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程德培:站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年轮上
原标题:吴亮、程德培:站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年轮上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高凯)曾经在80年代中国文坛引发多方关注的“文坛掠影”,令吴亮和程德培两位文学评论家为人所熟知,2019年,作家出版社为吴亮和程德培出版作品集《或此或彼(1985-2015)》与《黎明时分的拾荒者》,既是对过往重新的梳理,亦是一种致敬。
1985年的某一天,在上海的某个公交车站上,程德培偶然间遇到刚刚调任《文汇读书周报》任主编不久的郦国义,谈及当时的文学批评,两人都很有感触。一拍即合,郦国义决定由程德培和吴亮在报上开个专栏,当即就取名为“文坛掠影”。自此,从1985年至1987年,程德培和吴亮在报纸上两人交替、每周一篇点评国内期刊上的作品,多为小说,也涉及一些诗歌和报告文学,这些短小精湛的批评文章,在80年代的中国文坛反响颇大。纵使吴亮和程德培在此之前都已经涉猎文学批评领域,但这段“文坛掠影”的经历无疑对他们的成长以及当代文学批评史都至关重要,也为他们开创各自的批评风格打下深厚基础。
此次整理出版的作品集《或此或彼(1985-2015)》与《黎明时分的拾荒者》,《或此或彼1985—2015》是吴亮三十余年来最为重要的评论性文章结集,谈论的是作家、作品,关注的是思想、思潮,在时代与观察间,在描述与分析外,绝非只是非此即彼的判断,更是辨认或此或彼的道路。
《黎明时分的拾荒者》系程德培第四个十年集,所收皆为万字以上长文,融细密阅读、精致阐释、优雅行文于一体,在词语的连绵间,见当代文学的波涛翻滚,见当代作家的心性格局。
日前,30余位评论家、作家相聚北京,就这两部作品具展开研讨,探讨两位评论家的观点与思考,共话文学批评的光荣与尊严。
翻开吴亮《或此或彼(1985-2015)》的第一页,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敢对天发誓”,这篇《当代小说与圈子批评家》他在1985年时就认真读过。“那时我还年轻,大约二十岁或二十一岁,吴亮和程德培二位老师的书,对我影响很大。”三十年后,李敬泽已经从当初的年轻小伙成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而今再重读吴亮与程德培的文章,他发现文中所透露的文学信念依然没有过时,“其中历经时间考验而依然存在的强大的针对性,就是一个批评家的力量所在”。
对八十年代吴亮和程德培记忆深刻的,不止李敬泽一人。作家李浩对吴亮的敏锐甚为叹服,李浩感叹吴亮的批评文字里布满了神经末梢,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清晰地感应到这些神经末梢在触动之下越写越激烈的反应。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很欣赏程德培作为一个批评家的“文体意识”,在张莉看来,程德培是充分认识到了批评家作为作者本身的复杂性,展现出了非常卓越的批评文体意识。“重温这些批评文字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凛冽之气,感受到一个优秀写作者和批评家的好奇心,内心的文学热情会被再次点燃。我觉得在很多写作者心中,二位老师都是让人心向往之的批评家。”
同为评论家的贺绍俊也觉得,“八十年代是一个极其灿烂的文学时代,程德培和吴亮肯定则是这个文学时代中特别耀眼的明星,甚至可以说如果缺了这两位,八十年代文学批评就会失色不少。”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与吴亮、程德培已经是四十多年的好朋友,在陈思和看来,80年代的吴亮就像一把尖锥子,锐气逼人,每每写文章就针对文学界刻意回避的地方提出问题,而程德培则恰恰相反,选择沉浸在文本解读中,通读作家的全部作品,然后细致地完成长长的作家论。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认为吴亮是一个“有风格、有文体、有态度”的批评家,“他的批评文字每一篇都带有随想录气质,尽情展现且有能力展现自己的风格,他厌倦引文,对旧的批评公开叛逆,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文体——这种风格属于一个能够飞翔的批评家,是其他人力所不及的”。
如果说吴亮锐利、虔诚、充满感悟力,仿佛“在空中飞翔的鹰”,那程德培信念坚定、追求完美、孜孜不倦,则更像“一匹识途的老马”。陈晓明认为程德培是一个“本体论”的批评者,致力于把每一个作家赋予完整性,是他始终追求的批评信念,“程德培能够把一个作家的书写,变成对这个作家一生的交代,把对一部作品的书写,变成对一个完整世界的交代——这实在需要长跑的精神。”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更倾向于用前人做比,他认为吴亮像李健吾、程德培像写评论的沈从文,一个善于引发话题,一个非常耐烦地回复对话……无论他人作何种比拟,实际上都是在形象地表达他们的独特,但吴亮和程德培真正的风格调性早已没人能够取代,他们已然站在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年轮上:吴亮就是吴亮,程德培就是程德培。
- 标签: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