国戏曲“大码头”的意识、作为及效应。此次增名,实至名归,愈发鲜明地表达了戏曲节在忠实传承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在弘扬特色基础上扩大包容性,在立足上海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服务全国的宗旨。
据统计,我国现有戏曲剧种273个,剧种表征虽千差万别,审美基因则一般无二,即王元化先生所归纳的“虚拟性”“程式化”和“写意型”。审美基因的共性,决定了所有戏曲剧种具备“一进共进”的潜能——这从昆曲、秦腔、京戏崛起后对各地方剧种所产生的影响上清晰可见。同时,戏曲作为农耕文明的艺术品种,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综合呈现到传播方式,均面临着向现代化和城市化演进的要求。这是所有当代戏曲剧种都应主动探索和努力进取的,也是笔者主张剧种不论大小、历史无关新老,都要尝试“小剧场”的理由。
小剧场戏曲的创演,须有思想的先锋、艺术的实验、观念的突破和实践的探索。“小剧场戏剧”源于上世纪中叶的西方剧坛,其初心是回归戏剧观演关系的本质,抵制戏剧创作的模式化和运作的商业化。上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小剧场”概念,先话剧后戏曲,在昆、京、越、川、淮等剧种次第开花结果,不仅出现了《镜像红楼》《情叹》《伤逝》等佳作,而且集结成几次小规模的展演活动。与传统折子戏、原创小戏相比,这些剧作的质地和效应差异明显,是戏曲创演应对当下、探索未来多种可能性的创造。以笔者见,“小剧场”是以场地样式、观演模式的变革作为驱动力,带动剧目内容、呈现样态的创新,因此“形式”是首要的、举足轻重的。与话剧比,戏曲对形式的敏感度要远超话剧。回看戏曲历史,从宋元的勾栏、瓦舍,明清的庭园、戏台,到近代的茶园、游乐场,再到现代的西式剧场,戏曲剧目和演员表演因演出场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再明显不过。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戏曲无论是思想、艺术还是市场的突破,都大可以借助“小剧场”来尝试,这对当代戏曲的前途命运作用之大、意义之重,未可限量。有鉴于此,小剧场戏曲应成为思想深、艺术精、成就高、懂得观众审美心理尤其是年轻人需要的戏曲精英的竞技场,而不能仅仅是作为戏曲外行、新手、“菜鸟”们的训练场。
小剧场戏曲的发展,须有平台的建设、机制的保障、创作的引导和评论的估量。四年多来,戏曲节的观念越来越新,定位越来越明,成效越来越彰显。通观被纳入五届戏曲节的40多部作品,笔者发现一个趋势,即渐从传统小戏改编居多,向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编、原创发展;从单一剧种呈现居多,向多个剧种甚至中西音舞艺术跨界融合发展——这是符合戏剧作为综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当代社会互联创意要求的,从中可见戏曲节的文化追求。另外,在鼓励思想艺术突破的同时,戏曲节也倡导市场探索,用优质的演出、名家的集聚、策划的创意和宣传的亮丽来吸引本与戏曲距离较远的青年。社会经济效益两头并重,这是符合国情的小剧场戏曲创演定位,也是戏曲节的立意方向。
当原创大剧场基本整体化,传统折子戏演出完全固定化,小剧场戏曲便有可能取代传统折子戏原有的地位,以其创意之新、制作之精、运作之快,不仅成为当代最常见的戏曲观演模式,更因其思想先锋性和艺术实验性,具有向原创大剧场剧目转换的可能。小剧场戏曲节的初心及坚持,成效和影响已有目共睹;而今的扩容和增能,相信能为当代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我们希望,未来的小剧场戏曲节既有“大源头”的能力和实力,又有“大码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此带动整个当代戏曲的发展,为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打造,增添一个举足轻重、晶光闪烁的砝码。
(作者胡晓军,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