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安生活  网事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打过的最可惜的战役,其中还有一场是胜仗

曹操、刘备、孙权是在汉末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的三个人杰,各自是曹魏、蜀汉、东吴的奠基者或者开创者。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军阀打过很多战役,有胜利的战役,也有失败的战役。有些败仗无伤大雅,有些败仗则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一些败仗甚至胜仗当中,可能距离胜利、距离擭取巨大利益只有一步之遥,在小编看来是比较可惜的。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打过的最可惜的战役。

曹操:痛失统一天下最佳机会的''赤壁之战''

曹操的''赤壁之战''的目标只是江东地区,但是它却是曹操统一天下的最佳机会,也是最接近的一次。我们简单说一说当时的形势:曹操所辖地区有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还有扬州的江北地区,已经超过东汉的半壁江山(按州来算),无疑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军阀。此时不受曹操控制的力量还有韩遂、马腾为首的关西各军阀;辽东公孙氏;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交州士燮;苍梧吴巨;江东孙权;以及江夏的刘琦、刘备。

从上文的盘点上来看,曹操想统一天下似乎还要花费很多周折,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墙头草。关西各军阀已经名义上臣服曹操,还曾经派兵帮助曹操围剿参与的袁氏势力;公孙康在辽东趴窝不敢出门,还杀死逃难到辽东的袁熙、袁尚兄弟,首级送归朝廷;从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的''曹操破张鲁之战''的情况来看,张鲁对曹操的抵抗意志不算强烈;刘璋已经向曹操''遣兵给军'';士燮原本就是曹操在交州拉拢、扶植的力量。这样看来只要征服或者消灭孙权,基本上就可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曹操本人也是踌躇满志,看到胜利的曙光,也加强了集权的速度,比如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如果''赤壁之战''胜利,曹操大概就会加速篡权的过程,对东汉政权取而代之。可惜''赤壁之战''给搞砸了,这是一次进攻战的失败,也导致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最佳机会。

''赤壁之战''之后荆州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被孙权、刘备瓜分,给刘备入川消灭刘璋,建立蜀汉政权的机会;曹操加强淮南地区的控制,也意味着做好与孙权的长期拉锯战的准备;其他的军阀当然也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交州士燮甚至直接倒向孙权。所以说''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场非常可惜的战役,也是广义上的三国时期的开端的一种说法。

刘备:胜则天堂、败则深渊的''襄樊之战''

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都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不过二者是反过来的。在建安二十四年上半年,历时两年鏖战的''汉中之战''终于尘埃落定,刘备终于从曹操手中夺走汉中,获得四川盆地的屏障与北伐关中的基地,进位汉中王;同年镇守荆州的关羽也北伐曹操所控制的襄阳、樊城,就是著名的''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对刘备集团的意义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在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的范畴内。诸葛亮没正式出山的时候就给刘备提出《隆中对》,大体上来说,就是从汉中-长安;襄阳-洛阳这样两条进军路线进行北伐。现在刘备已经拿下汉中,保证一条进军路线的条件,关羽进攻襄阳、樊城,也是为了满足第二条路线。

另外如果刘备集团拿下襄阳,对曹操控制汉室所在的许县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从襄阳穿过南阳盆地,距离许县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中间没有险峻的地势。如果关羽控制了襄阳,继而攻取宛县,全据荆州南阳郡,那么他既可以遵从《隆中对》的计划,配合刘备北上进攻洛阳,也可以出兵进攻许县。这也是在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曹操打算迁都的原因。

曹操的大本营是在河北邺城,许都是汉室招牌,也是曹操加强对中原地区控制的重镇。一旦''襄樊之战''失败,曹操迁都到河北,中原地区控制不足,刘备、孙权并力北伐,豫州、扬州、兖州、徐州、青州,东西两线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司马懿、蒋济等人劝止曹操迁都的计划,拉拢江东集团偷袭关羽,加上正面战场上徐晃等人的优秀表现,顶住关羽的进攻,最后化解了这次危机。

一家欢喜一家愁。曹操解除了危机,刘备集团则遭遇莫大的灾难。不仅襄阳没有打下来,原本所控制的荆州也被孙权夺取。《隆中对》的计划彻底流产,刘备集团包括后面的蜀汉则完全被封锁在益州内部,进攻失去一条路线,北伐非常困难。对于刘备来说,''襄樊之战''可以说是一次胜则天堂,败则深渊的重要战役了。

孙权:放掉大鱼的''石亭之战''

东吴对曹魏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就是陆逊所指挥的''石亭之战''。就是凭借''石亭之战''的胜利,孙权才真正地开创东吴登基称帝,摘掉吴王的帽子。东吴在''石亭之战''中的战绩也非常豪华,''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虽然赶不上后来的''洮西之战''、''东兴之战'',但也是吴、蜀两国北伐鲜有的大胜。不过''石亭之战''还有一个遗憾,虽然是一场胜仗,但对孙权来说也有些可惜。

简单说一说''石亭之战'',孙权用诈降计,让鄱阳太守周鲂给曹魏大司马曹休写诈降书,让曹休率军到鄱阳接应自己。而曹叡正好也有进攻东吴的计划,于是曹休率领十万大军向鄱阳进军;贾逵和司马懿率领偏军,各自进攻东关和江陵。曹休到鄱阳要经过庐江,这是曹休的进攻目标,也是东吴给曹休设下的陷阱。

东吴方面主将是陆逊,另外还有朱桓和全琮,分别为大军的左、右都督,每人率领三万人,共计九万人等待曹休。庐江这个地理位置很是险峻,北有大别山脉,南有长江,属于《孙子兵法·九地》中的''围地''。朱桓提出一个建议:从军队中抽调一万人,提前占据夹石、挂车两道,断绝曹休的归路。一旦曹休失败,归路被切断,那么这十万曹魏军队基本上就是被东吴包了饺子;十万人被消灭,那无疑是一场震动曹魏的大败仗,淮南地区兵力极其空虚,而东吴军队的士气则保持在最巅峰状态,东吴军队就可以顺势攻取寿春,割取淮南地区,完成孙权一直以来都未能完成的夙愿。

可惜这个计划被陆逊驳回,曹休果然像朱桓预测的那样一败涂地,从挂车、夹石撤退。但是这里却没有一万人提前设伏扎好口袋,只有孙权战后部署的小股军队。即便是这样,这支小股部队也给溃败的曹魏大军造成严重危机,对亏贾逵嗅到东吴的动向,改变进攻目标救援曹休,逼退孙权的军队,才将曹休以及数万大军解救出来。所以说''石亭之战''对孙权来说虽然是一场胜仗,但却失去争夺淮南地区的最好机会,哪怕后面歼敌更多的''东关之战''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对孙权来说也是一场比较可惜的战役了。

散步 教案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3612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