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再见!未来已来!听听他们40年间的高考往事
作家。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成名,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曾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在全国统考之前,蒋方舟在面试时,居然写了三篇作文,最后一篇题目,“要我根据我材料中自己写的《谣言风波》再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题目叫《谣言的特点》。”
“撞到手里了,发挥得相当好。”在2009年,蒋方舟的“十年妙文选”出版,就是以《谣言的特点》为名,并收录此文。蒋方舟在清华自主招生中洋洋洒洒地连写三篇,却在湖北统考时,差一点没有完成,“最后语文考了117分,可在考场上我甚至觉得这次高考都要悬了。”2008年,湖北卷高考作文是阅读文字后并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到老师提醒还有15分钟时,非但作文没写完,前面的题目还有一些没有答完,“最后只能匆匆结尾,只能说写得中规中矩。”
独立学者、文史作家。1962年生人,上了五年小学,三年中学、两年高中,1980年18岁参加高考。
1977年,周醉天初中毕业,当时高考恢复了。转年,1978年,为应对高考开始举办重点高中,当时天津各个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又开始举办快班。周醉天所在的天津62中学的这个年级有十几个班,经过选拔,形成两个快班,转年的毕业考试同时就是重点中学的选拔考试。
那时没有所谓“市五所”的概念,每个区分别有市重点和区重点,周醉天所在的红桥区的市重点是天津五中和天津四十中学,区重点是天津三中和五十一中学。他顺利考入天津五中,成为天津市第一届重点中学的学生。这也是如今“中考”肇始,也是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下一届就是三年制高中了。
那时候人们淡忘了的高考意识在逐渐恢复中,周醉天记得,家长给予考生的压力与现在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家长给予填报志愿的参考意见也同样很少,一切都是自己做主。高考以后适逢南开大学组建法学系,周醉天于是成为创系的第一届学生。
对于高三后的暑假,那段本该狂欢的时光,姜鹏却这样描述:“那时候每天最怕见到人来我家,不敢面对父母,一段时间内我被失落和焦虑包围着,缓解这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学习,“我从那个暑假起就准备考研究生了”。
他的失落与焦虑来源于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失之交臂,又被阴错阳差地投递到了别的学校。“以前年少的时候,心比天高,我读的宁海中学又是省重点中学,大家的目标都是锁定在北大、清华、、复旦这种学校。”现实,让姜鹏觉得这个炎热的夏天出奇的寒冷。
整个夏天,刚刚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姜鹏不敢有一丝松懈,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到了查找考研相关信息上。姜鹏到处买书、借书然后疯狂地看书。“那时候我不出门,不想见人,每天就是看书,同学也会找我出去,但我都会拒绝。”姜鹏坦言,他从那时紧绷的神经一直到四年后考上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才放松下来。
演员。1984年参加高考,之后担任中戏老师。代表作有《皇城根儿》《过把瘾》《手机》,男演员的演技天花板。
1984年,王志文在参加高考前不久出了车祸,整个人躺在床上不能动。他回忆:“高考第一天我被哥哥的一帮朋友用木板做成担架抬到考场,整个考试也是在担架上完成的。”当年,上海马当中学这位被抬进高考考场的考生,创造了当时中国高考历史上的先例。
王志文躺在最后一排,发着高烧连考三天,感动了北京电影学院前来负责政审的巡场老师,这位老师和负责考务的朱浏婷老师说:“不管这孩子最后考成什么样,我们都招了!”王志文最终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教台词,最终成为“演技派的天花板”。
演员。1994年参加高考,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出演多部口碑电影,荣获东京电影节影帝,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等荣誉。
段奕宏的高考充满坎坷,“我从1991年开始考学,第一年报考中戏和北电,之后都只报中戏,中间还上了半年的培训班,到了1994年第三次终于考上了。从那之后20多年我还经常做高考梦,因为当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太折磨人了!”
