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次著名战事,东吴赢了两场,为什么依然是最弱的
我们都知道,三国曹魏最强没有任何争议,而蜀吴却各自有支持者,那么这两国在历史上到底谁更强一些呢?首先,我们不要被小说《三国演义》左右,以当时的国力来看,最弱的恰恰是小说中猛如虎的蜀汉,东吴虽然实力不及曹魏,但却也远胜于蜀汉。首先,七八十万的大军在整个三国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赤壁之战时曹军大概有十七八万,而东吴和刘备联军人数只有五万左右,而这已经是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了。而且这个只是统计人数,实际能投入战斗的数量并没有这么多,曹操收降荆州刘琮的降兵有六七万人,这一部分人的战力相当有限,刚刚投降的人马想送到前线当炮灰是不现实的,不然很有可能哗变,所以这一部分只能作为形势,参战的很少,曹军的主力仍然是从中原带来的北方兵,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众所周知,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进攻者失败,防守方获胜,其中官渡和赤壁都是防守方以少胜多,而夷陵之战却不是,夷陵之战刘备自带四万人,加一万蛮兵,总数五万左右,而孙权给陆逊的就有五万人,再加上东吴的前线边防部队,总数是要多于进攻方的刘备的。官渡之战没有东吴的直接参与,所以这里不做讨论,分别看下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首先来看看赤壁之战,因为曹操带来的北兵不善水战,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曹军当时出现瘟疫,而且劳师远征,所以曹军的战力跟正常水平相比已经打了折扣了,因为赤壁是水战,所以曹军像“虎豹骑”这样擅长陆战的骑兵部队基本也用不上,就算曹军的实力不打对折,不过差不多也只有六成左右,那么十万人大概就相当于六万人。而孙权给周瑜的军队是三万,不过这完全是投入前线的三万人,而且是保家卫国的军队,刘备还有大概两万人的军队对曹军有牵制,所以赤壁之战虽然曹军人数上有优势,但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而这些完全可以抵消掉人数上的优势,所以赤壁之战东吴胜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以此说明东吴有多强。
而夷陵之战则不同,东吴防守的人数是要超过刘备进攻的人数的,兵法常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就算双方人数差距不大,但是攻守之势不同,东吴仍然是占据有利地形的,而实际上东吴的兵力要比刘备的兵力多出不少,刘备曾还分给黄权约一万人在江北防卫曹魏,所以刘备实际能用的兵大概只有三万蜀兵和一万沙摩柯的蛮兵,少于陆逊约六万人的兵马。再加上陆逊这个人相当老道,所以夷陵之战东吴胜是理所当然,并非是逆转了什么。
虽然说赤壁、夷陵两大战役东吴都胜了,但是东吴并没有得到什么具体的利益,赤壁之战胜利了,荆州的南四郡被刘备收了,南郡又借给刘备了,南阳郡还在曹操手里,东吴仅仅得了一个江夏郡,也就是说赤壁虽胜,但是自身一定也有不小损失,仅仅得到了一个江夏恐怕都不够弥补损失的,所以赤壁之战胜利,东吴并没有得到具体利益,甚至还有点亏损。至于后来湘水划界又得两郡,袭杀关羽,获得荆州另外三郡,那都是后话了。
夷陵之战就更是赔本的了,早在夷陵之战之前,东吴就曾连败多次,已经有了不小损失,虽然后来把刘备杀的比较惨,但是自身的损失也是有一定的,所以夷陵之战东吴、蜀汉都是失败者,曹魏才是做的渔翁之利的,东吴和蜀汉都有不小损失。所以,夷陵虽然东吴胜了,但是还是陪葬了不少兵力和物资。
综上所述,虽然三大战役东吴参与的两次都胜利了,但是对实力的影响并不大,对东吴的国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增长,所以这个并不能拿来作为评论国力的标准。实力和国力靠的人口、财富、兵力、地盘,这一点对比很明显,如上所述的这几样全部都是曹魏>东吴>蜀汉。所以,蜀汉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灭国的,不是什么凑巧,真的是实力所致。
- 标签:一次疯狂刺激的交换经历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东十八路诸侯,其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最有号召力…
- 诸葛亮将死,刘禅问他一问题,诸葛亮才知:阿斗不傻,隐藏太深!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得两人却失败?你不看后一句是啥
- 曹操生前再三嘱咐曹丕不要重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不听?
- 三国时期,为何曹操不敢称帝,而是曹丕称帝?这才是真实原因!
- 吕布死后赤兔马生龙活虎,关羽死后赤兔马却绝食而亡,什么原因?
- 败走麦城的关羽,在临沮被杀,马超为何冷血不救?
- 草船借箭时,曹操放火箭会怎样?鲁肃:多亏没放,诸葛还藏了一计
- 诸葛亮七擒孟获,为何孟获不助蜀汉北伐?
- 如果少年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结局如何?看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投奔蜀汉后,姜维做了3件错事,注定他一辈子都被别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