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刘备集团存在三大劣根性,致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锅不该关羽背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蜀汉和曹魏为了争夺汉中而相持不下,随着老将黄忠定军山一役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蜀军形势一片大好,曹操为争汉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然而,即便是老谋深算的曹操出马,也无法抵挡兵锋正盛的蜀军,此时刘备坐镇汉中,赵云汉水劫粮,魏军已成强弩之末,曹操只好无奈退军。汉中之争,大概是刘备这辈子对曹操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也为蜀汉政权的建立锦上添花。这年七月,刘备汉中称王,大赏群臣。这大概是蜀汉政权的巅峰时刻,刘备坐拥荆、益两州,又有汉中之地作为蜀汉政权的屏障,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短时间内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天下大势往往是盛极而衰,春风得意的刘备怎么也想不到蜀汉之衰败来的如此之快,蜀汉衰败的起因又正好是刘备汉中之胜,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大概就是如此吧。

蜀汉的衰亡源自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关羽失荆州起因则是他奇袭曹魏的襄樊之地,关羽之所以贸然进军襄樊,又是因为刘备的汉中之胜。刘备七月称王,仅两月不到关羽便发兵襄樊。据《三国志》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关将军让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个率领精兵奇袭襄阳和樊城。襄樊告急,曹操急召于禁驰援襄樊,时值襄樊雨季,一连半个月的老霖雨,汉水暴涨,关羽算准时机,引汉水灌樊城,于禁所率的三万大军皆命丧汉水。樊城被汉水浸泡,城墙已是吹弹可破,守将曹仁也是命悬一线。彼时的魏国朝堂人人自危,甚至有人提出迁都洛阳以避关羽锋芒,适时司马懿蒋济等人谏言: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出自《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认为东吴并不想刘备做大,关羽取襄樊必然不是孙权所愿,于是建议曹操联合孙权夹击关羽,这样襄樊之围自解。此计果然正中孙权下怀,于是派吕蒙白衣渡江,奇袭关羽大后方南郡,南郡告急,关羽又不能立即攻下襄樊,于是只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表面上看荆州危机一直都是关羽的独角戏,从奇袭襄樊到败走麦城,所有的决策人都只有关羽一人,故而历史上普遍认为荆州之失的主要责任就是关羽。对于这一点笔者并没有异议。但如果我们只盯着荆州危机这个独立事件看,得出的结论未免显得太过单薄,毕竟三国是一盘大棋,任何一个事件并非独立存在的,就像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表面上看不过是一场两大军阀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阶级跟以曹操为代表的庶族势力的决战。同样的,关羽失荆州,表面上的主要责任人是关羽,而从刘备集团这个整体上分析,似乎关羽又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事实上,仔细分析荆州危机,不难发现刘备集团存在三大劣根性,正是这三大劣根性,导致了关羽治下的荆州是必然守不住的。首先是刘备集团的人才出现了大面积的断层,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麾下是人才济济的,武将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五虎将,谋士方面有庞统、徐庶、法正、刘巴、诸葛亮等治世能臣。然而随着刘备的地盘越来越大,刘备手下的人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刘备入蜀将身边的武将谋士差不多都带走了,只留下关羽和孔明镇守荆州,等刘备拿下益州,诸葛亮也被调到成都,荆州只剩下关羽一员大将,连个老资历的谋士都没有,要知道以关羽之傲慢,若没有老臣谏言,他岂非独断专行。事实上关羽镇守荆州,对手下将士向来是很傲慢的。据《三国志》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关羽明知糜芳、傅士仁跟他有嫌隙,恰逢襄樊之战的紧要关头,关羽竟然还扬言凯旋之后定要惩治他俩,这不是逼着糜芳和傅士仁在背后捅刀子嘛,结果是糜傅二人投降东吴,南郡失守。显然以关羽的脾气是不适合守荆州的,毕竟荆州是天下之腹,各种刘鬼蛇神云集于此,主将若无八面玲珑的处事能力,如何能应付曹魏和东吴的笑里藏刀。可是对蜀汉来说,荆州又只能关羽来守,因为刘备手下可用之人并不多,攻取益州、争夺汉中尚且不足,又怎会将更多的人才留在已经到手的荆州。不妨做个比较,自赤壁之战开始关羽便是荆州守将,直到败走麦城,关羽镇守荆州长达12年之久,要知道赤壁那年关羽已经48岁了,12年后便是六旬老汉,关羽或许在身体上吃得消,但在精力和脑力方面都没法应对荆州纷乱的局势。再看东吴这边,赤壁之战时荆州防线的主帅是周瑜,周瑜死后是鲁肃,鲁肃之后是吕蒙,12年间东吴换了三波主帅,而且各个都是年富力强之辈,由此可见东吴这些年是人才辈出,而蜀汉明显人才出现了断层。

刘备集团人才凋零,故而才不得不让老迈的关羽继续镇守荆州,以致荆州失守,然而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刘备集团还有一个劣根性,也导致了荆州失守,刘备集团的军纪是三国中最糟糕的。我们知道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明知立下军令状还是放走了曹操,事后关羽却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事先说明这只是《三国演义》的杜撰,关羽华容道释义完全是子虚乌有。但刘备集团的确存在很严重的军纪问题,就说关羽奇袭襄樊这事,刘备压根就没有让关羽偷袭襄樊,关羽纯粹是自作主张,这难道不是违反军纪的行为嘛。而刘备对关羽这事似乎并不在意,一方面他没有下令制止关羽的冒进之举,另一方面他见关羽形势大好,也起了独吞荆州的野心。然而此时的刘备却忘了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显然刘备自己也是一个目无军纪之人。

刘备集团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劣根性,跟东吴和曹魏相比,刘备集团更像一个江湖帮派,桃园三结义是刘备霸业的起点嘛,而义结金兰不正是江湖儿女的行为嘛。再者,刘备始终义字当先,他驾驭下属,基本上都是以义感人,即便刘备羽翼丰满,有了自己的小政权,他依旧不忘义气当先的理念,据《三国志》记载: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刘备恨孙权害死关羽,范疆张达杀害张飞投靠孙权,刘备最亲的兄弟先后因孙权而死,刘备愤而起兵、东征伐吴。孙权求和,刘备怒而不许,可见刘备的确是一个江湖好汉。然而江湖好汉却做不了英明圣主,刘备的义薄云天也为蜀汉集团打上了江湖义气的标签,以至于在蜀汉内部,人人讲义气,却大多无视军法,张飞如此、关羽更是如此。

据《三国志》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关羽对士大夫傲慢却体恤下属,张飞正相反,善待士大夫,却经常打骂下属,刘备常劝张飞:“你用刑过度,经常鞭打下属,还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恐招致祸害!”刘备苦口薄心,张飞却不知悔改,最终不幸被刘备言中,被范疆张达所害。张飞最敬重刘备,可他连刘备的话都不一定全听,更别说在刘备军中形同虚设的军令了。殊不知,《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关羽立下过多少军令状,却无一受到惩罚,虽说演义不见得就是史实,但罗贯中所持的看法恐怕不见得为虚。总而言之,起于江湖草莽的刘备集团在壮大之后依旧不改当初的江湖习性,这样的割据势力又如何能守得住天下重镇荆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