现在作为知名的演技派,段奕宏说自己考学到后来是为了一口气:“在我报考之前,有一个老师说我退一万步也考不上,但我非得考。可能是性格的驱使吧,我坚信自己能在这种较量当中坚持下来。但最终我还是幸运的,这跟努力分不开,当然跟机遇、跟相助我的贵人也是分不开的。”
演员。1996年参加高考,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做了多年演员之后,现在他多了“制片人”“投资人”“公益行动者”的称号。
高三时候,黄晓明主持了青岛电视台的一档儿童节目,节目导演觉得他的条件非常好,就劝他去考浙江广播专科学校。那年电影学校在青岛设了考点,黄晓明也就报名了。考试前几天,在路上,一辆白吉普把他左脚轧成粉碎性骨折。家人都劝黄晓明别去考试了,可他硬是拖着打了石膏的脚、拄着双拐走进了考场,同学这才觉得,“黄大蔫儿”原来非常男子汉。
考试中他和其他考生合作了一个小品,颇受老师的赞赏。但老师还是怀疑他的腿好不了,黄晓明只能拍着大腿表决心,最终被录取。后来老师说,一看到晓明的形象,加上他这种韧劲,就决定要他了。
演员。有过驻唱歌手、舞蹈教练、影视配音等多种工作经历。200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凭借《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国内首位“卅亿影帝”。
少年时的黄渤一心要做歌手,之前还在管虎的《黑洞》中跑过龙套,27岁时才意识到需要学习。报考电影学院却连续两年落榜,直到第三次复读才被录取,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配音专业高职班。他说:“高考特别公平,没有门槛、不用拼爹,无论你家住多大的房子,你们都在一条起跑线。”
黄渤说,高考固然重要,但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要利用好老天爷给自己的技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为之坚持奋斗,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但高考究竟有多重要?放眼一生来看,其实它对人的影响很小。”
陆毅18岁从上海戏曲学校儿童剧演员班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儿艺。但因为没有什么上台的机会,他到北京成了“北漂”,但却依然接不到任何戏。陆毅下决心同时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在一番刻苦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电录取,但上海的父母希望他在身边,他最终选择了上戏。
说起当年的考试,陆毅回忆:“我考上戏其实不难,考官很多是我在上海儿艺时的老师,他们教了我四年,对我也比较了解,我一点都不紧张。当时老师给我出的题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表演真是很幼稚。”
演员。“半路出家”去考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1993年,郭晓冬辞去了山东老家县城邮电局工作,怀揣着家中仅有的 150 元来到了北京。3年里一直在各种剧组跑龙套,积累了一些表演经验,为了实现理想,他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三试通过,收到文考通知单,郭晓冬开始拼命复习,早上四五点起,晚上十二点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接下来回家等候通知书郭晓冬开始坐立不安,直到快开学了,通知书仍旧没有收到。他给学校打电话,老师告诉他,先不要管通知书了,先来学校再说。结果报到那天,他才知道艺考类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寄到省会的招生办由考生自己去取。
在军训时,郭晓冬还一直嘀咕:不会过几天把我退回去吧?直到几天后一位朋友出差到济南,帮他拿来了通知书,悬了两个月的心才放下。
演员。1996年参加高考,从贵州山区走进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上错花轿嫁对郎》《延禧攻略》等。
那一年,聂远在北京报考了电影学院,但普通话不过关。后来他跟着贵州艺术学校的播音班上了半年课。第二年,上海戏剧学院在西安招生,聂远又奔赴西安考试,考试顺利通过,就回到镇远复习,准备临近了才去贵州考文化课。但临近考试,天降暴雨,长途车停运,跑长途运输的舅舅站了出来:“我开大货车送你去!”舅舅放空车,开了300多公里的山路,花了两倍的时间把他送到贵阳,虽然按时参加了高考,但姥姥病重了,聂远从小就在姥姥身边长大,只得告诉姥姥“录取通知书拿到了”,让老人不留遗憾地离世。
聂远说,姥姥是我最亲的人,“可能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我考上了一直想去的大学,也失去了跟我最亲的人。”
相声演员。2001年参加高考,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现任陕西青年曲艺社(青曲社)秘书长、陕西省青年曲艺家委员会副主任。
王声 2001 年参加高考,就记得自己当时挺不爱学习的,但是家里要求他读学,所以还是硬着头皮参加了高考。“好像所有小孩都要走这么个流程,大家都要上大学,我也就跟着上呗。”陕西是估分填志愿,王声表示,当时就是和几个同学凑成一堆,乱糟糟地算了一下分数,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王声直言当时并没有大多想法,“分数够哪就去哪吧”。抱着这种“随便”的心态,王声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很多观众听我们相声,觉得经常引经据典的,好像是个‘学霸’,其实我可能就是个‘学渣’。”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也没有特别多玩要的时间,倒是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王声认为,高考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高考,可能当时觉得很重要,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头看,其实不是一个多了不起的节点。”
- 标签:本站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