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安生活  网事

4年新闻付费订户达70万财新为什么能?

  和国际同行相比,国内媒体付费订阅的用户数仍有差距:《纽约时报》付费用户达700万,《华尔街日报》也有200多万付费用户。从目前国内媒体的实践来看,付费订阅还未能成为媒体特别是机构媒体的普遍选择,而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还远远未能得到满足。

  2017年,当财新宣布新闻全面付费时,“支持但不看好”是具有代表性的声音。不看好的观点中,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免费看新闻的观念,对中国付费阅读市场不成熟的疑虑。

  12月初,国际报刊联盟发布《2021全球数字订阅报告》最新数据,财新以70万付费订阅用户入围榜单,位列全球第10,成为唯一入围榜单的中国媒体。

  4年时间,从“不被看好”,到成为付费用户规模中国第一的新闻机构,财新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跑通的?

  用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网首席运营官康伟平的话讲,付费阅读走的是以质取胜。“质”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

  康伟平说:“财新新闻付费的成功,核心是因为我们有高质量的报道。价值决定价格。财新用持续、专业的内容生产能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用户认可,继而为之付费”。

  2021年,从揭示万亿海航系破产重组,到直击教培“大地震”下的行业现状,再到聚焦上海“小红楼”始末。在热点、焦点议题上,总能看到财新深度调查的身影。

  付费订阅用户的反馈如何?今年4月25日,公众号《传媒茶线位付费订阅者,我们发现有这几点用户才愿付费看新闻》一文,4位受访者均表示,虽然付费阅读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他们愿意持续为优质内容付费。

  一些高端消费品、奢侈品是财新的主要广告合作对象。看重的就是财新在中国中产及以上阶层的用户覆盖率和影响力。

  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是做付费新闻的前提,但光有这还不够。实现内容的商业变现,需要具备将内容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传媒产业学者郭全中曾在2017年谈到,财新全面付费“可以尝试,但会很艰难” ,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做出好的付费产品、新闻价值能否做到独特、有没有庞大的核心用户三个因素。

  在付费产品打造上,财新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既发挥自有平台的优势,也善于借助外部第三方平台的力量。

  “财新自2017年底全面启动新闻付费阅读,基于读者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等级的内容,并以此来制定不同的收费产品。”康伟平讲道,目前财新已推出财新mini、财新通、数据通三大面向不同用户群的付费订阅产品。

  财新mini定位小而美的泛文化生活精品阅读,内容包罗人文、读书、艺术、理财、健康、教育等,一年定价98元;

  “财新通”整合财新网、《财新周刊》双端付费阅读资讯,输出高品质原创财经新闻,可实现PC、WAP、APP端无障碍阅读。一年定价498元;

  金融数据资讯产品“数据通”,通过“数据+新闻”帮助读者完成资讯获取、背景调查、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Lite版和Pro板分别定价998、1998元。

  据康伟平透露,财新将于2022年初对旗舰产品”财新通”和”财新数据通Lite”进行价格上调。

  针对不同群体的信息消费承受力,选择差异化定价;根据分众化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内容;财新据此实现了用户群体范围的扩大,也为内容“售卖”找到更为精准的用户。

  以财新mini为例,据康伟平介绍,作为2021年财新新推出的板块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很多用户对财新推出非硬新闻有很强的需求,他们对文化领域的内容品质同样要求比较高。这同时也是财新进一步扩大用户群的一次尝试。”康伟平讲道。

  相比于其他付费新闻机构的按月、季、年“粗放式”的付费订阅,财新的用户颗粒度、产品功能划分更为精细,这也为用户、营收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通过与三联、得到、读库、南方周末等多家机构的合作,推出联合会员以及多种跨产品打包服务,财新不仅收获了用户,也扩大了影响力圈层。

  此外,财新依托优质内容,还开发了售卖图书、在线课程的内容电商业务,试图拓展营收渠道,这些都是财新营收的新增长点。

  据康伟平介绍,2021年,财新还升级推出《财新周刊》精校音频、文章一键下载、AI智能新闻播报等。在保证品牌输出的同时,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完善产品。

  从目前国内媒体的实践来看,付费订阅还未能成为媒体特别是机构媒体的普遍选择,而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还远远未能得到满足。

  同时,和国际同行相比,国内媒体付费订阅的用户数仍有差距。据国际报刊联盟最新数据,《纽约时报》付费用户达700万,《华尔街日报》也有200多万付费用户。

  在康伟平看来,国际大报付费新闻的成功实践以及财新四年来的新闻付费阅读实践取得的初步成功,让财新对新闻付费阅读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

  “财新目前的付费用户群体,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远远没有触及所谓的天花板。同时,新闻付费市场目前参与的媒体还不够多,供给不足,用户需求也远远没有被满足。”康伟平谈道,客观、准确、深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财经题材、政经题材还是社会题材,目前都是稀缺品。不断扩大受众群体,提升新闻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优质订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