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手下被低估的一人,诸葛亮隆中对策受誉,然他七年前却已提出
滚滚历史长河之中,英雄豪杰代代辈出。其中,豪杰产生最多者,当属汉末三国时期。为当今世人流传的“赤壁之战”便是促成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形成三国鼎立雏形的一大因素,曹操爱才,惜才,手下谋士大大小小共一百余名;蜀汉刘备有一代军师诸葛亮,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东吴孙权门下有周瑜、鲁肃这样的才人。英雄、豪杰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个时代。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斗智斗勇的好戏让后人敬仰佩服,令后人学习崇拜。然而,在众人只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一个诸葛亮并在茅庐中与诸葛亮进行“隆中对”的时候,东吴政权的那一边,却早在七年前便已进行过“隆中对”。
诸葛亮版本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分析局势,可以说给刘备打下蜀汉指明了一条光明的大道,这被世人称赞;而在东吴这边也有一个版本的“隆中对”,同样能为东吴指明光明大道,只可惜孙权并没采用……
东吴孙权这边的版本乃“鲁肃版隆中对”。
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并于密室之中展开详细又周全的计划,称为“隆中对”。这个对策诸葛亮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先要有自己的根据地。当时曹操占领北方一带,孙权占领东边一带,刘备有何区域?刘备当时并无区域能够管辖,但是能够占领的区域倒是有两块:荆州和益州。
从当初的地图来看,荆州与益州地域辽阔,是一块大肥肉,恰此两地之主刘表与刘璋都不是好主子,能够拿下。
诸葛亮“隆中对”建议刘备先拿下荆州后西进拿下益州,最后与孙权结盟再对付曹操。刘备听了此番分析,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前途一片光明,大声说“好”,于是将诸葛亮领回家,常常与之交谈,亲密无间,致使张飞与关羽都闹了意见,但睿智的刘备却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建安五年,东吴那边有人为孙权提出了一个东吴版的“隆中对”,此人便是鲁肃。鲁肃(字子敬,172-217)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忠厚迂腐的形象,其实正史中的鲁肃并非如此。正史中的鲁肃乃文武全才之人,出身于士族,性格豪爽大方,极具侠义精神。
东吴版的“隆中对”有个名字叫“合榻对饮”,又名榻上策。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又说: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在鲁肃看来,汉朝难以复兴,曹操也难以除掉了,我们只有振兴江东,建设好东吴地带,然后观望,观看天下发生的动静,若有动静,便先取占荆州与益州,最后对抗曹操。鲁肃与诸葛亮的观点大部分一致,先三分后一统,他们都将曹操看成是最大的敌人,都认为蜀汉与东吴应该联盟抗曹。
鲁肃与诸葛亮的“隆中对”虽有相似之处,却也有不同之处,而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诸葛亮坚持“汉室可以复兴”,而鲁肃却认为“汉室难以复兴”。诸葛亮的这种观点却让他背上政治包袱,最后的数次北伐,屡败屡战,其中也有一定的原因。
诸葛亮的“隆中对”一经提出,颇受赞誉,而七年前鲁肃版本的“隆中对”却没被认可。不是鲁肃版本不行,而是当时听闻鲁肃版本的这东吴主子孙权年纪稍小,建安五年孙权才十八岁哩,刚刚接手东吴,内部事情都忙得不可开交,别提外部的战略分析了。
诸葛亮确实厉害,可作为东吴的谋士鲁肃,却也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啊!
- 标签:问道私服发布网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