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民国往事:府院之争(上)

  1916年6月6日,称帝不成的袁世凯一命呜呼,虽然北洋的灵魂人物袁世凯已驾鹤西去,但是北洋政府并没有立刻土崩瓦解,副总统黎元洪出任大总统,实力派将领“北洋之虎”段祺瑞继续担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并实际掌控着军权。段祺瑞是“北洋派”的元老,他早年就跟随袁世凯小站练兵起家,而大总统黎元洪是前清北洋海军,辛亥时期加入党,与孙中山、黄兴被誉为“开国三杰”。袁世凯掌控北洋政府后,应南方势力的要求,让黎元洪担任副总统。脾气温和的黎元洪深受拥戴,被大家称为“黎菩萨”。这位“黎菩萨”现在虽当上了大总统,但手无军权。随着黎元洪当政,北洋内部逐渐分化,段祺瑞、冯国璋及张作霖等手里有枪有兵的实力派人物各个开始跃跃欲试。

  袁世凯病死后,北洋政府立即恢复《临时约法》,为防止个利过大不受限制而引起的私欲膨胀再次出现“称帝”或其他与共和相悖的事情,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此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这对上的两巨头都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心思,在段祺瑞的心里,黎元洪就是个傀儡和摆设,而在黎元洪心里,他要想方设法限制段祺瑞不能让他为所欲为。自此,二人的矛盾逐渐凸显,一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以及相互限制对方的博弈开始上演。

  1917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德奥同盟”与“英法协约”两大集团势均力敌。2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因为德国在大西洋的无差别攻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的贸易利益。而作为世界大国,美国的对德断交会将战争的天平倒向“英法协约”集团这是毫无疑问的,此时的段祺瑞正是因为这一点想与美国靠拢,目的为解决战后山东问题,并试想着通过加入战争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3月4日,国务总理段祺瑞携内阁来到总统府请总统黎元洪在两份文件上盖章,不甘心当傀儡总统的黎元洪拒绝配合盖章,这让段祺瑞气不打一出来。黎元洪坚决反对的正是段祺瑞与内阁成员们拟定的《对德断交书》和《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大总统黎元洪认为战争与中国没直接关系,孱弱的中国此时需要休养生息,而且战争前景暂不明朗谁赢谁输都还说不定。

  根据《临时约法》规定,政府文件一般可以不需要大总统参与讨论,但需要大总统签名盖章发布,而段祺瑞内阁把自己当成盖章机器也是黎元洪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段祺瑞的高级幕僚被称为“小扇子军师”的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之前每每带着文件来总统府找黎元洪盖章时都是飞扬跋扈,完全不把大总统放在眼里,每当黎元洪问徐树铮文件细节时,徐很不屑的说道:“不用问那么多,盖章就行!”想到这里,黎元洪也一样是气不打一出来。

  “总统不肯盖印,国会又要问我的责任,这个责任内阁还搞不搞!我这个总理还怎么干下去!”段祺瑞怒斥道,霎时间场面紧张。之后,段祺瑞愤怒的离开了总统府。当天下午索性撂下挑子离开了北京,临走时老段留下一句:“这个黎元洪太难共事了,我这个总理还是别干了,该回哪儿回哪儿去吧!”于是前往天津,他这是想以退为进,让手无实权的黎元洪面对烂摊子束手无策,从而不得不请他段祺瑞出山,一切都在段祺瑞的盘算中。 黎元洪反感徐树铮和段祺瑞,所以他反对徐树铮当国务院秘书长,但段祺瑞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心腹爱将当上国务院秘书长的,黎元洪眼看拗不过段祺瑞只得作出妥协。后来,黎元洪又不失时机的又要求撤换徐树铮,总统和总理因徐树铮产生分歧,最后在北洋另一元老徐世昌的调解下换掉了徐树铮。

