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

功名满青史,祠庙唯苍苔

一直怀疑,这“运筹帷幄”这个成语会出自那泗水无赖之口,就如同我怀疑“大风歌”不会是他的作品一样,必是后人在整理记载他的话时,进行了精炼提升,如司马迁一样给这厮进行了美化加工而为。

刘邦说这句话是赞扬张良的,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在楚汉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那叫一个重大和深远。无论是历史还是民间,张良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几乎同姜子牙并列。

张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军事家,政治家。汉初开国元勋,助刘邦击败项羽居功至伟,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在刘邦那一大堆的开国功臣中,只有这张良是正宗的贵族,他出身韩贵族之家,散财起兵,投身于反秦大业之中,以实现其灭秦复韩的理想。所以,他在思想境界上,就高了其它那些布衣功臣一大截,加上他爱“黄老”之学,“革命”成功后,他是不屑于同那些投机分子为伍,为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避祸,功成身退,云游四方去了,很是潇洒。所以李白有诗赞曰:“破财不为家”,看来,这李白同张良在气质上还是相通的。

张良是军事家,但他却从不掌军权;张良是政治家,但他也不掌国家的行政权力,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谦抑自守的形象。《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张良按说是个文弱之士,一生也不曾挥戈迎战,那排兵布阵、用兵如神同他是边也不沾,却以军事家著称;张良也不是治府之才,史上从未留下过什么政绩,也无治国理念传世,但却也能位政治家之列。他助刘邦筹划大事,事毕竟成。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所以,张良表面上看虽无重大功绩,但却绝对是任何帝王梦寐以求的顶尖人才,是那种对人心时局极有洞察力的智谋之士。

张良功绩广为人知的便是那鸿门宴,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机智过人,其远见高识,深谋远虑有几人能比,他的事迹太多,且也被大家所熟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辅佐刘邦,屡施妙计,烧栈道瞒项羽、约法三章、拉拢英布、联络彭越、斡旋鸿门宴''……为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身为儒生,精通道家、兵家之法,且对人心理的分拆之透彻,真是让人佩服,绝对是一个天才和奇才,这点比那陈平一流的小智要大气许多。

也许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力,人们一提起那智慧之人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其实论才学谋略,这张子房决不在诸葛亮之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诗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张良对刘邦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他总能在变幻莫测的利害关系中,穿透层层迷雾,直指问题要害,并做出最正确选择。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张良的评价极高,他认为功成名就后的张良之所以提出要随赤松子去云游,实质上就是为了避免那宫廷中的杀戮,效范蠡泛五湖,从而没有复蹈韩信、英布、彭越一众的结局。

关于张良的籍贯,史学界说法不一,《史记》也仅五个字,“其先韩人也”现在只要是属原韩国之地,其辖内很多地方都在争张良的故乡,加上张良的云游,事迹广为人知,全国各地祭祀他的庙也有不少,很是混乱。另外,究竟他的归宿如何,其实也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辞官告退说,依据是《史记》,后世小说戏剧都延续此说;另一说是居官善终说,持此说之人,也是不少,历史疑案,无解。

有一点我在此想说明一下,有些人对张良前期的反秦动机,以及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一事颇有非议。我觉得这个真是没道理,想那被秦灭的六国之人,哪个不想复国?加上暴秦的苛政,哪个又不思故国之好?借大泽之难,举复国之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难道要让他们为民生之幸福,胸怀救民于水火之志,才算动机高尚吗?

至于刺杀秦始皇之举亦如此,他们都认为这秦王乃是他们遭致亡国灭族的罪魁祸首,必欲除之而后快,并以此造成秦之混乱,趁机举事复国,这也是当时之人的共识,如果要将这同破坏祖国统一大业联系起来非之,我觉得很是可笑的。

但我也承认,在有些事情上,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事情的性质会随之而变,如郑成功因收复台湾而千古留名,被誉为民族英雄,如果当时上面不是荷兰人呢?其子郑经继位后,坚持抗清,则被视为分裂祖国的小丑。此一时彼一时,孰是孰非俺是弄不太清爽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