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生活  网事

同样是被困在蜀中,为何韩信可以暗渡陈仓,诸葛亮却只能六出祁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在成都探访武侯祠后,怀着深深的敬意与遗憾,为诸葛亮写下的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千百年来传唱不绝。

诗中的“出师“主要指的是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

刘备在章武三年(223年)去世,临终前将天下大事以及幼子托付给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大事(一统天下兴复汉室),如果我的孩子不成器,那么就请您自取君位。”诸葛亮哭泣着说:“臣一定竭尽全力,报效汉室,至死方休!”

在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将夷陵之战失败以及刘备去世所带来的隐患都消除以后,诸葛亮为了刘备临终前的这个嘱咐(终定大事),开始了不停地北伐。

这是一个注定悲壮的征程,在正史上诸葛亮一共北伐了5次,震动天下,但战果寥寥,尽管丞相以经天纬地之才而竭尽全力,多次“出师”,终究“未捷”,最终病逝于五丈原,演义中将其演绎为“六出祁山”,由此为世人熟知。

刘备与诸葛亮等人之所以聚到一起,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兴复汉室”,他们梦想着像创建汉朝的刘邦一样,从蜀地出发,再造一段大汉的传奇,但他们注定无法成功。

在前206年,率先进入关中的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汉中,同时项羽还封名将章邯为雍王驻守关中,以此来遏制刘邦。

巴蜀之地如今虽然是著名的“天府之国”,但在当时却颇为偏远,并且地理位置也很是险恶,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仅是对于那些入蜀的人而言,同时对出蜀的人也是如此,项羽将刘邦封到蜀地,就是想要让他一辈子都待在那里出不来。

想要从北方进入蜀地,那就得攀越秦岭,而秦岭作为中国著名的崇山峻岭,想要攀越那自然是难度重重的,只有五条路可供选择,那就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这五条路中,子午道路况非常差,道路极其窄,不仅狭隘而且还非常险峻,不管你多少人过去,都得堵在路上,而且只要对方在另一边有一千来个人等着,那你要不是项羽那样厉害的人物,是百分之一百闯不出去的,哪怕就算是项羽到了,估计能够闯出去的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一。

至于傥骆道,那比子午道更加凶险,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路,单人还可以翻越河谷走,大部队想要过去的话完全不可能,哪怕是项羽带队也百分之一百过不去,因此蜀地军队想要出去争夺天下,能够走的路就只有褒斜道、陈仓道以及著名的祁山道。

当时刘邦进入蜀地时走的是褒斜道,褒斜道的路况虽然比子午道、傥骆道好一点,但其实也相当凶险,最为典型的就是“栈道”的存在。

相信很多北方的朋友都没有见过栈道,无法理解那是怎样的存在,在攀越秦岭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峭壁,根本无路可走,人们就在峭壁上开凿出一些孔洞,插入木棍支撑,并在木棍上铺上木板,这就是所谓“栈道”,褒斜道的大部分都是由栈道组成的,也可见其凶险的。

刘邦入蜀时听从张良的建议,将走过的栈道部分烧毁,以此来麻痹项羽,表示:“以后我就不跟你们玩了,你们不要来找我,我也不会出来找你们”,项羽在得到消息以后自然是大喜过望,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不过刘邦没多久就出来了,由大将军韩信指挥,开始了历史上极其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在褒斜道修那些被烧毁的栈道,实际上却兵分三路,曹参、樊哙带人走祁山道,灌英带人走子午道,自己带主力走陈仓道。

当时受项羽严命遏制刘邦的章邯,其实也没有就在褒斜道另一侧看着汉军修工程,而是在各个道路的出口处都严密布防,但这样一来就无法抵挡住韩信的主力出击了。

韩信之所以要带着主力走陈仓道,是因为这条道在当时是最容易走的,它可以通过汉水与嘉陵江,将士兵以及军需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这才让章邯瞬间吃了大亏,也让韩信一下子就打破了项羽的封印,为刘邦获胜赢得了先手。

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主要走的是岐山道,所以演义中说他是“六出岐山”, 主要精力都放在死磕岐山道上了。

首次北伐时,诸葛亮派赵云率领一部分人马到斜谷道(褒斜道)那里晃悠,以此迷惑曹魏,自己则带着人马去打岐山,本已震动天下,却因马谡失去了街亭,让曹魏兵马得以长驱直入,所以不得不虎头蛇尾地撤退,也就是这次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说让自己带一支人马走子午谷奇袭长安,但被诸葛亮否定了,因为成功可能性实在太低。

后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又试着走过陈仓道,但几万人硬是没打下数千人,不得不撤退,后来又再走过岐山道,反正就是各种方法都用尽了,除了最为凶险的子午道、傥骆道没走外,其它各种各样的方法都用过,但最终结局都不尽人意。

为何当年韩信出蜀就那么容易,而诸葛亮就这么难呢?真是因为诸葛亮的水平不如韩信太多吗?其实这里有着一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我们常说“沧海桑田”,西汉开国到东汉末年,四百年里尚且没有沧海变成桑田的变化,但是却有湖泊消失、河道改向的变化。

前面说过韩信带主力出陈仓,是因为可以走水路运兵运粮,因为那时候有个蓄水量巨大的天池大泽将汉水与嘉陵江连接起来,同时天池大泽还起到了调节河流流速的作用,让汉水与嘉陵江的流速变得平缓,因此那时候他对外出兵时,可以大规模利用船只。

船只运输与陆路运输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船只载货量非常庞大,并且速度也快,更重要的是消耗也少,秦汉时候的船只可以载上50个人以及他们三个月所需要的粮食。

走陆路的话那就得靠人背肩扛,尤其是蜀地那样险峻的道路,哪怕是有牛马也用不上,一个人本身能运的粮食就有限,他在路上也每顿都得消耗粮食,可能在家里带着两百斤粮食出发,走两个月路上消耗了90斤,给前线送去20斤,他再带着90斤粮食回家路上吃,这个消耗就太大了。

诸葛亮后来好几次北伐都已经牢牢占据上风,但都无奈退兵,原因就是“粮尽而返”,为了解决这个粮食运输的问题,诸葛亮后来专门发明了“木牛流马”,还在曹魏地界进行屯田等等一系列活动,奈何已经回天乏力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水路运输这个条件,只能靠着人力肩挑背扛地搞陆路运输,因为那时候天池大泽已经消失了。

在公元前186年,也就是刘邦去世后的第十年,现在的陕西略阳、宁强一带爆发了大地震,影响范围极其广泛,造成了汉王山一带山脉的山体大面积滑坡,甚至于阻断了汉水,那些堆积的山石在汉水上游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天然坝体,将汉水截断成了西汉水和汉水两条河。

同时原本的天池大泽消失,汉水与嘉陵江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同样由于天泽大泽消失的缘故,它原本调节河流流量与流速的功能也随之消失,西汉水、汉水以及嘉陵江的流速变得极为湍急,诸葛亮不仅无法通过水路出去,甚至连在下游也无法运用水路运输粮食,因此在北伐过程中一直有着庞大的粮食压力,并且最后都没有得到解决。

刘备、诸葛亮等人聚在一起,是要向刘邦学习,要兴复大汉,然而尽管同样是被困在蜀地,他们所面临的环境却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韩信可以从容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没了水运加持的诸葛亮,却被牢牢封印在了那崇山峻岭之间。

有什么好看的连续剧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1839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亮剑李幼斌版百度影音
  • 编辑:白守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