  1917年是“一战”爆发的第三年,“德奥同盟”与“英法协约”虽没分出胜负还在继续对垒,但实际上各国基本已筋疲力竭。段祺瑞提出参战的想法被黎元洪否掉,段祺瑞愤怒地离开,抛下国务院和内阁,而黎元洪这边又找不到人能重新组阁,同时各地方北洋派将领要求挽留段祺瑞,慌了神的大总统黎元洪无奈下只好请副总统冯国璋前往天津劝段祺瑞出山,并作出妥协答应外交问题全部听段祺瑞的。

  其实,对德宣战也符合段祺瑞的后台日本人的利益诉求,时任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派特使三次来华游说中国参战,“一战”期间趁德国无暇东顾,日本抢占了德国在山东的地盘,显露了其计划独占中国的野心。他们拉拢段祺瑞,给老段的内阁借钱、提供武器、派出顾问以及帮助编练所谓的“中央军”,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中国政府,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国务总理段祺瑞心里对日本也是想加以利用,他设想通过日本的帮助使中国迅速复兴,等强大以后直接来个六亲不认、借款不还、一笔勾销,段祺瑞主观上并不乐意做日本人的工具,但为了实现其计划也只得委屈求全。

  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照会德公使,宣布中德断交,收回天津和汉口的租界、解除中国境内的德国武装并停付德国赔款和欠款。先是断交,下一步就是对德宣战了。关于对德宣战,段祺瑞怕的不是黎元洪反对,而是希望得到各地北洋将领的支持,因为他已有所耳闻各地实力派的反对意见不少。

  4月25日,段祺瑞将各省的督军们联络到北京召开军事会议,这次有二十余人参加的会议由段祺瑞亲自主持,会上重点解释了参战不需要地方各派出兵还能分到军饷,参战并不是真的需要派出大量兵力去前线杀个你死我活,旨为解决战后山东问题和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下大家就不反对了,大多均予以支持——安徽督军倪嗣冲、山西督军阎锡山、直隶督军曹锟以及湖北督军王占元等,全场一致签名通过参战决议。于是,段祺瑞马上组织召开国会正式对参战表决。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段祺瑞的大子弟傅良佐找来了一批所谓的“公民代表”和“公民团”,这些人强烈要求中国参战。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公民团”和“公民代表”就是傅良佐纠集的一些军警和地痞流氓,“”的人群包围了国会,他们不许议员回家,并加以威胁,试图给议员们施压来尽快通过《参战议案》。这件事情段祺瑞事先是不知情的,最终因“公民团”和“公民代表”的演技拙劣而败露,后全国开始声讨傅良佐和他背后的段祺瑞。傅良佐这次画蛇添足的行径让段祺瑞的政敌们站出来纷纷发电予以谴责,在强大的压力下,各部门总长陆续辞职,段祺瑞内阁倒台。

  这次针尖对麦芒交锋标志着大总统黎元洪所率领的总统府和国务总理段祺瑞所率领的国务院开始了全面的对抗与斗争,史称“府院之争”。在北洋时期,封建帝制已成往事,“共和”已深入人心,但由谁来掌权执政始终还是实力说了算,来自南方势力的黎元洪想在北洋政府执政,始终还是离不开北洋嫡系这些手握重兵的悍将们给予支持。

  5月23日,黎元洪理直气壮的下达免除段祺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命令。当晚,段祺瑞又一次回到了天津,此次被免职虽显得颇有些灰头土脸,但他已经谋划着再一次的复出。

  然而,让黎元洪始料未及的是他先后几次请北洋的总军师徐世昌担任国务总理并盛情邀请“北洋三杰”的大哥王士珍组阁,但派系观念强烈的北洋嫡系大佬们都不愿得罪段祺瑞不肯答应出山。

  最后,黎元洪只得找到了驻守徐州自称“督军团大盟主”手握兵权的张勋,请他进京调停,张勋也欣然接受。这一下犹如抓住救命稻草的黎元洪派专车前往徐州迎接,殊不知请来的却是心怀鬼胎、狼子野心的一帮准备开历史倒车的贼臣逆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