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遇明主绝不出山,宁可隐逸山林
诸葛亮是儒道合一的全才,天文,地理,政治,文学都是顶级的,甚至发明创造,等等。也就是说,他到哪里都能混一碗饱饭。包括投曹操,孙权,刘璋,刘表等,绝对能谋份小差事。但是诸葛亮有无比远大的抱负,没有机会,他宁可隐逸山林也不去做半上不下的成绩。诸葛亮对所有的客观和人心都有轻松明了的认知,是轻松明了,他最起码知道,曹,孙,刘之外不是匹夫就是混蛋,都不是明主。他还知道,到曹操那边的智囊营里有荀彧郭嘉等一群人杰,印证能力的机会太少,即便万一印证了,一下超过很多有功劳的老资格不遭妒忌才怪,古话说,文人相轻嘛,然后在没机会或被人盯着的前提下也的确不能专心施展更多的才能。
到孙权那同样的道理,周瑜鲁肃包括他亲哥哥诸葛瑾等谋士也不是摆设呀,有大事的时候,人家有祖训,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大事一时半会该不着,凤雏在东吴潜伏的时间并不短,也没被发现重用不是。据说他的这些想法和他的师友们都侧面交流过,而且他的师友们也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直到几经坎坷的刘备出现,诸葛亮的师友都知道刘备是个声名很大的英雄,又有皇叔的头衔,于是就进一步分析,刘备的本钱不多但还是有的。
尤其是名誉大如同信誉大的人容易从银行贷大额款一样道理,刘备招兵买马相对容易。最重要的是,刘备身边有猛将无良谋,去了就是谋班老大。只要有才智,立马可以检验并极速升值,不是升职。于是,经得孔明的理会以后,他的师友开始有意无意的向刘备狂荐诸葛亮。而刘备正在比较失意和缺事业向导,当然会动心。于是就中了诸葛亮的有意无意的两顾不在家,三顾茅庐的考验,最后,诸葛亮觉得压宝的机会到了,就和刘备强强联合。
诸葛亮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跟着做太守的叔叔诸葛玄长大,后来汉朝覆灭,叔叔早逝,政治资源断档,只能蜗居在南阳做个地主。刘备虽然号称皇叔,也有几个能打的小弟,毕竟根基浅薄,正经家族培养的子弟并不愿意冒险投资到他这里。那个年代,资讯又不发达,治国安邦这种高端知识,大多是家族传承。没有个正经的文臣,始终被排斥在主流政治圈子之外,此时听说琅琊诸葛氏有这么一位遗珠,刘皇叔遂三顾茅庐相求。没有诸葛亮,刘备带领的始终是野军,政治上难被认可。没有刘备,诸葛亮大概率会一直窝在南阳当地主,毕生所学成了屠龙之技,政治抱负更无从谈起。这二位是一拍即合,君臣相就,哪里有谁委屈了谁。
诸葛亮的叔父叫诸葛玄,诸葛玄的主公是刘表。刘表,汉室宗亲。荆州刺史,响当当的大英雄。世代为官,世代食汉碌,诸葛亮的一生,就是为兴复汉室奋斗的一生,这基本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他的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也就是说,他和三国的另外一个著名谋士荀彧很像,不同的是,荀彧跟随的曹操,是一个野心家,他的野心已经不允许他被汉朝皇帝压着了,都知道,荀彧的结局真的不是很好,作为曹操打江山的头号功臣,他和曹操之间,存在着隔阂,曹操的野心是没人可以阻止的。所以直接导致了荀彧黯然落幕。
三国时期只有刘备会在知道诸葛亮身具不世之才后还对他无限信任让他拥有无限权力的,换成别人就算明知道诸葛亮不会反也会限制甚至杀了他的。诸葛亮跟随刘备,其实挺值的,不值的是什么呢,不值的其实是同僚是关羽、张飞。淮阴侯韩信耻于与周勃、灌婴、樊哙为伍,但从未耻于与萧何、张良为伍。刘备只得少孔明,未得老孔明,犹如有张良而无萧何、韩信,故汉室不能兴。刘邦为何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一亭长而天下名士来投,以至于司马迁慨叹圣人造化,周吕之脉功莫大焉。
- 标签:私人电影院私人官网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